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的涌现出来,并被逐渐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对于电力企业也不例外,自动化系统作为一种技术较为全面、密集的体系,具有检测能力强、兼容性好的特点,因此已经在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也被我国供电企业的相关部门大力推行,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的技术能力存在差异性,使得部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因此,本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问题;解决策略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研究开发,我国开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及开发相比发达国家较晚,但随着数字化保护设备的成熟及广泛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成熟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被电力系统用户广泛接受并使用。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系统结构微机化、测量显示数字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同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不同的是:各个保护、测控单元既保持相对独立,又通过计算机通信的形式,相互交换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协调配合工作,减少了电缆和没备配置,增加了新的功能,提高了变电站整体运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
目前,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变电站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它可以有效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完善供电体系,但是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下面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2.1生产厂家问题
目前,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生产厂家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由于部分厂家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包括产品性能、实用性等方面,而且用户一味的追求产品的技术性能,因此造成部分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其结构以及可靠性较差,再加上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得部分很多有问题的产品被投入使用,严重危害变电站的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第二,部分厂家缺乏产品鉴定,其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第三,部分厂家缺乏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宣传和介绍,造成专业人员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认识不够到位,设计时,考虑的不够全面,出现许多漏洞。
2.2抗干扰问题
亦即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却常被忽视的方面。电磁干扰对系统在线运行的影响非常严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产生严重后果。可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方面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以消除或抑制电磁干扰。如系统接地保护、隔离和屏蔽等。传统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出厂时抗干扰试验手段相当原始,仅仅做一些开关、电焊机、风扇等定性实验,到现场后往往也只加上开合断路器的试验,一直没有一个定量的指标,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其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选择时应注意。
2.3开放性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不同厂家生产设备的互操作性(互换性);系统应能包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新的发展要求;还必须考虑和支持变电站运行功能的要求。而现有的系统却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各厂家的设备之间接口困难,甚至不能连接,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另外,各种屏体及设备的组织方式不尽相同,给维护和管理带来许多问题。
2.4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
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3.1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监督,对产品的性能、适用性以及技术含量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禁止投入使用,同时生产厂家应不断的完善产品性能,组织产品进行技术鉴定、产品鉴定,保证产品的质量,另外生产厂家还应加大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宣传力度,包括系统的各性能指标、功能以及作用,使电力企业的专业人员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认识的更加的全面,从而不断的优化设计,提高产品的质量。
3.2加强屏蔽、消除干扰,提高遥信动作的可靠性
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复杂,尤其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出现系统电源失电、高频电流或电磁波干扰、系统处理能力满溢或数据拥塞等情况。如果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差,设备在承受事故冲击、突变冲击、电磁冲击时表现不稳定,就会增加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遥信误动、误报现象,主要是由于遥信采集的开关辅助接点或继电器接点拒动、误动、抖动及电磁干扰、遥信电源波动、遥信电源回路窜入交流电、远动通道误码及遥信接入设计方式等原因,造成对远动系统的干扰。
3.3采用多级逆变稳压电源,保证电源可靠供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是保证在电网发生异常故障时,相关人员能及时准确判断处理的关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装置本身在软、硬件设计上采取了层层保险措施,由综合自动化装置本身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根据几年来的运行统计,因装置故障引起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异常情况已经基本消失,而由电源系统可靠性造成的电网故障时有发生,尤其是稳压电源和后台监控计算机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综合自动化设备容易失去交流电源、后台机容易死机,造成远传功能中断、自动化信息记录不完整、无人值守变电站无法进行事故遥控抢送等,危害性极大。在设备事故引起的全所失电过程中,综合自动化系统逆变电源由于受故障冲击,容易导致综合自动化设备瞬时失去交流电源,监控后台机通信中断,监控后台机上不能实时刷新开关备自投动作后的数据,给运行检修人员和调度人员带来事故情况分析的困难。
3.4制定严格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惩罚,同时为各专业划分责任,避免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发生,相关的管理部门还要对变电站自动化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使相关设备保持良好性能,另外还要加强对自动化变电站设备的故障处理,及时有效处理设备的缺陷问题。
3.5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了更好的维护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还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并通过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增加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强维护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
结束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扩大,对动态过程的分析越来越复杂,对系统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运行的自动监视、管理、协调和控制,提高了变电保护和控制性能,从而改善和提高了电网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罗伟,罗峰.浅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08)
[2]徐焕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相关问题研究与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
[3]叶菁.浅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4(19)
论文作者: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变电站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产品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