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对高复杂型人才有很多需求,高素质人才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滋养。因此我们在注重职业技能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我们自身文学素质的提升。因此加强对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法改革,我们需要对汉语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更新,以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本文对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案探究;模式更新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灵活、创新的高技能技术越来受欢迎,“技工学校是技术学家的摇篮”[1],这是技工学校的特色及其在竞争教育中的优势。目前,技工学校课程模式仍然将课程分为三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操(践)课程,语言是公共基础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专业学习是技术学校学生关注的焦点,许多学生甚至是老师,认为基础课程只是专业课程的一部分,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学习。,一些技工学校的学生认为他们只是需要去学习和应用某种技术,主要关注的是专业教育,而研究其他基础课程没什么用处,这个显然是不对的。
二、关注学生,关注有趣的内容
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了一种关注学生技术需求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成为每个课堂的最终目标。孔子在《论语•卫灵公》讲到“有教无类”,表明古人长期以来一直倡导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多样性。
教育内容应该是有趣的,考虑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准确和可理解,并表达语言的幽默。教育材料中的典型文本是知名人士的集合,总结了前几代人的经历,但不能完整地描绘整个世界。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语言并适应时代,可以在良好的教育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例如,古文今看。讲到《夸父追日》,古人歌颂夸父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精神是,谈及当今社会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认知世界的看法,交流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还要结合本专业,例如幼儿教育、汽车维修等,提出自己对本专业素养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文化基础课程与学生非常重视的专业课程相关联,这使学生感到他们从非专业的课程中受益良多,这将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促进课程以外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生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技能,不仅限于课堂教学,阅读,写作,口语和课外活动。语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组织各种语言活动,以配合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课程以外的课程和活动”[2]。
例如,讲到《雷雨》时,我们直接安排话剧表演。由学生课余时间排练,在课堂上呈现。
例如,街道标志和横幅广告的拼写错误,在一些报告或娱乐新闻中,字形、语法和逻辑错误也有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我发起了一项纠错活动,让学生收集信息,那些广告牌、报告、娱乐新闻等出来的错误单词或句子,然后将它们分成几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报告最后总结了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语言习惯、敏锐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兴趣,以改善学生的语言基础。
此外,开展更多的语文领域的学校课外活动,定期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为他们提供发展才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个人技能。例如,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并颁发适当的奖品。这些有趣的语言活动超越了课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学生的积累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技校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有错误的想法:“无论如何我不需要上大学,我必须工作两年”[3],不需要很大的努力学习,特别是在语文,并没有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面对这种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乐趣影响是有效教学的方式之一。有许多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朱自清《荷塘月色》时,在谈到语境这个问题时候,如果只是显示上下文知识点的重要性,学生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无聊。因此,我使用一种教学方法,介绍知识点的例子,并始终联系现实生活:
在介绍“外部环境是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当时,我提到了当红相声演员岳云鹏和他的《五环》,说到市区堵车的情景。学生们很快笑了,然后指出,谈论《五环》的话,外国人不清楚,也不会笑了。那是因为外国人不熟悉中国的社会环境,学生很容易理解。
五、注意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1、模拟教学
模拟教育主要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工具或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课程内容模拟这一过程。例如,在解释文章《项链》时,可以使用分角色阅读文本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说主角的个性,更好地了解他们对学习和学习的兴趣。
2、声像教学
视听教学主要基于文本的文本内容,并采用特定的视听合作方式来解释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诗经》的《关雎》时,我播放了《关雎》的诗歌朗诵,甚至是《关雎》的歌曲,给学生一种感性的理解。
3、实景教学
所谓实景教学,就是现实生活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取出课堂,将文本内容置于生活的真实场景。例如,在讲《荷塘月色》时,提前让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制造荷花、荷叶,月亮、树木等道具,配合灯光,营造出文本的真实场景或近似场景,学生们在场景中更深体会作者的情绪和感情。
著名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教过未来的老师:“当你走进学校时,你不仅要成为这个学科的老师,还要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抱负。[3]”教育不能一劳永逸地完成,我们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教师才能通过各种有趣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广泛的知识和深入的语言“生活”语言课程。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语言技能,并提高他们适应社交语言互动的能力。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六、总结
只有当学生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时,他们才能更快地融入社会,他们才能学会更快地理解专业课程和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才会更加容易的处理好相关问题。因此,作为技工学校的重要基础学科,语文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社会形势,进行一系列有效的科学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他们的文化基础,这样让同学们可以尽快的适应社会,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许鹏.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5).
[2] 田丽杰.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303.
[3] 戴斌.提高技工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J].职业,2017(03):79-81.
[4] 赵欣艳.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2010(03).
论文作者:许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学生论文; 技工学校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语言论文; 课程论文; 语文论文; 基础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