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伍洋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南充 637100

摘要: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依次对其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多层螺旋CT的诊断率与准确率。结果 手术检出本组92颗脑动脉瘤分部位置为:颈内动脉颅内段45例,大脑前动脉16例,大脑中动脉11例,大脑后动脉8例,多发动脉瘤12例,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出准确率为97.83%(90/92),其中假阴性瘤2个,漏诊率为2.17%(2/92)。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中诊断价值较高,且创伤小,能快速检出脑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及大小,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脑动脉瘤;诊断价值;分析

据有关数字资料统计显示,近年来脑动脉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该病大部分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不治,而一旦发生脑动脉瘤破裂,可引发颅内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对于脑动脉瘤的诊断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但由于DSA存在创伤大、操作复杂、经费高等弊端,为脑动脉瘤患者寻求一项新型、便捷可靠的诊断检查方案迫在眉睫[2]。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逐渐变广,笔者现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该技术在诊断脑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2个脑动脉瘤,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45:35,年龄在38~76岁,平均年龄(57.12±5.84)岁,病变部位:颈内动脉颅内段45例,大脑前动脉16例,大脑中动脉11例,大脑后动脉8例,多发动脉瘤12例;临床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41例,突发性头痛者20例,脑出血者10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者9例。本文所选8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脑动脉瘤诊断标准,经相关检查确诊。

1.2 方法

对9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前,嘱咐患者禁食4h,但无需禁饮。采用GE128层螺旋CT。扫描参数:螺旋0.35s,电压120kV,管电流500mA,层厚与层距分别为0.625mm和0.625mm,螺距0.2~0.5,fov 200。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扫描顺序从颅底到头顶,个别病例视情况而定,造影剂选用碘海醇,于患者肘部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80~100ml,注射速度为4.5~5.5ml/s,浓度为370 mg/ml,逐渐增强监视手动触发扫描。扫描结束后,每层原始数据拆薄,重建层厚0.1 mm,画面传输至独立工作站进行专业处理,充分显示病灶及其与周围血管、颅骨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CT与手术检查结果对比

手术检出本组92颗脑动脉瘤分部位置为动脉瘤部位:颈内动脉颅内段45例,大脑前动脉16例,大脑中动脉11例,大脑后动脉8例,多发动脉瘤12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检查结果见表1。

2.2 检出率、假阴性及漏诊率

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准确率为97.83%(90/92),其中假阴性瘤2个,漏诊率为2.17%(2/92),另外检测出全部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为5.8mm(2.3~27.5mm)、平均瘤体大小为5.1mm(1.6~25.8mm)、平均瘤颈大小为3.6mm(1.7~14.2mm)。

3 讨论

脑动脉瘤在临床发病已并不罕见,且入院就诊的患者往往因症状频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才入院检查,此类患者病死率极高,因此,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和科学有效的治疗是提高脑动脉瘤治愈率的关键[3]。目前对于该病的诊断多采用DSA为诊断标准,但随着研究样本的不断增多,该方法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显露,主要是因DSA具有费时、费钱、有创、操作繁琐复杂等弊端,且该方法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对其病情也将造成一定影响[4]。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种医疗检查设备的功效也在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的出现为脑动脉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探讨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并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准确率为97.83%,仅有2例漏诊,漏诊率为2.17%,由此说明了多层螺旋CT能对脑动脉瘤做出正确的诊断。分析原因,本文采用的128层可通过反复处理原始数据及变换角度来观察病变,能够明显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以及流体指向,显示能力相比常规CT检查明显更高,从而为临床拟定手术入路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中具有操作方便、无创等诊断优势,且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情况、准确度高,值得在临床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廖文彬.血管CTA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其病因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9):48-50.

[2]黄革,黄桂玲,张鹏国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老年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620-1621.

[3]张龙,张珮,孟庆勇等.256层CT血管成像在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8):717-718.

[4]尹继权,冯阳宁,尹志斌等.脑动脉瘤应用CTA和MRA诊断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3):297-298.

论文作者:伍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伍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