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论文_彭琼

(简阳市禾丰中心卫生院 四川 简阳 641406)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同降糖方案,研究组加用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后Ch、T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098-02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eng Qiong Jianyang?City?Center?Health?Center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Collected 2 type of diabete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admission to accept the same hypoglycemic program,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Ch, TG, LDL-C, HDL-C compared with the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urative effect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导致糖耐量受损人群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需要服用药物,加上血糖控制不佳会对患者造成困扰[1]。饮食、运动、心理护理在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中占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让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保持稳定,还会改善体内血脂、蛋白质代谢水平。本文拟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综合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同降糖方案,研究组加用综合护理,护理方向从饮食计划、运动护理、心理护理出发,干预疗程6月。研究组平均年龄(48.2±14.2)岁,男性59例,女性4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9.1±13.2)岁,男性55例,女性45例;2组人员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入选标准

(1)年龄大于40周岁。(2)正常习惯作息,饮食,护理依从性好。

1.3 排除标准

(1)精神病者。(2)恶性肿瘤患者。(3)小学文化程度或不能理解护士语言者。

1.4 饮食计划

结合患者体质量和每日劳动强度,测算每日热量需求。碳水化物占食物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的米面和一定的杂粮,蛋白质占总热量不超过15%,脂肪占总热量的30%。以优质蛋白为主,增加水果、蔬菜膳食纤维,每天食物中食用纤维素含量40~60g为宜。可以选择猕猴桃、草莓、苦瓜等类似胰岛素水果。尤其是要增加苦瓜的食用,充分利用苦瓜中类似胰岛素的生理活性。做到少食多餐,每日5~6餐,从3次正餐中匀出25~50g主食作为加餐,以清淡饮食为主。

1.5 运动护理

(1)项目:以有氧运动为主。根据患者平时爱好选择合适患者运动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快走、广场舞、乒乓球、太极拳等。(2)合适的运动强度为:以活动时病人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简易计算方法为:心率=170-年龄。(3)运动频率:每周运动3~5次,运动间隔最好不超过2天。(4)运动时间:每次运动以30~60分钟宜,一般在餐后1小时后。有研究指出餐后1小时候血糖浓度水平逐步上升,此时进行运动锻炼可以较好的起到降糖作用。

1.5.1运动前准备 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心电图筛查,运动前测量血压、记录生命体征。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服、吸汗棉袜、跑步鞋。场地选择空旷、安静的场所,运动包中备有糖块、饼干、水以补充能量。运动前做好热身,热身项目为慢走,时间在15分钟。目的是让关节、肌肉得到充分放松,防止拉伤、扭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出门前告知家属锻炼地点、锻炼时间,携带手机,胸口挂有糖尿病卡牌。或结伴运动,既可调节情绪,又可相互照应。

1.5.2运动中 在锻炼中,发现心跳加速、气急、四肢无力现象时,立刻停止运动,寻求他人帮助。运动时间选择下午3~4点或傍晚7~8点。早晨6~7点空气中氧浓度低,细菌、微生物含量高,不易运动。运动中随着注意补充水分。运动结束前做恢复性运动,缓解肌肉酸痛。

1.5.3运动后 大量运动后机体新陈代谢加速、出汗多,需更换湿衣服、鞋袜,避免立即进入空调房间、或卧床休息,以免引起“重力性休克”。运动后做好记录,项目有运动时间、项目、地点、自我感觉。以便与医生进行沟通和调整运动方案。

1.5.4心理护理 护士通过与患者的心理交流,在心理护理中护士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主动为患者进行服务,在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通过鼓励、耐心交流、肢体语言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稳定情绪,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1.6 观察指标

对比(1)两组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两组护理后血脂水平。

1.7 统计学

使用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从饮食计划、运动护理、心理护理出发,疗程6月。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h、TG、LDL-C、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动中我们选择不同体育锻炼项目,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不仅保证患者有适宜的强度,还提高心肺功能及心脏收缩力。有学者[4]指出运动中通过增加肌肉收缩强度,使骨骼肌加大对葡萄糖的消耗,同时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学者对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6月,结果发现接受运动锻炼的研究组,在运动结束后运动体内葡萄糖转运蛋白含量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生理作用为通过浓度梯度主动运输血液中的葡萄糖,起到平稳控制血糖浓度的作用[5-8]。饮食护理便捷,无副作用,能取得众多患者的理解。有学者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12周严格的饮食控制,体内血糖、血脂的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因此认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黎明华,欧阳江琼.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及其机制[J].湖北体育科技,2012,28(1):39-43.

[2]邢秋玲,孙叨艳.糖尿病患者规范化教秤[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6-51.

[3]杨军红.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在健康与疾病防治中的意义[J].中国慢性预防与控制,2014,2(15):74-75.

[4]张月华,吴纪饶.糖尿病及其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辽宁体育科技,2011,27(1):51-52.

[5]江钟立.糖尿病与运动疗法[J].现代康复,2011,5(3):16-17.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2010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7]金有豫,王汝龙,郭宗儒,等.DPP-4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与药理学特性[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4):1226-1228.

[8]洪旭,陈海平,于恒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1):571-574.

论文作者:彭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论文_彭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