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继续教育论文,语文教师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是对已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语文教师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及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使之在现有水平上不断提高,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有利于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它具有先进性、理论性、实践性、示范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应根据继续教育的五个特征有的放矢,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新的知识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
1.根据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先进性”和“理论性”的特点,采取“专题研究性教学”,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理念也称为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信仰、教育信条等,它是一种理想化、信仰化了的教育观念。究其实质:(1)教育理念是教师的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教师一旦确立了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就会成为其生命的主旋律;(2)教育理念是教师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3)教育理念是一种教育追求,它赋予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向性、原则性和坚韧性。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主要解决价值取向问题。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基于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深刻认识,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建立起来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它能为教育实践提供一种理性规范。教育理念的形成主要依靠理论学习。因为理论是指导人们从必然中获得自由的有力工具,只有感性经验的认识是一种浅层次的教育认识。为此,教师一定要学习教育理论,增进自己对教育的理性认识。曾有论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育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并且,“这一问题,即使在现在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应该说,这是切中肯綮的。不少的语文教师包括一些高师语文教学法教师都认为,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是那些理论家们的事,与语文教师无关。加之前些年语文教育学科理论建设的薄弱,使得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语文教育无“理”可言。因此,在高师中文系的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重“术”轻“理”,这直接导致了语文教育的接班人们在模仿前人的教学中匠气十足,甚至连模仿都走了样。这是高师中文教育专业在“师范性”上的严重缺失。这种理论贫乏先天不足,使得我们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像被一层迷雾遮蔽了自己的眼睛,在教学实践中总是不能正确理解语文教学的实质性要求,总是在一些形式方面花力气,做无用功,甚至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现象。即使有人提出一些很中肯的理论告诫,也因为接受者理论修养的欠缺,要么无法接受,要么歪曲走样,从而削减了理论的内涵。这也是一个很有内涵的理论一旦到了一些语文教师手里,就变得没有意义的原因之所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中必须补上这一课。怎么补?笔者之见,是在有限的培训时间里,开一些有关语文教育新理论的研究性专题讲座,如新世纪新教育视野中的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研究、后现代知识观与语文教学改革、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学、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中的对话研究等,同时推荐一些现代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现代心理学、现代语言学、思维科学、语文学等方面的新著,让他们在系统的学习中,建构宽广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提高语文教育理论素养,真正树立面向21世纪的现代语文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使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理解更深入、更全面,因而也就更准确、更灵活地把握语文教育规律,从而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根据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性”和“示范性”的特点,采取“案例教学法”,支持教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理论和实际是密切联系的。在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理论的讲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多举语文教学中的实例自不待言,更主要的是,结合新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及实施建议,介绍一些新的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探索成果,如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怎样实施整体性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师生怎样平等对话、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揣摩言语的方法、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和基本课型等等。这些语文教学实践的难点、热点问题,是一线语文教师急需而又深感茫然的。高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获取新信息的优势和研究实力,给参加培训的中学语文教师送去“及时雨”,并组织他们进行新方法的教学实践训练或比武,使他们知道用、用得上、用得灵。在采用讲授法介绍有关专题的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你可能需要淡漠你先前熟悉了的教法,需要按照新课程要求重新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形态……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形式体现出来,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可以说,案例性事件在一个人的教学生涯中是层出不穷的。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大都有若干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导中学语文教师搜集和开发语文教育案例,有利于他们回顾分析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梳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提升教育智慧,形成自己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特艺术等都至关重要。在历次继续教育培训中,不少学员在培训教师指导下写出了一些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并使在讨论与交流中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经验,并把他们习以惯之的旧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加以提升改造,形成先进的教学观和新的课堂教学形态,大大提升了学员的专业化水平。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育研究者,其课堂教学本身就应该具有艺术性,否则有坐而论道之嫌。一堂课的开讲与收束、提问与讨论、板书设计、过渡与衔接、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等等,授课者都应以自己的教学给学员以良好示范。此外,组织学员们到有关学校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观看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挑选优秀学员作教学展示等,然后让学员对比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这些实践性案例研究中,从多种观点出发进行分析综合,做出教学的诊断和评价。因为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更接近一些,其示范性更强,学员们从中领悟到的东西更多,有利于学员形成一种实践性思维,促进新型课堂教学形态的内化。
3.根据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适应性”的特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促进教师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更新文化积淀。在继续教育的教学中,不管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操作,都要适应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和学员自身发展的需求。可以结合当地教育发展现状和培训教师的师资专长,开设一些适应中学语文教师更新知识需要的课程,如“语文名篇与审美鉴赏”“古典文学的文化解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后现代文化与语文教学”等。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注重紧密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同时给学员积极参与的空间,融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于参与式活动之中,强调学习者主动、平等参与培训活动以及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培训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关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互动与对话的教学氛围中,让学习者自主建构相关知识图式,更新文化积淀。如果能组织学员们一起开展一些课题研究,进行研究型学习,更是善莫大焉,对促进学员们研究能力的提高和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都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