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丁梅娟

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丁梅娟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无锡 2144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把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51)与实验组(n=51),对照组给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SAS评分中,对照组(50.02±4.81)分,实验组(46.38±6.24)分,P<0.05。SDS评分中,对照组(56.71±5.42)分,实验组(52.86±4.08)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偏头痛患者行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偏头痛;负面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255-02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类型,主要表现为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多为偏侧头痛,多发于女性。目前对于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也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因此无法彻底根除该疾病[1]。患者一旦发作会剧烈头痛,出现恶心呕吐,夜间失眠,性格暴躁等现象,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2]。本研究通过对102例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来探究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偏头痛患者,其中男38例,女64例;平均年龄(40.4±12.8)岁;病程1~20年;头痛程度:轻度52例,中度35例,重度15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1)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对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并有呕吐、心悸、胸闷、头痛、畏光、畏声等表现。(2)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意识模糊或恶性肿瘤的患者。(2)拒绝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非特异性止痛药和阿片类药物及特异性止痛药,根据疼痛情况具体选择,采用个性化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缓解疼痛,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饮食指导的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长期的病痛折磨会使患者暴躁,不安,焦虑甚至抑郁,这时护理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热心真诚,认真聆听,积极与患者沟通,开导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此外,给患者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调节情绪,指导患者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爬山及读书、钓鱼等方式放松心情。锻炼患者做深呼吸,指导患者睡眠,保证睡眠质量,拥有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

1.2.2缓解疼痛[3] 患者的疼痛直接影响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手术的方式和术中麻醉药的应用与患者的术后疼痛密切相关,术后正确使用镇痛棒和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还可以通过与患者聊天,让患者看电视等方法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疼痛,消除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帮助了解偏头痛的诱发因素、注意事项,定期开展讲座,增加相关知识的认知,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磁疗,氧疗等,让家属积极配合支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放音乐,散步,按摩肌肉等。此外,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保证充足睡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社会支持 告知家属应当耐心陪伴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悉心照顾。,积极鼓励患者,增加患者对自己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的认同感,树立信心。多让患者与外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5饮食指导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3餐规律,多吃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清淡的食物,少吃巧克力,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1.3 观察指标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来评价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应用生活质量评分评价生活质量[4],包括四个维度有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方面,每一方面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两组偏头痛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AS评分:对照组(50.02±4.81)分,实验组(46.38±6.24)分,t值为3.299,P<0.001。两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SDS评分:对照组(56.71±5.42)分,实验组(52.86±4.08)分,t值为4.053,P<0.001。两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躯体健康:对照组(85.62±4.06)分,实验组(90.74±6.26)分,t值为4.901,P<0.001。

心理健康:对照组(76.02±5.34)分,实验组(88.61±4.56)分,t值为12.804,P<0.001。

社会功能:对照组(80.72±5.92)分,实验组(91.01±6.22)分,t值为8.558,P<0.001。

物质生活:对照组(82.75±4.03)分,实验组(86.23±5.06)分,t值为3.842,P<0.001。

四个维度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非器质性的神经血管性疼痛,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内分泌与代谢因素,饮食与精神因素等,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产生负面情绪。许多报道指出[1-4]综合的护理干预如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疼痛,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饮食指导等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SAS,SDS和生活质量评分来比较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干预的效果,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本研究认为该疾病采用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护理干预与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采用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C):144-145.

[2]龚鸣.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87-88.

[3]戴丽君.心理护理在改善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248-249.

[4]唐鑫.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346-347.

论文作者:丁梅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丁梅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