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学地理教材特点探析_地理论文

国外中学地理教材特点探析_地理论文

国外中学地理教材的特色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地理论文,国外论文,教材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各国地理教材均有各自的特色。在地理新教材编写中,研究和借鉴国外地理教材编写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1.体制多样化

教材编写的组织体制对教材编写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按照教材组织编写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国外地理教材的编写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美国、德国、英国等部分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地方分权制编写教材方式;一种是以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统筹编写教材方式。如果按照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不同,还可把它们分成以下几类:①自由制。是指不仅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完全自由,而且教科书的使用也完全由地方或学校自行决定,无须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②选定制。由国家或地区教育部门在各自出版的教科书中挑选出若干种,制成用书一览表,供各地区和学校选用,美国的许多州,还有荷兰采用该制度。③认定制。由民间出版的教科书经国家或地方行政部门认可后,地方或学校方能选用。这种制度以法国为代表,还有加拿大等国。④审定制。由民间编写的教科书,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后,方能出版发行。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主要是日本,以及以色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⑤国定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教科书的编写、发行和使用。这种制度以俄罗斯最为典型。总的来说,各种体制各有优点,目前教材的多元化是教材发展的一个趋势。

2.内容时代化

教材内容时代化是教材创新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地理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时候,各国的地理教材都很注重环境问题。因此,“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便成为地理教材的框架和支持系统。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学地理教材逐步发展到突出阐明人地关系,甚至有些教材直接取名为《人地关系》(如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会考地理)。国外很多地理教材的编写,不再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如德国地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地理学的角度认识协调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从全球整体观念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观念相应地在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上得以体现。俄罗斯地理教材对人类面临的生态、人口、粮食和资源等问题十分重视,对世界的海洋问题、裁军问题也十分关注,要求学生理解、解释其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全球意识。在英国,地理教材注重研究人的行为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影响,认识全球性的森林剧减、酸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在芬兰,地理教材重视传授环境如何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人又如何将工作“痕迹”留在自然界。新西兰的地理教材则强调环境教育并要求学生具有参与环境规划的能力。注重对生态环境负责、协调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地理教材的核心理念。

3.引导问题化

引导问题化是国外地理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甚至可称为问题探究式教材。问题探究式教材是以一定的地理课题为线索编写教材。这些课题反映了当前一些社会问题,如人口、环境、城市等。英国是问题探究式教材编写的典范,采用了多种模式。有的教材不同单元阐述不同的问题。如英国的地理教材《earthworks》,该教材共三册,每册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讲述一个课题,以第三册为例,第一单元“地震和火山——人们能为灾害做准备吗?”第二单元“发展——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的吗?”第二单元“城市——你知道这些模式吗?”第四单元“能源资源——全球变暖与你有什么关系吗?”第五单元“水资源——水龙头会有流尽的一天吗?”第六单元“南非——是世界的一个缩影吗?”这本书涉及到自然灾害问题、发展问题、城市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和贫困问题。有的教材从不同的侧面阐述同一问题,如以剑桥地理系列《Jigsawpieces》《Creenpieces》《Societypieces》中的《Greenpieces》为例。该书共八个单元,第一单元“人们对土地的利用”、第二单元“食品”、第三单元“今天的大气怎样?”、第四单元“水塑造地形”、第五单元“水:一种稀缺的资源”、第六单元“工业和环境”、第七单元“自然灾害”、第八单元“地球资源的消耗”。该书每一个主题和地点都不一样,但该书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人们是怎样利用环境的,都是围绕环境问题开展的。第一、二单元是研究人们怎样利用环境来获得食物的,如“梯田的开发”。第三、四单元涉及有关环境的一些问题如大气、水和地形。最后在六、七、八单元里,讲到由于工业和技术的原因,一部分国家变得越来越富,但这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该书以环境问题为中心从不同层面阐述,从而使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意识,正因为如此,作者把该书命名为《Greenpieces》。该书另一显著特点是每一个单元都是从三个问题阐述的。如第一单元“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是从①印度南部乡村的人是怎样谋生的?②在印度南部乡村,农业是否向好的方向发展?③我们应该象对待垃圾一样对待土壤吗?这三个问题进行阐述的。

4.形式活动化

教材呈现的形式活动化是国外地理教材的又一特色。美国地理教材很注重地理活动,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学会并建构知识。本文以 McGraw-Hill1975出版的《Glencoe Earth Science》为例,该书有五个单元,共24小节,每一节有几个部分。该书有内容目录、附录目录、技能手册目录、活动目录、考察活动目录、小实验目录、问题解决目录、运用技术目录、人与科学目录和科学之间联系的目录。从目录中可看出地理活动占很大比例,并且活动形式多样。这些活动有如下特点:①注重地理活动与生活的联系,如在身边的科学这一活动中,要求在暴风雨后,与家里的大人一起到周围走一走,找一找侵蚀的证据,试着找找哪些地表是土壤的、沙质的、砾石或岩石的,什么地方侵蚀最严重?什么地方侵蚀最小?地面坡度是如何影响强度的?勾画出(或拍照)有侵蚀的地方。②注重通过实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地理科学思维。在做实验时,一般先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如学习了太阳辐射一节后,有这么一个实验:假如你要为你们学校足球队挑选一套运动服,其他学生认为穿运动服很热,你认为一些颜色可能比其他颜色吸热慢并提出了假设,所以你决定做一个实验确定到底哪一种颜色吸热最少。首先,买不同颜色的布,把它们裁成相同大小的尺寸并做成一个小袋,然后在每个小袋中放一个温度计并放在太阳底下,记下开始的温度,过十分钟后,再看温度,然后分析数据。③注重通过活动培养地理技能,尤其是绘图技能。绘地形图、地球模型图、垃圾填埋场模型、太阳系距离模型、龙卷风模型、潜水艇模型、人口增长模型、宇宙扩展模型等。通过这些图的绘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

5.案例生活化

教材案例生活化是关注学情的最好方式。学校最大的浪费就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脱离生活的教育令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激情,在学生走入社会后,不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到所学的知识“无用”。因此,世界各国都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删除了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与现在的发展相背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与缺乏智力价值的内容,而把涉及个人职业生活的内容作为取材的范畴。如美国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为生活”的口号,并且出版了《Geography for Life》丛书。书中提出了地理教育的使命和信念:终身教育、持续生活、提升生活。强调要关注人的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教给学生活生生的地理。最近出版的《美国地理》的政治地理单元,以美国宪法前言的主题词作为该单元的章名,根据主题词的内涵,选择相应的地理内容,从而为学生从地理角度理解和遵守宪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持,建立了地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德国地理教材在介绍本国某一个地区工业时,以该地区一个全国知名的工厂为典型例子,用学生参观该厂,厂方介绍的形式,叙述工厂的规模、职工人数及其构成、生产能力、原料来源、产品销售地、交通运输、污染防治、职工住宅群等,通过生活化的材料进行地理教育。日本初中地理则编入了“人们的生活与环境”“日本人们的生活”等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

综观世界各国地理教材的特点,总的趋势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与社会,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这些是我国新课程地理教材建设中应该加以研究和借鉴的。

标签:;  ;  

国外中学地理教材特点探析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