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_杨惠

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_杨惠

(义乌市苏溪镇第二小学,322000)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进行探讨,找出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较低的原因,以及根据新课改理念与要求,对小学德语教学的开展提出相关的意见措施,从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实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产业的兴起,就使得我国社会实现转型。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都从传统转向现代,而且我国德育教育就将面临着严重挑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逐渐被社会所重视,这是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而德育实效性就是指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效果。

一、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概念

对于德育而言,这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规律,在施教以及受教育者的受教过程中,有计划地将思想道德品质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而德语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是学校预期的德育教学效果与学生们实际学习效果之间的问题

二、我国德育教育实效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1、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小学阶段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会更加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会认为德育并不重要,而且德育教育在小学课程中并没有占据相应的地位。

2、德育内容与目标过于理想化,不具备科学化、时代化、层次性。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内容与目标的设置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们认知水平、年龄特征,一味地将理想人格标准视为德育目标,存在较多的口号式的德育内容。

3、德育方法过于单一,说教式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在传统德育中,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只是将学生们当做是接受德育知识的“录音机”,并没有把学生们当做自主、独立的教育对象,所以无法取得较高的德育效果。

4、德育评价过于简单,通常是以“智”代“德”。学校对于学生们思想品德的评价,会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而且教育系统中缺乏对学生们品德进行客观评价的机制,所以无法达到良好教育效果。

三、在新课标理念下,凸显的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标下的重要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了学生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强调了德育教育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强调了教学方式的改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强调小学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而新课标就对德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通过这些方面进行实现:首先,就是需要强化德语课程的建设。课程建设需要考虑的年龄特点,通过循行渐进、由浅到深的原则来设定德语教学内容与要求。其次,就是其他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这些学科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有效渗透各种精神、观念、主义的教育。第三,需要将实践活动课设置为必修课。实践活动课是由社区服务、社会实际、技术教育等方面所组成的。其课程设置就是为了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加强学生们责任感,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也就是要关注学生们的兴趣发展、自我发展。学生要真正了解学生们所关心的,所感兴趣的,而这些就是实践教学中需要重视的焦点。学校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们确定的兴趣与特长,同时个性化方式开展教学,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的德育学习。

2、突出学校特色。对于学校而言,实际活动是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重点表现了学习的特色。所以,实际活动的开展就要考虑到学校的特色问题,也就是通过学校文化起到塑造人、影响人的效果。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活动,就是促使社会文化转变为个体的内在文化。

3、注重学生们的情绪与情感。对于德育教学而言,其过程应该是学生们愉悦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生活,这就需要教师用心施教,不要一味地进行说教式教学。用心施教就可以提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表达教师的真实的情意,而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3、注重学生们的人格养成与道德生活。德育课程是传递德育知识的殿堂,也是任性养育的殿堂。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与展示各种道德品质,而且要关注和引导学生们的道德表现与发展,从而将德育课堂变为学生们的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人生体验。

4、重视师生之间的信赖,而信依赖民主性的沟通。教师在德语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们倾注自己的热情,与学生们和谐、平等相处。而且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人格,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引导学生们体验自己的幸福感与尊严感。

5、强化师德建设。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自警,而且需要思想怎样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真情感化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人格吸引学生所以,教师急需要具备高尚道德情操,而且需要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强化自身修养,提升抵御社会不良气氛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德育能力。

6、深化德育教学的评价改革。教学评价也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对教学骑着监控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标中就强调要构建能够有利于学生们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其体系不仅要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而且要重视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发挥,了解学生们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们认识自我。在实际评价中,可以由教师、学生们以及家长进行评价,从而使教学评价实现交互性,发展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这样也有利于提升学生们自我评价的能力,提升学生们的责任感与荣誉感。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对学生们的学习和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当前的小学德育教学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德育教育效果。而本文主要是对小学德育教学的实效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并从注重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突出学校特色、注重学生们的人格养成与道德生活、重视师生之间的信赖、强化师德建设、深化德育教学的评价改革这些方面为加强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提出相应的意见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的研究这与工作者提供可参考意见,从而促进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54

[2]王瑛.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概念、判断及主要影响因素[J].教育科学研究, 002,(2),44~48

[3]皮文彬.现代学校德育特征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2,(2),49~50

作者简介:杨惠(1985.07-),女,义乌市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论文作者:杨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_杨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