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内科 13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n=38)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急诊综合组(n=38)给予急诊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状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急诊综合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较常规护理组的71.1%相比明显提升,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急诊综合组的心功能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急诊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效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心律失常类型,治疗难度大,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保守疗法为主。本次研究,我院分析了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常规护理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在48~75岁间,平均为(64.33±5.82)岁;急诊综合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在49~74岁间,平均为(63.82±6.22)岁。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三磷酸腺苷静脉注射,每天10-40mg,每次10-20mg。
急诊综合组在常规用药上给予急诊综合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给予70mg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总量不超过210mg,八小时注射1次,每次70mg。s
1.3 评估项目
记录两组用药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用药疗效:①显效。心功能NYHA评级较用药前提高≥2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失≥90%;②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且心功能NYHA评级较前提高1级;③无效。未见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心功能NYHA评级等变化,甚至加重[1]。
1.4 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中的x2与t检验,P<0.05,提示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急诊综合组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与常规护理组的用药总有效率71.1%相比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急诊综合组的心功能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发病凶险且危急,死亡率高。近年受国际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影响,其罹患率也在逐年攀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构成了严重威胁[2]。
在治疗方面,急诊综合治疗采用三磷酸腺苷,其通过降解形成腺苷,可开放钾通道,抑制钙超载,发挥心脏负性肌力作用,有效保护心肌。而普罗帕酮可对心肌细胞膜进行作用,阻滞钠离子通道,降低心肌兴奋性,实现复律和减轻患者痛苦[3-4]。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综合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较常规护理组的71.1%相比明显提升,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急诊综合组的心功能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急诊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才华.维拉帕米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07):764-766.
[2]张佑生.艾司洛尔、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3):2009-2010.
[3]杨洪宇.探究普罗帕酮对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2):78-80.
[4]冉建瑜,李钟霞,梁飞雁.胺碘酮在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9,42(06):1160-1163.
论文作者:李美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阵发性论文; 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心动过速论文; 功能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