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1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2015年我参加了市级的整合课比赛,课题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通过分析食物网,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此课有一个难点是如何正确画出食物链,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看书本中的图片,找出自然环境下的几中动物:蔷薇、蚜虫、瓢虫、小鸟,理出谁被谁吃的关系,然后学生说出谁被谁吃之后,教师给出标准答案:蔷薇→蚜虫→瓢虫→小鸟。但是一个单元学完了之后再让学生来写一写,很多学生会出现不会写,箭头方向错误等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没有自主学习,只有知识灌输,就会出现知识掌握不牢的弊病。后来几年的教学中,我在课程设计之初就秉承一种思想:先学后教,以生为本,重点考虑启发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后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重新设计了原先的课程教学流程,先让学生自主讨论蔷薇、蚜虫、瓢虫、小鸟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然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蔷薇、蚜虫、瓢虫、小鸟之间的食物关系。学生的表示方法很多,有绘图的,有文字表述的,也有用箭头表示的,学生在自己表示的过程中就在构建食物链的知识, 也有学生表示的方式和标准方式一样。这时候教师再辅助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汇报他们作品的思路,通过分享表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最后老师再给出科学标准的表示方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的让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在后期的测试中,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特别牢固,很少出现错误。
2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摆的研究》。
去年我有幸听了小学科学教育年会刘老师现场展示的一节科学优质课,课题是《摆的研究》。刘老师在讲解摆摆动的次数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个环节时,直接拿出了两个摆线长度不同的成品摆,放在教师讲台上,让学生观察不同,然后让学生猜测这两种摆摆动的快慢是否相同。等学生猜测讨论后,教师在学生助手的协助下,完成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发现两个摆摆动快慢不同,进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摆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此教学环节教师设计的过于简单直白,没有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特别是摆线长度这一因素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非常不利。学生少了自己尝试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整个知识获取过程不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猜测产生问题原因,而是教师主观告知。如果我们换一种课程设计思路,先让每个小组自己动手做个摆,然后让学生一起记录10秒钟摆摆动的次数。不难发现,并不是每个小组记录的摆摆动次数都相同,这样学生就在自主实践中发现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个小组的摆摆动次数不同,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观察思考,再回忆组装摆、摆动摆的过程,自然而然的会提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摆线长、摆锤重、摆幅大小。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发现问题的机会,学生自己思考、回忆、整合,从而解决这个教学难点,这样启发引导着学生去学习科学,远比直观呈现效果要好得多。
3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013年我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授课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甘当绿叶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课堂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到如我还记忆犹新。老师先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生活经验,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果然很开阔,摩擦、撞击、弹拨、敲打等等,都成为了声音产生的可能原因。紧接着教师开启了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的实验教学,老师分别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用力压锣和鼓、用力推锣和鼓,其他学生仔细听有没有声音产生,再请学生尝试让锣和鼓发出声音,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敲击一下声音就出来了。这时候教师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按压锣和鼓没有产生声音,敲击就可以产生声音呢?学生很容易想到锣和鼓发声前、发声时和发声后物体状态肯定会有变化。紧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个变化明显吗?你能看到鼓皮有什么变化吗,你能很清楚的看到吗,谁能想一个办法,让全班同学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呢?引导学生去想办法在鼓皮上放一些碎纸屑,通过观察纸的运动来间接展示鼓皮的运动。整个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教师都是在一旁辅助引导,没有主观干预学生思维,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更好的理解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观察的重点现象,从而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4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磁铁的两极》。
去年我执教了《磁铁的两极》一课,这节课有一个难点知识是让学生了解磁极间是相互作用的。我刚开始设计的是用纸包裹着磁铁,在上面标好ABCD的序号,在第一次试教之后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这个标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潜意识,对学生发现问题有很大的干扰。后期我设计的同样是白纸裹好的磁铁,但是上面没有任何标号。教学时,我提出问题,条形磁铁的磁极在两端,那这两个磁极之间相互接触会有什么现象呢?一个学生上去试一试,发现两个磁极会相互吸引,我调换其中一个磁铁的方向,再换一个学生上去试一试,却发现两个磁极会相互排斥。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到底是吸引还是排斥呢?激发学生实验验证的兴趣。组织学生实验后,学生发现有的磁极相互排斥,有的磁极相互吸引。我提出引导问题,如何记录呢?学生思考后提出:可以给磁铁进行标号。我给出ABCD的字母让学生标号,学生自由编号之后,重新进行了一次实验。汇报各组的实验结果时,大家发现了新的矛盾,有的组A和C相互吸引,而有的组A和C相互排斥。我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矛盾产生的原因,学生想起ABCD的编号都是各组随机编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时我撕开白纸,学生发现两个磁铁都是一端为N,一端为S。我启发学生思考N和S标号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整节课的学习,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直做着启发引导的工作,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的教,不在于全盘的灌输授予,在于把握时机的诱导。因此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值得所有科学同仁共勉。
论文作者:徐大志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9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磁极论文; 科学论文; 启发论文; 磁铁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新疆教育》2019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