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实情,追求事情的真实性。通过照片来反映社会现实,在基于照片真实性的情况下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纪实摄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瞬间性和突发性的,一种是具有时效性的,但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重复拍摄。前者就是新闻类纪实摄影,主要拍摄突发事件的发生,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单张或者少数多张照片的形式拍摄:后者就是记录性质的人文纪实摄影,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情况和当地人文风情,通常以故事情节性的主题划分进行组照拍摄或者通以同类并行法进行组照拍摄。
一、国外的时代变迁记录
国外的摄影师如欧仁·阿杰,贝雷尼思·阿博特,比尔·布兰特等都是国外知名纪实摄影大师,他们各自记录了自己的家乡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的时代变化。在那个时期一般都使用黑白摄影的方式表现,不同的是影调和照片锐度的区别。
美国摄影师贝雷尼思·阿博特《变化中的纽约》的时代记录意义
阿博特受到欧仁·阿杰的影响,关闭了自己在巴黎的照相馆,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纽约。通过在画面中以新旧变化对比的方式拍摄,展现出当时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
贝雷尼思·阿博特拍摄的是纽约的外部建筑和街道上的变化,记录了纽约市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的建筑风格的积极变化。阿博特主要拍摄区域是曼哈顿,并由此逐步扩张到布鲁克林,布朗克斯等区域,她拍摄的纽约将过去与现在自然融合,具有经济变化机械时代到来的冷静和流畅。在她的照片中充满了一些新与旧,直线与曲线,动与静的对比,以此表现出了历史的深度和未来的视觉感。
从她的作品看,阿博特对线条有着很好的把控能力,她在拍摄建筑和街道的时候,总是会规整地表现线条,无论是建筑的外部线条还是城市雕塑的轮廓,或者商店摊贩的商品摆放等等,她总是可以在既定的场景里拍摄到最恰当的照片。
英国摄影师比尔·布兰特《20世纪30年代的伦敦》的时代记录意义
布兰特和阿博特一样曾经是超现实摄影大师曼雷的助手,但是他的照片风格和阿博特完全不同,他深受曼雷大师的影响,在拍摄时酷爱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也喜欢调节后期,后期印放照片采用高反差,放弃了层层递进的细腻影调变化,着重凸显某一部分,从而形成了新的视觉感受。布兰特的纪实作品也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他高反差的原有风格,在保证建筑不变形的前提下,后期拉大反差,表现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摄影风格。
布兰特从低,中,高三个社会阶层拍摄伦敦市民的日常生活,从细微的角度去表现出当时伦敦的社会阶层,记录了各个阶层生活方式的具体差异。布兰特以这样的小而具体的生活细节的比较来表现说明大的阶级的比较,揭示了阶级社会都市文明的本质。他以这种令人信服的方式记录表现了当时的阶级社会构造,为历史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影像。布兰特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伦敦,一旦发现了值得留下的画面,他会去考虑并试图重现画面,他认为这是一种对现实的有依据的真实的还原和提炼,他的拍摄观念和阿博特截然相反。
二、国内的时代变迁记录
国内的纪实摄影大师有很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像是谢海龙为希望工程的《大眼睛》系列作品,拍摄《麦客》的侯登科,记录生活的安哥等,也有知名外国摄影师前来中国拍摄了很多纪实摄影作品来记录中国这些年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重庆人家》的文化记录意义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先生在拍摄了《中国人家》之后又接着拍摄了《重庆人家》摄影作品。他的这些作品拍摄的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科技感十足的五光十色,而是拍摄了中国那些古旧的街道和老街区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罗伯特的摄影作品有一个特点,他基本不会去使用闪光灯等摄影灯进行拍摄,哪怕等上一天才能等到合适的自然光线。他的作品里运用了大量的光线来营造光影,喜欢拍摄色彩浓郁的彩色照片,具有历史厚重感。罗伯特拍摄的纪实作品很多都是经过有意识地和当地人沟通进行构图拍摄的,一些动作的刻意摆放,室内陈设的稍作改动,都是在保留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的同时,尽可能地使环境和构图规整一些。
罗伯特的摄影作品的整体画面颜色偏向荷兰古典油画的色彩风格,他拍摄的有室内陈设,也有带有人物的场景,但是拍摄的作品中,人物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动作,大部分垂手而站,脸上略微带笑,或是抽根烟,吃个饭,简简单单的场景,稍作整齐的室内摆设,低饱和度的色系搭配,拍摄出了别样的油画视觉感受。
日本摄影师英伸三《上海放生桥故事》的文化记录意义
这部影集是围绕着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以及放生桥周边的人们活动生活拍摄的。放生桥是自明代万历年间建造,清嘉庆十七年重建保留下来的一座五孔联拱石桥,被称为“沪上第一桥”。
1965年,英伸三先生曾经作为500位日本青年代表之一访问过中国,。二十七年之后他第二次来到中国,此时正是上海改革发放初期,他与几位日本摄影家一起去上海郊区青浦采风,他来到朱家角第一次与放生桥结缘。日本的古代桥梁大多是木质结构,在常年的风吹日打之下,木质结构的桥梁易腐蚀破坏,于是日本几乎没有流传至今的古代桥梁。而在中国的一个小小的古镇里,他却遇到了这样一座自明代流传到至今的石桥。更何况朱家角镇的人们的生活也基本围绕着放生桥活动,这与英伸三先生的拍摄需要不谋而合。1992年之后,英伸三先生每年都要来至少两三次,每次前往放生桥拍摄之前都要先做好充足的计划和准备,每次选择一年不同的季节或者特定的节日来进行拍摄,其中还有他拍摄到的放生桥上的婚礼的照片。英伸三拍摄纪实作品很少会去拍那些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更喜欢去拍摄那些小街小巷里生活着的普通人们,拍他们的衣食住行,茶余饭后。中国摄影师侯登科《麦客》分析
侯登科拍摄的《麦客》配有大量的文字说明,记录了他从孩提时期就有印象的麦客。麦客作为陕甘宁特有的一种生态现象始于清朝,结束与上世纪90年代末。在没有仔细了解研究侯登科的《麦客》时,仅仅以为麦客是指黄土地上那些面朝黄土辛勤劳作的庄稼人。在仔细阅读之后才意识到麦客,指的是那些像“候鸟”一样在麦收季节远离家乡前往陕西,河南等地帮别人割麦的人群,他们往往家境贫穷,在这个时期离家即可以割麦养活自己吃饱肚子也为家人省一份口粮,还可以攒一些钱回家。
《麦客》系列是侯登科在麦收季节一路跟随那些远离家乡寻求一条生路的“麦客们”拍摄的,真实地记录了1985—1995年之间那些底层农民的生活状况,表现了那个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侯登科从麦客们登上天水火车站开始,有的挤不进货车,就只好像我们现在调侃的印度火车站那样吊在货车外面,冒着生命危险想要外出为自己的家人们赚取一份口粮,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1979年侯登科走访了麦客们的家乡,亲眼目睹了麦客的贫穷落后,胆小怕事,他觉得必须得有人站出来。侯登科用自然、平朴和踏实的影像,对生活在自己周围劳动者的生存、劳动和命运的具体观察和追踪,他以一个中国农民的视角为历史留下了20世纪最后20年即将消逝的农村生活影像。
结论
纪实摄影就是以摄影师的角度去记录人们的生存状态,通过拍摄记录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反映社会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纪实摄影作品的实际意义在于照片中的主题内容所展现的社会意义。纪实摄影作品不管拍摄的风格如何,不管是绝对的现实主义者还是追求画意美感的摄影师,都是为了记录下社会真实的一面,通过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唤起社会的良知,记录下独特的文化,为历史留下宝贵的图像财富。
论文作者:张竣 郎万里 武晨 齐梓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阿博特论文; 纪实论文; 摄影师论文; 罗伯特论文; 中国论文; 都是论文; 照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