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认证热”提个醒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你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了吗?”如今,无论与外商还是与国内企业打交道,你都会时常听到这句话。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质量体系认证”成了企业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截至1996年12月31日,仅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组建的认可委员会(CNACR)认可的认证机构,就向1602家企业颁发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1627张。其中1996年达1108张,是上年的295%。加上商检局系统累计发放的1076张(其中540家企业在两个系统都通过了认证)和外国认证机构在我国发放的约1000张认证证书,目前我国共计有3000余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而仅在1996年拿到证书的企业就有2000余家,是前三年总和的两倍多。质量体系认证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认证缘何热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质量认证作为对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第三方评价,已成为世界各国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贸发展的有效手段。
目前,ISO9000系列标准已被欧盟各国、日本、美国等90多个国家等同采用。据统计,9年来,全世界已有15万家公司按标准取得了认证,有10余万家公司正在审核、认证过程中。一些国家和行业已逐渐将符合ISO9000标准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这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迫切希望通过认证的根本原因。
另外,ISO9000系列标准是当代科学质量管理方法的结晶,它对质量管理的具体规范,代表了当代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不少企业出于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自发要求贯彻标准。1995年就开始贯标,直到不久前才通过ISO9001认证的北京长河机电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增建告诉记者,长河公司之所以肯在贯标上花费两年时间,就是要借这一契机,扎扎实实地从每一道工序做起,把产品质量稳定地提上去。
正因如此,今年以来,认证的热度丝毫不减。据国家商检局监管认证司生飞介绍,截至目前,在商检系统所属认证机构协议申请贯标的企业已有1000多家,其中,仅浙江省就达300多家。
认证也要重质量
据统计,去年底全国共有50家质量认证机构,与取得认证的企业数相比,其发展速度已明显超前;而且,认证机构之间实力悬殊,最多的机构截至去年底已发证222张,最少的仅8张。目前积极筹备申请成立认证机构的仍大有人在。
国家技术监督局质量认证办公室副主任吴季直介绍说,在英国,大部分注册认证审核员已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国认证工作开展才三四年,审核员虽经过严格培训,但毕竟经验相对不足。认证机构盲目发展不利于审核员素质的提高。
我国目前共有两套认可机构,虽然都已按照程序文件对相应的认证机构定期开展检查,但由于认可机构自身建设尚未完全到位,力度仍显不足。认证机构发展过快,更会给认证机构的监督与复查带来难度。这也是造成个别认证机构自律性较差、商业气味较浓,摆不正“信”与“利”的关系,不能为企业提供优质、有效服务的原因。
另外,依据国外经验,企业贯标时聘请咨询机构进行指导,可以少走弯路。为保持认证的公正性,咨询活动应与认证活动分离,但目前在我国,两者合一或变相合一的情况依然存在。加大对认证机构的规范力度,已迫在眉睫。
认证不是走形式
北方某市的一家报纸,曾闹过这样一出笑话:头版上有一篇某建筑公司响应上级号召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新闻,而就在同一天的另一块版面上,却是该公司建筑事故的报道。
据来自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消息,在去年第二季度国家监督抽查中,有3家通过认证的企业产品质量不合格,被暂停了认证资格……
可以说,多数企业申请认证还是为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然而,确实也有少数申请认证的企业,对ISO9000系列标准的作用认识不清,或把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当作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单纯为增加订单而贯标;或者把认证看作是新的行政检查、评比、验收,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照抄别人的手册以蒙混过关;还有的把认证单纯看作是一种荣誉,一种广告效应,搞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证书到手,万事大吉”。这对企业是十分有害的。至于某些主管部门对认证进行不必要的干预,搞一些变相的强制性指标,则更令人担忧。
国家商检局监管认证司司长裘亦良告诉记者,在质量认证中,还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重复认证。由于目前认证机构间的国际互认工作尚未开展,有些企业为说明自己的水平,请多个认证机构,取多张认证证书。但实际上劳民伤财,效果不大,企业倒不如集中精力提高内部质量管理水平。二是迷信国外认证、咨询机构。其实世界上尚无一张证书是国际公认的,外国认证机构收费高,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机构甚至“花钱就能买到证书”。企业应货比三家,择优选择。
标签:iso9001认证机构论文; 质量体系认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