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实效需求的院校实习课程优化探讨研究
葛家琪 陈 强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0)
摘 要: 根据目前大专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如何以企业的实效需求为导向,优化院校的实习课程。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通过改革符合企业需求的对口专业,实现企业与院校的需求对接,在企业、院校、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下,优化院校实习课程,培养适应企业的学生,让学生顺利毕业、就业,也让企业可寻找到合适的毕业生,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关键词: 实效需求;实习课程;优化探讨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学校的口碑离不开就业率。学生顺利毕业,除了与各门课程的学习有关,还与毕业实习息息相关。实习是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接触社会、获得工作经验、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并在毕业后顺利上岗的重要环节[1-2]。
一、学生企业实习模式现状
(一)可选择实习的企业少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院校逐年扩招,每年将有大量的大学生面临实习。理工科的学生多数都要到企业实习。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接收实习学生,企业需要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实训场地、人员指导、监督管理,且通常要接收多家院校的学生实习,增添了额外的负担。这使需要实习的学生日渐增多与企业可提供的实习岗位相对减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实习形式单一,参与程度不高
多数院校以现场参观、简单了解、听取讲解的形式开展实习。如组织一个班级参观产品生产线,听取现场老师或工作人员的讲解。由于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流水线的流动节拍较快,学生也不能簇拥在一个工位太久,以免影响生产,学生就很难对某一工位或工序深入理解,实习如同走马观花。而到技术设计部门实习,学生不能了解产品的规划初衷、设计意图、目标消费群体,工作内容到最后只能变成简单画图、操作软件。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
称为y对x的线性回归,其中a,b统称为回归系数。通过计算各曲线的判定系数R2来检验两者的线性关系,判定系数R2接近1时回归方程显著[13],相关系数R定义为:
(三)实习指导老师现场跟踪指导不够
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在实习中容易遇到一些问题。有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从学校进入工厂,需要不断重复简单的体力工作,会感到枯燥无味,加之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更感觉时间难熬。还有部分学生的沟通能力有所欠缺,跟同事相处不好,常常抱怨学不到东西等。学生刚开始参加实习时的心态会不稳定,但很多院校都没有安排实习指导老师现场跟踪,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二、企业的现实状况
(一)不愿接收实习生
实习前,院校根据教学大纲制订完整的实习计划,内容包含(以某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实习目的(了解产品、设备,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接触社会)、实习组织形式(实习采用的形式,是分散的还是集中的实习)、实习的组织机构及安排(学院实习领导小组,实习地点、时间的安排,实习的方式、内容等)、实习教师的职责、安全保障措施(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老师和企业负责人的安排,注意安全)、实习考核方式(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考核)。
(二)实效需求
企业对内部各部门有严格的要求,规划、设计、生产、销售等部门会有各自的岗位职责。产品规划是企业实现产品定位,决定企业战略的前提,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此类工作适合工业设计类等专业。产品设计是依照产品的规划,研发出符合市场定位的产品。此类工作适合机械、能源类等专业。产品生产主要在车间完成。实习生可以先深入了解产品,学习生产设备的功能。此类工作适合机械及自动化类等专业。产品销售也是基于对产品的深入理解开展的。此类工作适合市场营销类专业。如能根据专业进入相应部门的岗位历练,无论是企业,还是实习生个人,工作都会更容易开展。
(三)保密要求
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缺少安全生产意识、缺乏团队精神等,其实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足。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
(四)缺乏上岗前培训
高职高专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顺利毕业和就业,实习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学校都在探究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的岗位适应性。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五菱等十几个企业签订了合同,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工作提供了平台。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学校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建立企业合作关系后,学校应请企业的专家和学校的老师一起,结合当前的技术和企业所需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增加企业的制度、企业文化等)和教学时数(特别是实训实习课程)的分配更符合当前企业的需求。
三、学生实习模式的改革
由于实习生毕业后并不一定留在该企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及指导人员往往缺乏对实习生的投入及培养,主要体现在上岗前缺乏培训,尤其是系统培训,导致实习生对工作的流程、工艺、目的等不了解,只能机械模仿,难有好的实习效果。
企业是一个完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场所,在生产旺季接收毕业实习生对企业并不能起到补缺的作用,反而面临增加投入去安排、管理这些实习生的问题,企业没有增加效益。政府对企业接收实习生缺乏激励措施,如不是基于社会责任,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接收实习生。
(一)以企业为指导,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善于对矛盾进行化解。在飞机上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对矛盾进行化解的时候服务人员应该遵循和为贵、不回避的基本原则。不回避是当旅客发展矛盾的时候,航空服务人员需要尽快调节,防止进一步扩大事态。和为贵是确保旅客安全的最终目的,防止进一步激化矛盾[2]。
(二)校企合作,实现联合考核
毕业生经过在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各部门的实习,其实已涉及企业的核心机密。如未签约本企业,出于保密的要求,企业对其的培养往往不能太过深入,就会让他们变成“打杂”的角色。这需要一定的政策来保障企业的商业机密,以使企业没有顾虑,更多地接纳实习生。
四、结束语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企业实效需求的院校实习课程的优化。实践证明,学校采取这些对策及措施后,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就业率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能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岗位的适应性比其他同期入职的员工更强,企业对学校的满意度也得到很大提升。
实验前小鼠体质量符合正态分布(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0.94,P=0.10),随实验进行各组小鼠体质量逐渐增长,至实验结束时(d1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最慢,但各组间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小鼠体质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小鼠体质量符合球形检验(F=0.19,P=0.19),分组因素主效应方差分析,F=3.53,P=0.15,时间因素主效应方差分析,F=0.05,P=0.82,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交互效应方差分析,F=3.30,P=0.21。
科技创新政策冲突与统筹路径研究 ………………………………………………………………………… 孔凡义 杨小龙(6/09)
参考文献:
[1]吕波.大学生毕业实习存在问题分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1-52.
[2]高启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问题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17-119.
[3]汤一帆.机械类技校实训教学融入企业文化的思考[J].装备制造技术,2013(2):226-228.
作者简介:
葛家琪(1991.05—),男,汉族,广西柳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
标签:实效需求论文; 实习课程论文; 优化探讨论文;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