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西安地区环境变迁研究——4.唐及以前泾渭清浊变动与西安周边森林覆盖的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安论文,汉唐论文,变动论文,时期论文,森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泾以渭浊”辨析
《诗·邶风·谷风》曾说过“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据考证这篇诗是春秋时期的作品,由于“泾以渭浊”这句话表述含糊,意思颇难理解,所以历史上学者对其解释莫衷一是。西汉时,毛公仅解释了泾渭清浊分明的奇特现象,曰:“泾渭相入而清浊异”,但是没有道明究竟谁清谁浊。到了东汉末年,郑玄才明确说“泾以有渭,故见渭浊”。西晋时的潘岳从洛阳到长安,在其写的《西征赋》中却又说长安城北有清渭浊泾,与郑玄说法相反。《梁书》卷五《元帝纪》说:“梁兴五十余载,平壹海内,德惠悠久,浊泾清渭,靡不向风。”在《全梁诗》四,沈约《八咏诗》也说:“别北芒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唐朝诗人对泾渭清浊的表述比较多,像杜甫就曾说过“浊泾清渭何当分”、“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这样的诗句。白居易的《重到渭上旧居》中有“旧居清渭曲”之句,柳宗元还特以《泾水黄》为题作了一篇《铙歌鼓吹曲》。其他的如韦挺、苏、刘沧等人诗中描述的也是泾浊渭清。后人多从前代之说法,直到清乾隆时期,有人到泾渭合流处勘查,看到泾河水色与长江、汉水相似,而渭河却如同黄河一样。因此,刘源《诗经恒解》卷一根据乾隆时的勘查来解释“泾以渭浊”的意思是泾清渭浊。倪惠颖通过考证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①
20世纪70年代,史念海先生从泾渭两河流域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总结前人的论著,写了《论泾渭清浊的演变》一文,才清楚地论述了泾渭清浊的变迁史。史先生在对隋唐之前泾渭清浊变化进行分析时,主要根据泾渭两河上游植被破坏的情况,尤其是泾河上游农牧界线的南北推移使得河流清浊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而两河中下游地区这时还不是泾渭清浊变迁的诱发地,但这种情况在唐中叶后被彻底改变了。西安地处关中中部,是汉唐建都之地,渭河的几条主要支流绕其周围,从西安地区环境的变迁可以找到泾渭清浊的交替,并最终演变成了泾清渭浊的原因。本文换了一个角度,通过对泾河和渭河的浑浊变化更替来看其与长安周边森林覆盖变迁的关系。
二、唐及以前泾渭清浊变动与长安周边森林覆盖的变迁关系
1.西周至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泾清渭浊期,渭河浑浊增加速度快于泾河,泾渭清浊的变化可以反映两条河流上游的森林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西周时,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曾经规划过土地利用。《商君书》中就具体规定山林要占所有土地的十分之一。对当时的森林植被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保证了较高的植被覆盖密度。关中南北皆山,岍山、岐山为北山,终南为南山,皆富于森林。长安南边的秦岭山脚下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山上有条、有梅,还有松、荆杞、棕、杻、丹栗、杻榖、柞、棫、棘等。农业在关中平原地区发展较快,耕地面积的快速增长加速了森林的缩小和消失。这影响到百姓生活用材的采伐,商鞅对林地面积进行规定也有解决这个问题的作用。总的来看,先秦时长安附近有很好的林木,水土保持情况优良。其后由于秦国的经营,渭河中下游已成为农业垦殖地区,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的扩大,使森林面积缩小,商鞅的保护政策也已经不能起到遏制森林减少的措施。并且黄土有独特的性质,颗粒细,土质松软,孔隙度较高,透水性强,垂直节理发育,具沉陷性。黄土表层土壤非常疏松,当失去植被保护时,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泥沙被流水带入渭河,影响了渭河的清澈程度,加大了渭河的浑浊度。泾河中上游地区主要分布着从事原始游牧生活的戎人,他们的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要比农业小,所以春秋时泾河比渭河要清澈些。
2.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泾河开始变得浑浊,与秦汉时移民屯垦有一定的关系。
战国以后,秦汉两代为防御匈奴,往长城以南的泾河上游地区迁徙了大批人口。使当地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牧业开始向耕作农业转变,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土壤经耕耘而更疏松,经不住雨水的侵蚀。尤其是大量人口需要木材构建房屋、制作农具、伐薪烧炭,泾河上游的六盘山、子午岭林地遭到大量砍伐,更加速了水土流失,使得泾河在秦汉时变得浑浊不清。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平原地区的森林遭受到严重破坏的时期,但因为长安是国家政治中心,在其附近地区有面积很大的皇家园囿,客观上延缓了森林的破坏,这些园囿成了平原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区。当时关中被称为“陆海”,主要就与长安附近的上林苑有关,它跨今长安、周至、户县、蓝田四县。司马相如在其《上林赋》中写道:“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霸、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余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当时上林苑中“卢桔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遝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迤丘陵,下平原,扬翠叶,扤紫茎,发红华,垂朱荣,煌煌扈扈,照曜巨野。沙棠栎槠,华枫枰栌,留落胥邪,仁频并闾,欃檀本兰,豫章女贞,长千仞”,各种果树和其它众多种类的林木生长繁茂。长安八川“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径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上林苑名副其实地是“林麓泽薮”。不过上林苑只是皇家园林中较大的一个,还有其他小块林地,长安城东南的楸林就是其中的一处。不少宫殿以树木为名,说明其周围多是林地。关中除一般树木外,竹圃迭受称道,长安东北处的杜竹林就很有名。竹林在当时是重要的经济用林,《史记》记载“渭川千亩竹”,等于是千户侯的家资了。秦岭上的檀、柘等较为名贵的树种数量还不少,其林木覆盖状况比较优良。至南北朝时,情况依然保持如此,如“杶干栝柏,椅桐漆梓”,样样皆有。
汉代时,长安地区的生态环境很好,至少渭河以南的诸条河流水质保持的不错,保证了渭河相对清澈的水质。但是非园林范围之内的平原地区,农耕开发的土地更多了,地表土壤流失随之加重,尤其是在暴雨的冲刷作用下,逐渐增加了渭河泥沙含量。
3.南北朝至隋朝时期
南北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时期。泾河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由浊变清又变浊的反复。
南北朝时,居住在西、北两方面的游牧部落逐渐内迁,泾河上游地区农耕生产被畜牧业代替,植被覆盖率增加,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泾河水质转清。但到北魏时又发生了逆转,宇文泰起于平凉,就征发邠、泾、东泰、岐4州的粮食,以供军用。说明当时泾河上游农业有了恢复和发展。到隋朝时,泾河上游有20.1万余户,远远超过秦汉。隋朝时期泾河上游复归农耕生产,泾河再次由清转浊。
4.唐朝前期
这个时期的泾河和渭河的水质都有所改善,但是表现为渭清泾浊。
唐中叶前西安地区的林地面积虽然不断减少,但渭河仍能保持相对较大的流量和较清的水质。汉唐两代选择长安作为都城,与当时长安城周围优良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汉唐长安城外的河流达8条之多,自古以来当地人就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这句俗语可以追溯到西汉中叶武帝在位的时候。司马相如撰著的《子虚赋》中就曾提到:“八川分流,相背异态。”所说的八川就是泾、渭、灞、浐、沣、滈、潦、潏。其中的潦水是现在的涝水,滈水的源头是现在的交水。泾、渭在城北,其他六条在渭河南岸。灞、浐在城东,沣、潦在城西,滈、潏在城南,却也绕城西向北流去。这八川,渭水是干流,其余七水皆是渭水的支流。历史上,长安城附近的这八条河流的水量很大,远不是现在的情景。今天的沪河在盛夏时节,经常断流,但是,在沪水东岸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半坡遗址中出土了彩陶,陶器上大都绘有鱼形图案,还出土有捕鱼的工具,这充分证明鱼类是远古时沪水两岸居民的重要食物,捕鱼是日常生产活动之一。能够提供大量鱼类供捕捞,说明当时沪水有较大的流量。上世纪末在沣水发现了一条沉船的遗迹,证明了沣水曾经也是一条大川。森林有强大的蓄水功能,能够形成区域小环境的良性水循环,对河流形成持续的补给,这八川丰富的水量证明了当时这里有繁茂的植被覆盖。
到了隋唐时期,秦岭山上依然是林木蔽日,终南山上树种繁多,百木争秀,山路两旁由于森林不断,仿佛成了青嶂。韩愈《南山诗》道:“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唐太宗的《望南山》也说道:“叠松朝若夜,覆岫疑阙全。”高适《同薛司直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写道:“连潭万木秀,插岸千岩幽”,在长安城东南隅的曲江池畔,也可由水中看到终南山头林木的倒影。沪河源上群木幽寂,烟雾缭绕,浐水两岸也有“长林”。其他河流两岸林地也都存在,至少有沿河的林地带。渭河南岸的灞、浐等河流还有很大的流量,这与其中上游植被覆盖较好有关。唐代宗时,黎干就引潏水开凿漕渠从秦岭运送长安城所需的木柴、木炭,证明当时潏水亦可以行船。历史上灞水曾作为守卫长安的一条重要防线,但现在灞水的流量已经很小了。隋唐时在长安附近盩厔、鄠县间设置有司竹监,其规模在西汉之上。竹林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栽种的,一种可能是毁坏了原有林地,来栽种了竹林,虽然竹林无法反映当时长安地区整体的植被状况,但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仍起着积极作用。在唐代中前期,长安附近河流水质状况还是比较好的,情况转向恶劣是在后期。
唐代在泾河上游定居的也有8.5万余户,65.2万余人,虽没隋代多,却超过了西汉。唐之后延续了渭清泾浊并一直保持了下来。
5.唐中后期
这个时期是渭河进一步浑浊期。
隋唐时,长安周围已经没有了西汉上林苑那么大的园林,几个世纪来更多的土地被用于农业生产。渭河的泥沙不断增多,沉淤对河道运输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在汉代,从关东运输的粮食,还可以经渭河运至长安城下。为了缩短运河路线,西汉在长安城东,顺着渭水的南岸,开凿了一条漕渠,从事运输。这样的运输,直到隋唐时还在进行。隋时开凿漕渠的诏书曾说道:“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计其路途,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操舟之役,人亦劳止。”在唐代不得不依靠漕渠运输的原因,也是由于渭河里积沙过多,不易行船。
隋唐两代营建的长安,其规模都是相当宏大的,所需木材数量甚巨,尤其在唐中叶以后对森林的破坏更加剧烈起来。平原地区的木材肯定是无法满足需要的,起初多从终南山上取材,唐玄宗天宝二年 (743),还曾在长安城南开凿一条漕渠,引潏水入城,置潭于西市,以贮材木。由于距离长安较近山地的林木仍然无法满足长安城的需要,唐代在现在的宝鸡、眉县、周至、户县境内,分别设有监司,各就附近山上采伐材木。采伐的范围甚至远及于岐山和陇山。修建宫殿、居民房舍、城市建筑还需巨木良材,但作薪炭之用的木材,大小则无论了。唐代长安城人口达百万之巨,这么多人口所用薪炭量是无法想像的,长安附近的平原和山地的树木被过度砍伐。远处不太高深的岐山,已经谈不上所谓森林了,到北宋时,这座山上已经没有了树木,成了赭色的土山。长安附近的林木更无法幸免。如果给关中诸山以休养生息的时间,森林植被还有重新恢复生机的可能,但是,宋代对森林的破坏,更远较隋唐时期为剧烈。关中南北诸山的树木继续被搜罗,当时砍伐的处所主要在秦岭和陇山,包括唐代还没提到的黄龙山的森林,到宋代时却也在砍伐之列。
小结
泾渭清浊的变动,是农牧业交替的结果,泾渭两条河流比历史时期变得普遍浑浊,这是农耕扩大的结果。由渭清泾浊逐渐转变成了渭浊泾清,这与唐时对长安附近地区森林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渭河的泥沙含量有关,另外,还由于植被没能再恢复到保持水土的程度,使得在唐代后期,渭清泾浊逐渐转变成了渭浊泾清,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下来。
注释:
①倪惠颖:《释〈诗经·谷风〉中的“泾以渭浊”》,《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