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正芳,李瑛

浅谈语文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正芳,李瑛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

绪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语文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学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勇于创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反思者。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所以在每节课上,我们不但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自己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作创新活动的楷模,引领学生进行创新。

一、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体精神教育,即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的教育树立人的自我精神与人格,陶冶入的情感与情操,建立一个绝对不同与他人,而又与他人、社会、时代、文化相互融洽的真正自我—具有独创精神的自我。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其核心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独创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神圣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为人全面发展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将简单的谈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用新颖的导课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前奏要求老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要“导”得自然、“导”得巧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进行创新作铺垫。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刚上课先用多媒体展示:电闪雷鸣、公鸡打鸣、腊梅花开……一幅幅画面后,再整体定格在一个大画面上。要求学生给每一幅画面配上一句解说词。学生被画面景色所陶醉,纷纷举手发言,情绪非常高涨。

2、谜语导入。对于写物的文章或诗,我就利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脑、手、口并用,当他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兴趣盎然时再转入文章的学习。在教《我们知道》《小鸭子回家》《人有两件宝》等好多生动有趣的文章时都可以采用同学们喜欢的谜语进行导入。

二、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一)、引疑激趣,使学生发现问题。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思考积极,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精心设置导语,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用准确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相应情感。

(二)、深挖教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使学生跳出思维定势,让其智慧光芒四射。克服思维定势,首先应提倡发散思维,因为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灵活性、精细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主要是教会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还要教会他们一些多向思维的方法。比如:逆向思维、纵向思维等。

三、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

(一)、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 现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给交流带来障碍,而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对这位老师的课会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学好这一门学科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也就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应该与学生和谐相处,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一种敢于创新的氛围。教学中可以用激励性语言、手势、体态语等让学生心灵愉悦,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与老师、同学讨论。在所营造的这种氛围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或语言鼓励、或神态暗示、或动作启发、或情绪感染、或角色互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标新立异。这样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开放的课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丰厚沃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问题意识,创新的冲动。课本中有许多东西就躺在那里,教师可以选择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所获得的只是结果;也可以让学生思考探究,这不仅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根据己有的经验去探究去创新。因此,课堂应对学生开放,开放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丰厚沃土。

(三)、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沟通了课内与课外,加强了学科间的融合,学生置身于适合其探究的综合学习中,会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主动探究,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体验,萌发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比如:在苏教版第三册“找秋天”的综合性学习中,依照传统的教学,教师一般先通过启发谈话引出话题,而后引导学生说说秋天有些什么,进行一定的句式训练,最后夸夸秋天,教学呈现明显的封闭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自我获得体验。教师将孩子们放回大自然,让他们目睹、耳闻、鼻嗅、口尝、手摸,全身心地感受秋天的气息。再让学生置身“秋”中展开讨论:你就是歌手、画家、诗人,你最想干什么?歌、画、诗于此诞生了。还可以设想,你就是秋天里的一片落叶,一棵小草,一粒稻穗……编织一个美丽的童话。可见学生始终处于各种形式的主动的探究活动中,伴随着活动的始终,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随时随地有效的发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准备、质疑、实践、解疑、总结、表达和交流的各个阶段中,都在探索着自己未曾经验过的知识、方法,超越自我。即使有些问题没能得到最终解决,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开放的课堂,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小学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大而又广泛的课题,期待着能和大家做更多、更深、更有益的探索。

结论:

总之,课堂教学的艺术是多方面的、高超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否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会影响我们社会的发展。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那样的话,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创新的火花能在课堂中永久的闪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论文作者:王正芳,李瑛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浅谈语文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王正芳,李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