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与现代美国生活方式的传播--以20世纪20年代欧洲为例_大众文化论文

好莱坞与现代美国生活方式的传播--以20世纪20年代欧洲为例_大众文化论文

好莱坞与美国现代生活方式的传播——以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莱坞论文,欧洲论文,生活方式论文,为例论文,美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71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5X(2008)03-0007-08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强国,美国逐步地实现了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过渡,完成了在资本主义框架之下一次社会转型。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向外扩张的步伐日益加快,能够体现出现代消费社会主要特性的文化产品随即大规模地输往国外,“美国化”的现象由此在大量消费这些产品的社会出现。可以说,一个国家与美国经济往来越频繁,“美国化”的程度就越高。因此,与美国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欧洲国家最先感到“美国化”的威胁。欧洲既是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制造商和销售商最为关注的庞大市场,也成为全球“美国化”的第一块试验场所。在美国大众文化产品中,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好莱坞崛起之前,欧洲很多人就提出了欧洲社会的“美国化”问题,表明对美国物质文化对欧洲生活方式产生冲击的担忧。好莱坞的扩张把这种担忧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致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经历了“美国化”的第一次高潮。好莱坞在欧洲的扩张本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在传播美国生活方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这种作用的历史考察可以对所谓全球“美国化”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美国电影业的崛起

电影的出现是大众娱乐领域的一场革命。美国尽管是最早拍摄电影的国家之一,但在初期的电影业上并不具有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和意大利是电影生产大国,在电影出口上通常超过美国。法国在制造电影新设备和发展新的电影技巧上甚至走在美国的前面。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欧洲在电影制作上的创新大大高于美国,如法国早期电影大师乔治·梅列斯利用了电影的幻觉效果,开科幻电影之先河。马克斯·林德创作了无声电影滑稽人物形象,是20世纪初在法国形成的滑稽喜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制作技术,再加上有一大批致力于电影事业的专门人才,欧洲一些国家拍摄的电影一度风靡欧美,领先世界。直到1908年,在纽约放映的电影中,有将近一半从欧洲进口,尤其是法国电影在美国市场上更处于“独领风骚”的地位。从1906年至1913年,法国控制了世界电影。法国最主要的制片公司帕泰在1908年控制了世界电影生意的三分之一。1912年罗马尼亚的电影发行量,法国影片占70.7%,美国影片占16.4%,意大利影片占10.1%①。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赫尔本·巴克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电影公司制作了绝大多数在欧洲放映的影片。在一些年代,美国上映的电影大多数也由它们供给②。不过,对欧洲电影业来说,这种好景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着好莱坞的崛起,美国电影业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客观环境,很快就成为世界电影市场上的“无冕之王”。

纽约和芝加哥是美国最早的电影制作中心,这两个城市人口集中,任何娱乐形式都能在这里发现很大的市场,更何况对普通公众具有更大吸引力的电影。其实,电影的出现首先与广大下层人士打发闲暇时间息息相关。这些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就电影业的发展而言,大城市无疑潜力很大,但大城市对电影的拍摄也存在着很大的限制,尤其是较高的成本对刚刚起步的电影业来说显然是个很重的负担。此外,中小电影公司和独立制片人还不得不面对电影专利公司的高额分成和课税。因此,一些电影制作厂商开始考虑,电影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城市,但电影的制作过程可以移往他处。1907年,他们逐渐向经济上正在突飞猛进的美国西海岸迁移。对他们来说,西海岸的“主要吸引力是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外景丰富,从沙漠到高山,从海滩到城市,所有这些都很容易得到”③。他们选中了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既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又可避开电影专利公司的控制,可以自由而独立的发展。1911年,第一个电影制片厂建成投产,此后洛杉矶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电影制作中心。1915年,环球影城在好莱坞隆重开张,一些小电影公司和独立制片人纷纷加盟。此时,好莱坞制作的电影量已跃升为全国的80%。随着美国电影业的崛起,好莱坞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渐地失去了地理上的意义,而成为美国电影国际化的象征。好莱坞在国际上能够取得这样一种地位,与美国内外有利的环境密切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其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美国电影业在好莱坞安营扎寨之后立即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竞争力,很快控制了国内的电影市场,如1915年马萨诸塞州的伊普斯威奇是一个拥有6000人的城市,每周观看电影的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913年某一天的调查显示,辛辛那提拥有100299人,当日观看电影者占该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在辛辛那提和密苏里的堪萨斯市,1912年每周观看电影者超过了两市的人口总和。美国斯蒂芬斯学院历史学教授艾伦·哈维格由此得出结论,在20世纪前10年东西部的大小城市,电影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对社会的娱乐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④。美国学者理查德·佩尔斯分析了好莱坞迅速崛起的原因。首先,美国国内数目庞大的观众使美国电影公司在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之前就能在一部电影上捞回制作成本,并赚取相当可观的利润。其次,这些电影公司在海外花费更低的租赁费,以比其欧洲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出售影片。第三,通过“买片花”、对进口的外国影片征收关税以及其他歧视性措施,好莱坞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市场,抵制了欧洲电影制作公司的“入侵”。第四,美国电影公司采取了在国内其他重要行业已获得成功的“装配线”技术,与他们的雇员签订了长期合同,使它们的产品标准化,通过明星制创造“品牌”,并对各自的电影发行网实行严格的控制。最后,相关的公司分享好莱坞的利润,如柯达公司生产了全球电影公司使用的75%的胶片,西部电力公司制造了有声电影所需要的大多数设备。佩尔斯还特别强调,赚取更多利润的商业目的是美国电影业大踏步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动力。“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保证了好莱坞及其子公司将维持繁荣和强大”⑤。

佩尔斯的分析基本上展现了美国电影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但很少涉及战后美国面对的整体国内外环境对好莱坞迅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一战结束后,美国在经历了1921年的短期经济衰退之后很快步入了所谓象征着繁荣与富裕的“柯立芝时代”。在20年代,失业率很少超过5%,制造业的产量增长了将近三分之一。另一个统计数字表明,从1920年到1929年,整个制造业的产量上升了50%多。初级制造业每年以20%的比率增长,终极产品的制造业每年增长4%。到1929年,美国生产了全世界原煤的十分之四,石油的十分之七,水力发电的三分之一,钢铁的一半以及实际上天然气的全部。在同一年,美国消费的电力相当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1919年,总共有660万辆小汽车和90万辆卡车在美国登记注册,10年以后,这一数字分别上升为2300万和350万。国家和各州修建的公路四通八达,从1919年的35万英里增加到1929年的3272万英里⑥。这种经济上的繁荣既给人们提供了消费条件,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激情,对闲暇时间娱乐形式的追求也在多样化,电影自然成为很流行的娱乐形式之一。据统计,在20年代初,美国拥有约1.8万家电影院,其主要竞争对手英国有4000家左右,德国约3700家,法国只有2500家。此外,美国影院平均规模比其他国家大,每周营业的天数也比其他国家多。因此,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单一市场⑦。即使在美国经济受到大萧条冲击的30年代,美国人对上电影院依然乐此不疲。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给好莱坞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也给好莱坞大规模地向国外扩张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二、好莱坞国际霸主地位的确立

美国电影业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在占据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扩大在国外电影市场上的份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好莱坞在国际电影舞台上的迅速崛起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战前,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都是电影生产大国,与美国形成竞争之势。战争爆发后,欧洲国家忙于相互厮杀,电影业的发展几乎陷于停滞状态。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文件写道,这场战争使外国电影生产停止,为美国电影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结果,“美国电影上的对外贸易在毫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确立起来了”⑧。在一战期间,美国逐步占领了被欧洲国家无暇顾及的国际市场。到了战争结束之时,好莱坞成为美国出口赚取外汇的一大产业。战争结束后好莱坞继续在全球保持着扩展势头。据统计,从1918年到1921年,好莱坞影片的出口增长了300%⑨。

从理论上讲,国际电影市场上的竞争对欧美各国来说应该是平等的,但仅资金短缺一项就使欧洲电影业失去了与好莱坞抗衡的基础。UFA是德国一家主要电影制作公司,战后因资金短缺和国内市场不足,只能拍摄投资少的廉价影片,因此根本无法与资金充足的美国电影公司竞争。据报道,“无论是UFA,还是德国其他公司,都不能与美国竞争者长期抗衡。好莱坞大制作商在一部影片上花20万美元,仅在美国就可以保证赚取利润,而任何德国电影制作商在国内市场上连一半都赚不上。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德国,而且发生在整个欧洲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⑩。英国官员爱德华·劳里在1928年10月25日写的一份备忘录中谈到,不管是在奥地利和德国,还是在法国和英国,我们“都不能与美国人在平等条件下制作电影。原因在于他们拥有在战争期间积累起来的充足资金和极大的资源,而我们正为生存苦苦挣扎,他们控制了我们的国家。他们能够制作而且的确制作的电影比我们这些国家加起来还多。他们弥补了亏损,从他们的富裕而巨大的国内市场赚取了利润。他们能以任何价格把他们的影片出售给我们,因为不管价格多少都是纯利润”(11)。

在此情势下,受赚取更多利润驱动的美国电影业自然把目光瞄向很有潜力的欧洲市场,并制订了相应的战略,即除了试图控制英国市场外,还对法、德、意等国发起攻势。这种战略尽管受到这些国家的抵制,但由于好莱坞影片受到所在国普通观众的欢迎,最终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公司把打入法国作为首选目标。1919年至1920年美国出口到法国影片的数量达到20年代的最高峰,其后数年有所下降,但到1924年在法国影院仍上映了近600部美国电影。凯塞尔认为,法国和美国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就是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在这场竞争中,法国银屏逐渐被美国制作的影像所控制。这一过程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开始。1924年之后,法国政府与受美国政府支持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协会开始谈判,最后达成了一系列相关协定,美国电影大举进入法国的趋势才有所缓和,1924年美国影片占法国市场的80%,到1929年降到50%左右,整个30年代大致维持在这一水平上。作为战败国,德国尽管在政治上处于任战胜国宰割的境遇,但并不愿意好莱坞轻而易举地占领本国市场,无时不想恢复德国电影大国的地位。好莱坞进军德国市场最初受到德国配额制和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贸易壁垒的限制,德国电影业基本上保持了在国内市场上的最大份额,不过这种状况并没有维持几年。随着马克稳定,好莱坞在德国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急剧上升,1923年占全部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1924年达到三分之一,到1925年,美国影片在德国市场上占到42%,首次超过德国本国拍摄的影片。1926年,美国影片占45%,而德国影片只占36%(12)。英国在1909年之前是电影生产大国,许多拍摄电影的技术和设备来自英国。一战之后,好莱坞把英国市场列为主要目标,英国电影业在美国影片的冲击下急剧衰落,1920年,在英国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只有15%属于英国厂家制作的,1925年最低,只有5%,到1928年略有回升,但也未超过8%。在英国放映的外国影片主要是美国制作的。据统计,到2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占据了英国影院电影总放映量的95%,德国总放映量的60%,法国总放映量的70%,意大利总放映量的65%,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放映量的95%(13)。在好莱坞影片的冲击下,欧洲许多国家的电影业出现了不景气的征兆。

好莱坞的“国际化”战略总体上说来是成功的,美国电影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欧洲国家同行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过,有声电影在20年代后期出现后美国影片的“国际化”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从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次技术大突破,这次突破带来电影制作过程的巨大变革,一些电影制作公司因不能及时调整技术而被迫倒闭,许多影院甚至为此关门停业。美国大电影公司资金雄厚,人才济济,及时地采用了新的技术,装备了最新的拍摄有声电影的设施。可是,要保持好莱坞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霸权地位,只有拍摄非英语对白的影片或者让同一部影片具有多种语言版本,否则,将会失去在非英语国家电影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一些大电影公司最初试拍了若干部外语短片,但并未被大多数电影公司所认同。美国有些电影公司便尝试另外一种方式,即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潜力的好莱坞大片配上所进入国家的语言,这样既保持了电影的原貌,又可使成本大大降低。如花在一部用法语配音影片上的费用要比用法语拍摄一部影片的费用平均低六倍。正是具有这样的优势,为原版电影配音的方式很快被美国主要电影公司所采用,到1932年中期,这些公司都配备比较先进的配音设施。这样,好莱坞在有声电影出现之后又从挑战中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配上当地语言的美国影片质高价廉,蜂拥而入欧洲大陆国家。如在法国,配上法语的美国影片逐年攀升,1931年为25部,1932年上升为60部,1933年就达到142部(14)。

法国在国际影坛上向来是好莱坞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内的文化民族主义非常强烈,而好莱坞30年代在法国市场上站稳脚跟,既是推行“国际化”影片战略的主要成就,也是继续维持其在世界影坛上霸权地位非常关键的一步。好莱坞有声影片逐渐地占领了其他非英语国家市场。有声电影的出现既给好莱坞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使电影在传播美国文化上的作用更为突出。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声音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严格的文本效果上,而且改变了美国电影的文化角色。罗伯特·雷认为,“有声电影”使好莱坞在文化上比无声电影时代更为具体,因为无声电影在国际观众中不会遇到任何语言障碍。“仅仅通过声音的补充,好莱坞电影一夜之间变得更为美国性”(15)。美国学者罗森堡的研究结论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在世界市场上的根基逐渐牢固,甚至在20年代末有声电影出现后,来自国外的收入只是些微减少。译文字幕和配音使电影更容易克服语言障碍,这是任何人所始料不及的。在10年之间,美国电影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影响。罗森堡引用了爱德华·劳里1925年发表在《周六晚邮报》中的话来说:“现在看起来是,太阳从来没有在大英帝国和美国电影上落下。”(16)“日不落”形容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劳里借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好莱坞对全球电影市场的统治地位。

三、好莱坞与美国生活方式的传播

好莱坞的“国际化”体现了“利润第一”的基本战略。因此,好莱坞在海外赚取的利润必然呈快速增长趋势。从海外滚滚流入美国电影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账上的钱只能算作是直接的有形收入,而好莱坞给美国带来的间接无形收益是很难用具体的钱数来计算的。好莱坞影片向国外观众提供的内容尽管多是虚构的,但展现出的背景素材却是真实的,如男女演员的衣食住行、社会风貌、建筑风格以及大众生活等等。这一时期,很多好莱坞影片都是描写现代美国生活的,实际上向国外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国社会的“窗口”,同时把与传统相对立的“现代性”体现于其中。好莱坞影片之所以受到国外观众的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满足了他们对现代物质生活的感官体验,特别是对那些处于反叛传统年龄段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自觉和不自觉地模仿其看到并喜欢的生活方式。这种模仿带来两个重要的结果:

一是对美国生产的消费品的需求加大,导致美国相关商品在国外市场上受到模仿者的青睐。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科利尔杂志》就刊文指出,在国外放映的电影能够导致电影输出国其他商品的热销。因此,美国的电影“正在使南美洲和非洲、亚洲和欧洲熟悉美国的风俗习惯,正在培养这些国家适应美国的生活标准,正在向他们展示美国的服饰和家具、汽车和住房。电影巧妙而确确实实地形成了一种对这些美国造的产品的欲望”(17)。这种看法到了20年代更为流行,人们普遍承认,美国电影与美国对外贸易密切联系在一起,前者可以说是后者在国外扩张的“开路先锋”。在20年代,美国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协会主席威尔·海斯宣称,贸易不再追随着美国的旗帜,相反,“贸易追随着电影”。该协会的一位官员宣称,事实表明,电影是“世界美国化的最强大的单一因素,本身也许被公正地称为美国输出其产品的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因素”(18)。美国政府官员内森·戈尔登1928年11月在《国会文摘》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电影已经成为美国商品非常强有力的间接推销商。美国商人“开始认识到,从服饰到汽车的许多美国产品构成了眼下每部电影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引起每个上映美国影片的国家数以百万人的注意,他们进而认识到,羡慕常常是购买的前奏”(19)。美国的电影刺激了人们对诸如轿车、电话、照相机等大批美国生产的商品的要求,成为扩大美国贸易出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二是外国公众通过观看美国影片在达到精神上愉悦的同时,实际上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片中所宣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好莱坞影片不仅给美国带来滚滚财源,而且向境外推广了体现美国文化价值观的生活方式,重塑了美国的形象。对美国政府来说,后者也许比前者更为重要。赫伯特·胡佛在20世纪20年代担任美国商务部部长,他谈到,电影出口的意义,一方面作为一种直接的商品贸易,另一方面会对观众的生活习惯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因此,电影不只是一个收入的来源,而且会引诱观众去购买美国其他的产品,进而推广美国的生活方式。据美国商人报告,由于受美国电影的影响,外国观众在诸如鞋、衣服、汽车和家具等多种产品上对美国样式和品牌的需求增多(20)。美国国务院官员詹姆斯·特鲁1926年指出:“许多国家的人民现在把美国看做是生活方式、时尚、娱乐惯例和生活标准的主宰者。”(21) 海斯1923年10月5日在伦敦发表演讲,把美国电影业的国际目标概括为向国外观众推销美国的生活方式(22)。海斯宣称的“我们将用美国的电影向世界推销美国”成为这一时期致力于以美国文化改造世界的许多美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句名言。关于好莱坞对美国境外生活方式的影响,置身于其中的欧洲人也许看得更清楚。法国驻美大使保罗·克洛德尔1930年2月对美国人说:“你们的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把美国的生活、方法和方式渗透到法国人的脑海中。……我们越来越以美国为榜样。”(23) 作为驻美大使,克洛德尔这番话主要以加强美法之间的友谊为基本出发点,但话里也很难掩饰以好莱坞为首的美国文化产品对法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向外国传递美国的文化观念在电影出现之前早就开始,这在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19世纪在国外充当美国文化“使者”的主要是手持圣经的传教士。不可否认,传教士在国外在传播美国生活方式上功不可没,但却很难向当地人形象地展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外国人只是在传教士的布道中通过相关文字材料和口头宣讲在脑海中“虚拟”出美国社会的图景,效果未必很佳。当然,传教士在国外的主要目的是劝告异教徒皈依基督教,因此活动范围主要在欧美之外的地区。欧洲不存在美国传教士前往传播美国生活方式的问题,但与非西方世界一样,很多欧洲人对美国社会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好莱坞在国外的风行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人们可以通过银幕上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以及画面背景来间接地目睹“真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的美国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好莱坞是把美国生活方式传递到国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或途径。在深受好莱坞影响的国家,那些极力维护本国文化的人也许看得更清楚一些。英国一位名叫牛顿的勋爵向政府呼吁,美国好莱坞对大英帝国市场的占领将会产生远不是经济方面损失的后果。“事实是,美国人几乎很快认识到,电影是一种宣传他们自己、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方式、他们的制品、他们的思想以及甚至他们的语言的极好手段,他们紧紧抓住这种手段,劝告整个文明的和非文明的世界相信,美国的确是唯一可以信赖的国家”(24)。一位法国批评家在20世纪20年AI写作道:“以前,辛辛那提或巴尔的摩的布道者让那些虚伪的小册子泛滥于世界;他们更幸福的后裔追求相同的目的,让金发碧眼的电影明星风靡世界;不管是手持圣经的传教士,还是提供电影的制作商,这些美国人都同样致力于传播美国的生活方式。”(25) 在宣扬和传播美国文化上,传教士和电影制作公司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前者取得的效果远远不能与后者相比。

四、好莱坞与欧洲的“美国化”

从20世纪初开始,欧美学术界就开展了关于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影响日增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大致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竭力维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传统文化的“美德”,抵制“现代文明”对传统价值观的侵蚀。欧洲学者多持这种观点。另一派却赞成代表“现代性”的美国大众文化向境外传播,因为面对着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习俗、等级制以及群体和阶层之间人为的界限,美国大众文化代表了自由、民主和解放。美国学者多持这种观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一些国家尽管已经意识到美国大众文化对本国生活方式的“威胁”,但对本国古老文化强大的内聚力还是充满着自信,毕竟在当时欧洲依然是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美国虽然在经济上已经上升为世界一流强国,但离政治和军事大国尚有距离。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这种状况,成为欧洲人开始重新审视美国的一个重要界标。在欧洲人的眼中,美国不再是由腰缠万贯但却缺乏教养的“暴发户”所构成,而成为世界摆脱战争之虞的希望所在。不过,这种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这场世界战争之后遭到浩劫的欧洲文明是否被推到国际社会的“边缘”地位尚有异议,但美国趋向“中心”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在一战后作为一个政治强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尽管不足以改变欧洲人对美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消极”看法,也没有从根子上扭转欧洲人脑海中美国人的基本形象,但却说明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导致新旧世界正在经历着主宰国际社会的权力的转换,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扮演欧洲大国过去数百年所扮演的角色。法国社会学家安德烈·西格弗里德由此得出结论,美国已经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的驱动力”(26)。这种权力的转换开始于一战期间,最后完成却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美国大众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种权力角色转向美国,使得美国大众文化在向欧洲输出时具有了强大的后盾,同时也使那场业已开始的讨论在大西洋两岸变得更为激烈。欧洲社会的精英感到自己所享有的传统文化权威地位受到威胁,但与战前相比渐渐失去与美国大众文化正面抗衡的自信,在一种效果欠佳的抵制中显得处处被动,而美国大众文化却在欧洲人感到“权力”失落之际向大洋彼岸昂首挺进。面对美国大众文化的“入侵”,欧洲国家常常束手无策,甚至很多人主动欢迎这种文化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但那些传统上享有文化特权的精英们并没有由此放弃抵制,依然在欧洲传统文化中寻求令他们感到自豪的“美德”,这就意味着20世纪开始的那场讨论远没有结束。不过,双方口头上的“唇枪舌剑”不会对美国大众文化在实际中的传播产生多大作用。当欧洲趋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时,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美国大众文化必然会对这一进程发生影响,同时也会对传统生活观念产生强大的冲击。如果说一战前欧洲精英们对“美国化”的描述只是一种对未来的担忧,那么到了20世纪20年代,他们确确实实感到了这种“威胁”在身边的存在。美国生活方式对欧洲社会的冲击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欧洲人所谓“美国化”的第一次高潮。

在这一时期,好莱坞在大众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一篇研究好莱坞的博士论文表明:“到20世纪20年代,电影业本身在国家大众文化中已经居于中心地位。”(27) 当时去美国的法国观光者把美国描述为城市化和机器化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主要文化吸引力便是好莱坞。在他们看来,“好莱坞似乎是美国文化精髓的展现”(28)。因此,作为美国大众文化载体的主要形式,好莱坞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最为明显。美国电影在内容上、形式上适应了观众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为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提供了消遣方式,在制作上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配备了由明星组成的强大演出阵营,通过银屏上人物活灵活现的表演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满足了观众精神上的愉悦。好莱坞能够长期在欧洲国家电影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首先在于对多数人具有吸引力。法国研究美国文学权威的罗歌·阿瑟利诺回忆说:“我尽可能多地观看美国电影,其中很多影片是30年代中后期在巴黎看的。”(29) 阿瑟利诺这番话其实是对当时成千上百万欧洲人对美国电影钟情的真实描绘。当然,也有人担心好莱坞在欧洲的横行会导致历史上沿袭下来的生活方式受到严重的威胁,他们对好莱坞影片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如一些国家的政治精英认为,美国电影的横行将带来国家认同的不复存在。一位英国政治家甚至惊呼,好莱坞将导致英国“被美利坚合众国兼并。……就我个人而言,我几乎没有机会光顾这类电影,即使我得到一个机会,我也不会利用它”,因为他认为美国电影低级趣味,观看这类影片无异于受罪(30)。这位政治家所言并非实情,即使表达了由衷之言,也只是代表了欧洲社会很少一部分人的观点,丝毫没有减弱好莱坞对欧洲广大民众的吸引力。

人们喜欢观看好莱坞影片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影片中表现出的生活方式的模仿,但的确有相当多的人是这样做的,他们竭力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模仿好莱坞影片中男女主角的举止言谈和衣食住行。在这方面,欧洲年轻人显然走在了前面。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欧洲更年青一代的“美国化”正在飞快地进行。该文指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如果你与一个年轻的美国同伴观看电影,你会知道其中一些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你自己也能看到许多电影是多么廉价和庸俗,在观看时惊诧痛苦不已。然而,年轻的欧洲人喜欢它们,并深受其影响。”(31) 好莱坞对欧洲生活方式的影响远不止此,对此前文已有所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一时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化”主要是指好莱坞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因此,好莱坞的“国际化”大大推进了所谓的欧洲“美国化”进程。

面对好莱坞的冲击,欧洲政治和文化精英不只是担心本国电影市场沦入美国之手,主要忧虑好莱坞威胁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欧洲各国的生活方式。法国学者克莱芒·沃特尔抱怨,“美国通过电影已经殖民化了我们”。英国许多人担心,在整个帝国境内放映的好莱坞电影将导致英国民族“特性或特征发展过程中美国居于支配地位”(32)。《纽约晨邮报》192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警告说:“即使美国放弃了它的外交和领事业务,船只停靠在港口,观光旅游只限于国内,从世界市场上撤出,美国的公民、美国的问题:美国的城镇乡村、美国的道路、汽车、计财室和酒吧依然为世界最远的角落所熟悉。……电影对美国犹如旗舰曾经对英国一样。如果不受到及时遏制的话,靠着这种手段,山姆大叔也许希望某一天使世界美国化。”(33) 上述这些观点在欧洲上层社会中很有代表性,多少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不见得符合实际,但的确体现了这些享有文化特权的人士对“美国化”恐惧的心态,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好莱坞在传播代表“现代性”的美国生活过程中对欧洲社会变迁的巨大作用。

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相继对美国影片进口实行配额制。欧洲国家深知,电影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媒介,在传递文化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国家电影市场沦为他国之手,损失的远不止经济利益。因此,配额制更深刻地反映了这些国家对“美国化”的忧虑。《纽约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好莱坞有利于世界的美国化,如果欧洲国家愿意刺激自己文明的发展,我们不能对此提出异议。一些国家甚至争辩说,由于形成了对电影内展现的美国制造品的强烈欲望,他们的民族商业蒙受了损失。”(34) 拉伦斯·诺思在谈到欧洲国家采取配额制的原因时指出,“电影是具有很大效率的无声推销商,通过这种方法,更多的贸易被转向美国。此外,通过美国的电影,美国的思想、文化、习俗和传统逐渐地瓦解了其他国家的思想、习俗和传统”(35)。诺思长期从事美国电影的海外管理工作,他的话反映了欧洲国家抵制好莱坞的真实意图。从维护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讲,配额制存在着时代的合理性,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做法是通过抑制人们精神消费需求或转移影院的利益来实现的,所以很难持久,其对国内电影业的发展不会取得明显效果,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好莱坞对欧洲各国传统生活方式构成的威胁。

时至今日,好莱坞依然盘踞着国际影坛的霸主地位,如果说20世纪存在着全球“美国化”趋势的话,好莱坞显然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人们观看好莱坞影片多是满足感官上的愉悦,一般不会刻意去模仿影星们的行为举止。匈牙利21岁的医学院学生加博尔说:“我喜欢好电影,例如《爵士春秋》这样的影片。我并不认为只有美国电影才是好的,或者因为电影是美国的就自动意味着是不好的。匈牙利也有非常好的电影。……好的电影并不与具体的国家联系在一起。……我并不因为电影是美国的我才去看。”(36) 加博尔的话反映了绝大多数人对美国电影的态度。因此,好莱坞影片宣扬的价值观会对观众的思想发生影响,但并不会由此改变他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好莱坞等美国文化产品风靡世界会给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甚至会改变这些文化的发展方向,但很难导致这些国家的文化失去反映其本质的特性,化入一种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单一或同质文化之中。

注释:

① 关于法国影片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详见 Kerry Segrave,American Films Abroad:Hollywood's Domination of the World's Movie Screens from the 1890s to the Present,Jefferson,N.C.:McFarland & Company,1997,pp.1-7.

② Gerben Bakker,“The Decline and Fall of European Film Industry:Sunk Costs,Market Size,and Market Structure,1890-1927”,Economic History Review,Vol.LVIII,No.2,May 2005,p.312.

③ Anne Massey,Hollywood Beyond the Screen:Design and Material Culture,Oxford:Berg Publishers,2000,p.22.

④ Alan Havig, “The Commercial Amusement Audience in early 20th-Century American Cities”,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Vol.5,No.1,Spring 1982,pp.6-7.

⑤ 参见 Richard Pells,Not Like Us:Haw Europeans Have Loved,Hated,and Transformed American Culture since World War II,New York:Basic Books,1997,p.15.

⑥ 参见 Michael A.Bernstein,“The American Economy of the Interwar Era: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Great War to the Great Depression”,in John Earl Haynes,ed..Calvin Coolidge and the Coolidge Era: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the 1920s,Hanover and 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98,p.192.

⑦ 参见 Kristin Thompson,“The Rise and Fall of Film Europe”,in Andrew Higson and Richard Maltby,eds.,“Film Europe” and “Film America”:Cinema,Commerce and Cultural Exchange 1920-1939,Exeter: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1999,p.58.

⑧ Segrave,American Films Abroad,p.68.

⑨ Massey,Hollywood Beyoind the Semen:Design and Material Culture,p.22.

⑩ Lincoln Eyre,“American Has Grip on German Movies”,New York Times,November 11,1925,p.25.

(11) Richard Maltby and Ruth Vasey,“‘Temporary American Citizens’:Cultural Anxieties and Industrial Strategies in the Americanization of European Cinema”,in Higson andMaltby,eds.,“Film Europe” and“Film America”,p.36.

(12) Thompson,“The Rise and Fall of Film Europe,” in Higson and Maltby,eds.,“Film Europe” and “Film America”,p.58.

(13) 参见 William Victor Strauss,“Foreign Distribution of American Notion Pictur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8,April 1930,p.309; Pells,Not Like Us,p.16; Emily S.Rosenberg,Spreading the american Dream:American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pansion 1890-1945,New York:Hill and Wang,1982,p.100.

(14) Danan,“Hollywood's Hegemonic Strategies”,in Higson and Maltby,eds.,“Film Europe” and“Film America”,p.240.

(15) Robert B.Ray,A Certain Tendency of the Hollywood Cinema,1930-1980,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p,29.

(16) Rosenberg,Spreading the American Dream,p.103.

(17) Segrave,American Films Abroad,p.58.

(18) Richard Maltby and Ian Craven,Hollywood Cinema:An Introduction,Oxford:Blaekwell Publishers Ltd.,1995,p.69.

(19) Nathan Golden, “Uncle Sam and the Movies”,Congressional Digest.No.7,November 1928,p.297.转引自Segrave,American Films Abroad.p.60.

(20) Bill Grantham,“America the Menace:France's Feud with Hollywood,”World Policy Journal,Vol.15,Issue 2,Summer 1998,p.61.

(21) Charles Eckert,“The Carole Lombard in Macy's Window,”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Studies,No.3,Winter 1978,pp.4-5.

(22) 转引自 John Trumpbour,Selling Hollywood to the World:U.S.and European Struggles for Mastery of the Global Film Industry,1920-1950,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p.17.

(23) “Sees France Eager for American Ideas,” New York Times,February 7,1930.p.15.

(24) Ian Jarvie,Hollywood's Overseas Campaign:The North Atlantic Movie Trade,1920-1950,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111.

(25) Rosenberg,Spreading the American Dream,p.100.

(26) André Siegfried,America Comes of Age,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27,p.347.

(27) Josh Alan Stenger.What Price Hollywood?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Cultural Myth and Cinematic Landscape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dissertation.Syracuse University,2001.p.47.

(28) Richard F.Kuisel.Seducing the French:The Dilemma of Americaniz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16p.10-11.

(29) Roger Asselineau,“ A Complex Fate.”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No.14,April 1980,p.70.Pells.Not Like Us,pp.18-19.

(30) Jeffrey Richards,The Age of the Dream Palace:Cinema and Society in Britain,1930-1939,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4,pp.63-64.

(31) Henry B.Fuller,“The Americanization of Europe's Youth,” New York Times,January 25,1925,p.SM15.

(32) 以上引文见 Frank Costigliola,Awkward Dominion:American Political,Economic,and Cultural Relations with Europe,1919-1933,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p.177.

(33) Richard Maltby,ed.,Passing Parade:A History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11.

(34) “Hollywood Unlimited.” New York Times,December 21,1928,p.24.

(35) C.J.North,“Our Silent Ambassadors,” Independence,June 12,1926,p.699.转引自 Kristin Thompson,Exporting Entertainment:America in the World Film Market 1907-1934,London:BFI Publishing,1985,p.122.

(36) Beverly James,“The Reception of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by Hungarians,”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Vol.29,No.2,Fall 1995,p.100.

标签:;  ;  ;  

好莱坞与现代美国生活方式的传播--以20世纪20年代欧洲为例_大众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