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流通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_经济增长论文

搞活流通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_经济增长论文

搞活流通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落脚点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出发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很好,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不理想。为此,中央和省的领导同志要求要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非常正确的。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开拓市场,搞活流通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广东经济的增长首先要搞活流通。结合广东流通工作的实际,我认为流通要畅通必须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提高对搞活流通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从“两个根本性转变”看搞活流通的重要性。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要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流通的重要地位日益显著。马克思说过:“流通领域即市场”。搞活流通就是搞活市场,可见搞活流通正是发展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通过价值规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要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就要通过市场的交换,靠流通畅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归根到底要解决好市场问题,也就是经济体制要加快向市场化转变,经济增长要以市场为导向。只有经济运行的市场机制完备,只有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产品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二)从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看搞活流通的现实性。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环节,而社会再生产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商品生产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资本的循环离不开流通,生产要素的取得,商品价值及剩余价值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市场流通,否则生产就要停滞。事实证明,生产越发展,社会分工越细,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对流通的依赖程度就越大,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生产的规模和速度。流通又是各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各自利益得以实现的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的导向作用。商品生产要以商品流通为前提,产品必须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它的出售来实现它的价值,取得货币这一转化形式。

(三)从发展第三产业看搞活流通的必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产业必须有一个大发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第三产业一般都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以上。没有第三产业的发达,整个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而流通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必须首先发展流通产业。

(四)从实践经验看搞活流通的有效性。广东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哪个地方流通抓得好,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快;什么时候重视抓好流通,经济发展就好。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的导向作用。从实践看,搞活流通是搞活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五)从发展经济的要求看搞活流通的迫切性。在当前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搞活流通,加快市场开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搞活流通,可以加速商品周转和销售,减少产品积压,加快资金回笼,从而盘活资金,减少资金的占用,促进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搞活流通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研究部署经济工作时把流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安排计划项目、资金投放时,把流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增加投入,加速流通产业基础设施及高科技项目的建设,同时给予优惠政策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好流通,拓展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深化改革,增强流通企业的竞争力

经济增长要靠搞活流通,搞活流通要靠搞活企业,搞活企业要靠深化改革。我们必须围绕“两个根本转变”深化流通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当前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要按照《公司法》要求全面规范大中型国合流通企业。对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参加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全省61家国合流通企业,要抓紧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在界定资产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试点企业中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改革步伐,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的兼并、重组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下大力气抓好“抓大放小”工作。着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要加强工商合作,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创办联购分销或分购联销形式的经营联合体,发展配送中心,实行总代理、总经销,针对我省流通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经营分散的情况,加快组建和发展一批以资产为纽带,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综合商社,增强流通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把它作为带方向性的流通体制改革来抓。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制定落实发展连锁经营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连锁经营健康发展。连锁经营企业要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开拓领域,使连锁经营普及商业零售、服务业,便利人民群众生活。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力争到“九五”末期,全省连锁商业的年营业总额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15%。要适应现代大流通的需要,积极发展配送中心。建立配送中心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进行改造,以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为手段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通过倒装、分捡、加工等,及时、齐备、迅速、准确、经济合理地运送货物,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实现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转量大、效率高的功能。对小型国合流通企业,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推进改革,如股份合作、合资、租赁、承包、兼并、拍卖等,大胆放开搞活。

(三)增资减债,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债务过重、历史包袱过重是当前国合流通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帮助企业解决历史包袱,政府和企业都要积极探索增资减债的途径,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增加企业资本金。政府部门可采取将“拨改贷”转为“贷改投”、财政返还、清理各种乱收费、调整企业债务结构等措施,帮助企业减轻债务。企业则要通过加强管理,增产节约,招商引资,嫁接改造,多元投资和债权转换等多种办法,实现增资减债。

(四)强化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当前,在企业管理问题上,有部门管得过多,随意干预企业经营的情况;也有管理失控,造成严重损失的现象。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企业中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通过加强人、财、物、项目等的管理,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同时要加强企业外部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各项责任制,加大监督约束的力度,规范企业行为。

(五)文明经商,信誉取胜。增强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作为出发点,文明经商,优质服务。在商业贸易工作中,要以信为本,严格履行经济合同,不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以美好的形象、良好的信誉赢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从而赢得市场。

三、抓好市场,加速完善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方式的经济体制,搞市场经济不抓好市场不行。要抓好市场,当前必须抓住市场信息、市场开拓、市场供应、市场建设、市场管理等五个方面工作:

(一)掌握市场信息,扩大购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测市场走势,掌握市场动态,发布市场信息,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掌握灵敏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可为企业获得财富。各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以市场信息为导向,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围绕市场信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扩大购销,提高效益。

(二)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广东现有工业总产值1万多亿元,工业产品通过市场销售实现其价值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近年来,省政府把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发展广东经济的战略任务。在开拓市场工作中,要采取点、线、面结合,省内外结合,积极发展本省市场,加强扩大农村市场。大力拓展省外、国外市场。广东市场是万商云集的地方,市场容量大,近年来呈现北商南下、洋商争进的态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种情况,要增强紧迫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发展本省市场。与此同时,要大力拓展省外、国外市场,提高广货的市场占有率。要加大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的力度,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推进广货的升级换代,生产出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第二代广货,以优质名牌产品占领市场。要采用各种现代营销方式,全方位拓展市场。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省外举办各种形式的博览会、展销会;在各大中城市建立广东产品批发中心,为广货进入当地市场实行总代理、总经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加快完善产品销售网络。农村是广阔的市场,要加强扩大农村市场的开拓,重点抓好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日用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下乡,进一步繁荣农村市场。

(三)搞好市场建设。要切实加强市场建设的规划、协调和宏观管理,克服“有场无市”或“有市无场”现象。要根据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重点抓好批发市场和商业网点的建设规划,搞好农副产品、粮油、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和旧货市场建设,切实加强宏观指导,使市场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四)保障市场供应。要继续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各级政府负责制,抓好粮食和副食品供应,加强粮仓建设、粮食收购、储备和供应,加强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副食品特别是猪、禽、蛋、鱼、菜等重要副食品的自给率。要切实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在全省大中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屠宰场(厂),加强卫生检疫,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要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储备品种和数量,各级储备商品所需费用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所需贷款资金,有关银行要给予优先安排;各级储备商品,由同级贸易主管部门会同计划等有关部门,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提出储备的年度计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后下达,分别委托各国有商业企业储备。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用于政府调控市场过程中的费用和补偿。

(五)规范市场管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加强社会商业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使社会商业有序运作。加强市场流通的立法和执法,尽快形成市场流通法规体系,以法治流通,促进流通工作迈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规范流通秩序,加强市场管理,坚决纠正流通行业的不正之风,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坚决治理“三乱”现象,净化市场,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标签:;  ;  ;  ;  ;  

搞活流通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_经济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