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论文_蔡学辉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论文_蔡学辉

蔡学辉

(威远县越溪镇玉林小学校威远642450)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生并非一个简单接受知识容器,面对一群活泼天真的群体,一个个独立求知的个体。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便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语文学科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初期,心智正在发展,血脉正在形成,面对这些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呢?

一、因势利导,迁移应用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厕所里涂写,几句小试、一行话语,好像是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熟悉的校园,激发爱校之情,让他们慢慢懂得离别母校所产生的惜别之情。不失时机的指导学生对这些陌生而又真实的情感表达。通过这些对学生语言外化能力进行培养教育。

二、融会贯通,精炼知识

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自然也就难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科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的一种凭借。”的确,任何时候课文只是个例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篇一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

例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相机反顾或推荐《小珊迪》、《小音乐家杨科》等课文,引导学生把几个人物作横向比较,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分析感悟能力,这是从文章的内容方面相串联的;还可以从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学习小组里交流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王”的名作,花时少、收效高,关键是培养了学生广读博览的兴趣;还可以进行读写知识的迁移,在阅读教学中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新年的阳光照在小女孩小小的尸体上,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新年的街头热闹依旧,可怜的小女孩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由此,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求,让这一久远的童话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小女孩被奶奶紧紧地搂在怀里,她俩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到那没有饥饿、寒冷、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向着光明和幸福飞去,开!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泼的孩子们把她们吸引住了,她们来到了你们的中间。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阅读,增广见闻

在实际课堂中,特别是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单一的讲授指导方式,使学校往往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果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增加基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的阅读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学生自觉的摒弃不良的阅读习惯,增广学生的见闻,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形式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更能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四、融入情感,共建课堂

学生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里有生动的记录;在他们的影集里、相册里有珍贵的镜头;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等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也告诉我们情感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学生并不是机械的复读工具,更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

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对象学生心理变化、知识储备情况的变化。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更注意教育机制和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不能以简单机械的方法对待语文教学,对待六年级学生。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论文作者:蔡学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9

标签:;  ;  ;  ;  ;  ;  ;  ;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论文_蔡学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