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升。房屋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工作,营造健康、安全的施工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工作人员安全提供保障。因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缺陷与对策进行了简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建筑工程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建设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涉及到各类房屋建筑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安装、装修和施工,其质量与房屋安全性和居民生活舒适性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关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把控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和单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所有施工人员均需要树立并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建筑工程现场提供安全保障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为了追赶施工工期、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忽视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直接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力度,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因施工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1.施工质量问题
在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现场施工作业管理不够严谨、不够规范的情况,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甚至不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只注重短期获取的利益,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同时,因为缺少相关的质量检测制度,或者质量检测制度不够完善,也增加了施工质量控制难度[1]。一旦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施工建筑企业的发展,而且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质量管理,科学合理地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促进施工建筑企业的发展。
2.人为因素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主体,并且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根源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责任感,如施工人员为了追赶施工工期疲劳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施工管理人员原则性观念比较弱,往往会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导致日常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进而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
3.施工管理机制不科学
目前我国很多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团队面临着新旧技术交融、新旧管理理念冲突的困境,尤其是一些全新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又无法发挥这些新技术和施工方式的优势。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团队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在施工技术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例如,很多房屋工程的施工期间,仍然大量依赖人力或能耗较高的设备,导致施工效率、质量和经济性都得不到保障,也不符合当前社会对工程施工行业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1.提高安全施工意识
建筑企业要将安全施工作为工程施工开展的第一准则与要求,无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还是一线施工人员,都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做好事事交底,贯彻与落实个人责任制度,使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可以在监督管理下进行工作,杜绝各种违规操作与危险行为,从而为企业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出重要保障,预防安全施工的发生。为了提高人们的安全施工意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将其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同时,要做好相关安全培训工作,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做出保障,此外,应针对安全事故做好紧急应急预案,实现防患于未然。
2.优化材料设备管理机制
材料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工程材料清单一一核对到场材料,确保相关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同时,与材料供应商、库房做好协调,根据施工计划和安排合理协调材料进场量,并在施工现场规划好材料的堆放位置,并根据现场环境做好材料保护。在施工现场,需要构建材料进出机制,根据每个施工环节和施工队的施工计划,合理控制领用量,并做好记录。设备方面,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合理协调设备作业与人员施工的关系,避免干扰设备施工,或对施工人员产生安全威胁。建立严谨的设备维护保养机制,要求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在设备使用前后检查设备状态,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维持设备状态。
3.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基坑、地下室深度、地质资料等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土石方边坡的稳定性;针对脚手架、吊篮、安全网、洞口等,制定人员坠落的技术防范措施;针对外用电梯、井架、塔吊等垂直运输机具的拉结要求,制定倒塌防范措施。同时,安全管理部门还需要注重安全用电、机电防短路、防触电等工作,针对施工现场周围情况制定相关的通行道路、居民防护隔离措施。除此之外,安全措施主要分成2种: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的技术措施。其中,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消除危险源、危险物质、隔离、故障一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等。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的技术措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如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等。
1.加大内部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优化提升其综合性素质
建筑工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常处于实践施行中的关键位置,其业务实操能力较强,常对施工品质有推动作用,所以,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很必要。(1)周期性地开展,对管理人员的专项化培训,以有效确保他们进行工程管理,及品质控制内容的悉知,有机强化项目管理技能,从而促进工程品质提升。(2)日常建筑工程运作中,可适时加强对绩效考核、实际奖惩限定分化,以更科学地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与限定,依据实况,奖惩分明,以更好地提升人员积极性等。(3)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中,对应的责任管理制度,以便更加地明晰,每位实践施行参与人员的岗位内容分化等,从而促进项目管理品质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涉及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必须提高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总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然后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加大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力度,还应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优化安全监督管理方式,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静.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城镇建设,2019(12):160.
[2]罗磊.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28.
[3]于海涛.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2):65-67.
[4]赵建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9(31):113.
[5]李斌.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解析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9):204-205.
[6]刘艳.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江西建材,2018(4):240.
论文作者:姚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