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潍坊 261053
摘要: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国家、教育部多个宿舍管理文件的相继出台,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作为大学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思政教育成为每一个高校宿舍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宿舍管理;制度建设;以人为本;思想教育
伴随着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教学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近年来我校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宿舍如何更好的发挥“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载体功能,如何更好的为学校整体发展服务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只有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学生宿舍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有效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生管理、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其中,宿管工作产生问题的诸多因素如下所述。
一、宿舍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脱节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逐步加强与改进,"学生宿舍是育人的重要阵地"的观点开始为大学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所意识,但是宿舍的育人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在宿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严格有序的规章制度,用此来约束学生在宿舍中的言谈举止,应该说,这对于规范宿舍管理、构建和谐校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严格管理和“育人”目标在有些问题上是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要将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管理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管不教显得太死板,只教不管显得空洞无力。目前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普遍由后勤实体具体实施,对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缺乏必要的经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思想教育与宿舍管理工作的脱节,造成了"软、硬件"建设的不协调,不和谐。
二、宿舍管理工作过程缺乏有效沟通
在学校制定宿舍管理规定和政策的过程中,缺乏双向互动的环节。目前高校的宿舍管理往往是以学校制定政策为主导,公寓管理办公室实施为主,实行的是单纯的垂直化管理,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系,在具体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学生对这种自上而下的带有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会出现抵触情绪,学校在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中很难把握好"度"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宿管人员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缺乏了解,而学生也很难理解公寓管理员采取某项措施的初衷,因此造成了管理难度的加大。
三、系部及宿舍管理相关部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增大。
大学生素质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加大了工作难度。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人的认识水平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与人接受的教育及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其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大学的教育在短时间内很难发挥太大的作用。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的大幅增加,相对低素质的人群在急剧扩大。学校抓思想、保稳定的压力也越加沉重。
四、系部对宿舍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伴随高校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宿舍的服务功能也逐渐向企业化发展,要为住宿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到位的服务。但是,必要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这种企业化运作的宿舍管理与宿舍服务,学生正常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增加了学生同系部及宿舍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加重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难度。现行宿舍管理机制奉行的“管”字当头的指导思想,宿舍管理人员纯粹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将自己与被管理的学生对立起来,从而使“管”与“被管”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广大学生难以体会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五、开放型社会给同学的思想带来影响。
开放的社会与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学生们受各种思潮影响程度更大,观念多元化现象更加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会各种不良风气以及市场经济直接表现出来的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不同年级、不同学院的学生生活在一起,一些消极思想、不良行为传播和扩散的速度也更加迅速。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体制下做好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服务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宿舍服务是一种产业,要认真学习其他领域的有益改革经验。现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高校社会化改革,这是一种机遇,应牢牢抓住,勇于实践,敢于突破、创新,在学校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宿舍管理社会化改革之路。
另一方面,学生宿舍管理改革要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学校发展和稳定。
一、从管理的育人功能看,“约束促进认识,认识反馈约束”是管理的特点之一。
在宿舍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严格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以思想教育作为严格管理的基础,以严格管理达到思想教育的实现。
在学生的认识不到位或虽认识到位但不能对自身行为有良好的自控时,管理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在我们的管理服务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对于个别违纪学生,我们无论怎样苦口婆心的劝诫总是不见成效,此时便需要辅之以严格管理,对违纪行为进行惩罚,对当事人起到强化的作用,对全体学生能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比如公寓有规定不得违章用电,但总有个别学生屡教不改,这其中原因并非学生认识不到违章用电的危害,而是存在侥幸心理。对此,我校在宿舍楼内安装了智能控电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强制管理,彻底杜绝了违章用电的可能性,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对安全用电已经养成了习惯。
二、促进“以人为本”宿舍管理制度建设
提高学生宿舍管理的水平,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既是一种约束,又是宿舍文化的精神指南,它“管人”而不是“治人”、“服人”而不是“压人”。要将服务与育人想结合,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强化管理效率,做到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从而让学生在服务过程当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切忌只重管理不重教育,或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情况。通过研究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提高宿舍的规范化程度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三、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
学生宿舍的主体是学生,作为消费者,他们对管理和服务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发表意见的权力。让学生参加宿舍管理委员会,参与到学生宿舍管理规章的制定和管理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学生楼管长、舍长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的骨干和助手作用。学生的参与使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信息的沟通,是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培养,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同时,在构建同学们之间的和谐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学生参与管理过程,加强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与宿舍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构建;二是在服务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客体的个性多样化,注意交往主客体之间的理解与沟通,进而实现个体自主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四、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文化实质上是课堂文化的扩展和延伸,是校园文化的浓缩和生活化、日常化体现。倡导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塑造学生良好精神形象和文化人格,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把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学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良好的宿舍环境以及在培育宿舍优秀文化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宿舍优秀文化建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不仅涉及到公寓管理部门,同时也关系到学生工作部门、宣传、教务部门。只有认识到不足,并加强相关方面的配套建设,才能促进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和谐发展。同时,加强对管理服务人员的管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促进宿舍制度、文化的和谐也是促进学生宿舍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将更上新台阶。
论文作者:谭建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宿舍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宿舍论文; 高校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