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第二人民医院 152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时采用胺碘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的老年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明显高于对比组65.45%(36/55)。同时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窦性心动过缓、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患者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突出,临床不良反应率较低,应用安全性增高。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不齐;胺碘酮;疗效;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rhythmia analysis i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miodarone. Methods:the study object is selected in March 2013 to 2015 August to 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rhythmia selected 110 patients,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minophylline treatment,as the contrast group;in another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miodarone treatment as the study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respectively.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4.55%(52/5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ast group 65.45%(36/55). At the same time,the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vomiting,sinus tachycardia,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ast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using of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rhythmia effect is prominent,the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low,the application security is increased.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rhythmia;amiodarone;curative effect;adverse reaction
随着我国现代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国内冠心病的发病率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给群众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冠心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所引发的疾病,容易造成心肌缺血或缺氧性坏死,可引发心律不齐症状,轻则导致患者胸闷胸痛,严重时则会引发休克或猝死[1]。本文即是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选出的110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从62岁至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8.07±3.21)岁,其中房性早搏者共22例、房颤患者共17例、室性早搏者共16例。研究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患者的年龄从65岁至8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8.95±3.38)岁,其中房性早搏者共20例、房颤患者共19例、室性早搏者共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每组55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
两组患者在入院早期均需要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包括面罩式供氧治疗、强心剂治疗、利尿剂治疗、解痉治疗,同时还根据患者病情开展血液抗凝治疗、血脂调节治疗、血糖调节治疗以及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等[2]。其中对比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氨茶碱进行治疗,方法为静脉注射形式,首次应用剂量应控制在每天200mg到300mg,如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可在基础治疗上再口服100mg到200mg的氨茶碱片,之后根据治疗时间将注射药物剂量维持在每天400mg到800mg之间,每天共分2次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治疗,该药物首次剂量为200mg,每天共治疗3次,从治疗第二天开始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适当降低用药剂量,到治疗2周时患者每天用药剂量应控制在200mg到400mg[3]。
1.3疗效判定标准
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每天为患者提供1次心电图检查,并记录患者心律不齐发生次数,与治疗前发生次数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疗效显著患者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心率不齐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治疗后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了超过90%。治疗有效患者的心电图指标改善明显,心律不齐症状得到缓解,治疗后心律不齐发作次数与治疗前相比减少在50%到89%之间。治疗无效患者心电图指标无明显改善,心率不齐症状较治疗前发作次数减少程度低于49%[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x2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如下表格:
从上表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窦性心动过缓、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患者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已经成为了现代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人体内代谢功能异常,对脂质类物质无法有效运输,导致脂类物质在血管内壁堆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影响局部心肌的供血效果。而心肌在缺血的情况下就会引发缺氧、坏死等一系列病变反应,出现心脏冲动和神经传导障碍,最终演变成为心脏活动紊乱或不规律情况,也就是心律不齐。而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该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当前治疗这类疾病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采用冠心病治疗方法,以他汀类药物、抗血凝功能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为主;其二则是针对于患者并发的心律不齐症状进行治疗,降低心率不齐的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
胺碘酮是治疗心律不齐的主要临床用药,其不仅能够治疗多种心律不齐症状,同时还对患者的心绞痛有着极强的缓解作用,有效降低了患者心肌的折返激动行为,进而减少了异常跳动情况。同时胺碘酮还能够对患者的左心室和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活化患者冠状动脉,增加血管流通量,提升心肌营养和氧气的供给。另外根据药理学研究显示,胺碘酮还具有抑制钾离子和钠离子通道的作用,有效降低患者心肌痉挛的现象,起到了冠心病治疗药物解痉和离子通道阻滞的效果,因此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时具有极好的疗效[5]。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胺碘酮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4.55%,明显高于对比组65.4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类不良反应几率也要低于对比组,说明使用胺碘酮治疗时的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影响程度较低。
参考文献:
[1]王捷.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13(22):11-12.
[2]覃和平,朱飞,刘地川,等.胺碘酮联合养心氏片改善慢性冠心病患者缺血症状及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19(04):38-40.
[3]赵刚峡.观察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9):2562-2563,2565.
[4]唐永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18):4135-4137.
[5]刘洋,王利亚,郑相慧,等.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疗效及其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307-5308.
论文作者:周惠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律论文; 不齐论文; 心肌论文; 老年论文; 心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