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论文_杨义善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论文_杨义善

(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学校,浙江 温州 325800)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学创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信息处理、文字输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为了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长远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是当前广大教师急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质量

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引导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已经取得较好的进步,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学生“写”的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教师积极改善教学。开展高质量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写”的能力获得全面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那么我将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写作兴趣,就不在将其作为负担,而是更加愿意探索其中。由此,作文教学中,应让孩子们体验成功,鼓励实践,培养写作兴趣。可尝试激发孩子们写作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老师放下架子,与学生讨论写作的题目,分析写什么,怎么写;作文题目应贴近实际,放宽命题题目,限定范围而不是限定题目,题目应围绕着孩子们周边的人、事、物等展开,让学生感觉到有东西可写,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采取拿学生的作文当作范文来宣读,鼓励学生向期刊投稿,将学生的习作打印成册,举行作文比赛等方式来鼓励学生,让他们又被认同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写作的兴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作文知识,在生活中多加感悟,才会让自己的作文具有真实情感的流露。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求有一个好的文采流露,还要具有作者本身真是情感的流露。比如教师在布置一篇关于描写春天景色作文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学校附近的公园,让学生在公园中去体会春天的景色,讓学生认真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的抽芽情况,让学生去观察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公园观察的时候随身携带一个记录本,方便学生在观察时如果有感而生就可以随处记录。随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和对春天的感悟组织成自己的语言。另外当教师布置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作文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荷塘中荷叶的姿态和荷花的优美,进而产生自己的感悟。通过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有用的作文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写出一片有文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探究式的作文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实施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发展的情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探索最合适这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求教师要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及时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学生的内心感受,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比如对于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教学就应该以基础能力的训练为主,通过科学的训练为学生日后的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于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基础能力的训练同样有必要,但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则应该放在对学生的优点的进一步的培养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挥好自己的能力。

4、有效培养综合能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非常重要。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方面,教师的导应该是指导。学生写作方面的基本能力有:审题、确定中心、搜集材料、选择材料、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修改文章等。关于审题,进行指导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中心词审题法。,通过分析题目的中心词,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例如,面对《记一次集体活动》这一作文题,让学生明白,“一次”、“集体”是中心词,它们限制了活动的次数和活动的方式。2.比较审题法。通过区别同类题目的细微差别,准确地把握作文的中心、选材的重点。例如,通过对《记一次集体活动》、《记一次课外活动》这两个题目进行对比,可以准确地把握各自文章的中心内容。3.类比审题法。审题时,让学生想一想,本次作文的题目与以前写过的哪些题目相类似。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这次作文应当创新的地方在哪里。

5、积极联系生活

真正好的作文必然贴近生活,体现写作人的真情实意。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无疑是写作最好的灵感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小学作文时,要从学生生活入手,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让他们在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培养起写作兴趣,积累起写作素材,激发出写作的灵感。对此,我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体验生活的日记,让他们在日记中记录自己一天所见到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所闻所感。通过日记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学生在对生活的观察和问询过程中,培养起对作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成功地积累了许多与生活相关的素材。这样一来,到真正的作文写作时,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同时所写的文章也较真实,能体现出写作人的真情实感,丰富作文内涵。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着其他内容不可替代的教学意义,学生在写作中利用文字表达观点、抒发情感,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技能,能够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可以说,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挖掘可用的资源,采取科学的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学创作能力得到显著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吉金.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0).

[2]钱雷.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质量[J].新课程.上旬,2013(7)

论文作者:杨义善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论文_杨义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