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市政工程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建设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全面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注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本文对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1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特征
1.1施工场地的局限性
一般说来,城市的街道和居民区是市政道路建设的共同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地有较大的限制,如建筑工地太窄。此外,在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旧房被拆除,旧房周围的道路被修复。可以看出,建筑工作量很大。加上工地的限制,施工过程会对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阻碍了城市的正常交通。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在市场道路工程建设当中,施工场地的局限性为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另外为尽快恢复交通运行,施工周期也必须缩短。
1.2干扰因素较多
不同类型的市政道路工程有不同的建设进度、规模和复杂程度。这些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由于类型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设备和人员。因此,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如果工程规模较小,则需要几个月的工期,如果工程规模较大,则需要几年的工期。在施工过程中,人员变动、材料变更、设备变化等各种不确定因素会以多种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从而给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1.3交叉作业频繁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其地形特征各异,施工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在完整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着许多次级项目。在项目中不断推进跨型施工作业是必要的,施工人员之间要密切合作。这种交叉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技术流程的要求,提高了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难度。
1.4施工成本投入较大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的环节众多,施工过程复杂,也会大量使用材料。材料成本是工程成本之一,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所涉及的原材料进行分析,首先是要保证材料的质量,从而使工程的最终质量得到保证,但同时也需要控制原材料的成本,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挑选,采购一些知名度和品牌信誉较好的施工材料,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另外,市政道路建设材料的采购人员也应当对材料的质量及价格展开严格的审核与管控,在把握现场建设布局的基础之上,围绕其展开有效的规划,以保证无论距离远近,都可以较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对成本进行详尽地分析,以保证投入能有较为可观的收益。
2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
2.1路基下沉
一般情况下,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工程。填方施工完成后必须压实。但是,如果填充面压实不足,路基很可能会下沉,其他条件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工程原材料质量、型号等存在一定问题,或施工技术工艺未达到需求标准等。
2.2施工现场监管
目前的道路建设可以说是整个市政工程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而且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如果不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就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不仅会影响道路工程的正常使用,而且会对企业自身和政府的形象造成很大的损害,基于此,在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由于施工场地不宽敞、场地人口流动大以及交通封闭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甚至会由于城市煤气、热水管道、电力、电信、自来水等原致使得原本就极为狭窄的施工场地更加拥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过低
当前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因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低所导致的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在很多时候,施工管理者大多都是依据自身的经验来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与施工图纸不想符合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还延误的施工进度,导致施工质量受损。而这种情况在很大道路施工中确实非常普遍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关键。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3.1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施工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的质量。一、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规则,使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依法进行;使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制度化、规范化。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往往在其工作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其总体质量。第一,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二是增强管理者的责任心,正确的工作态度,做好整个工作团队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可以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提高整个工作队伍的工作质量,从而建设优质的市政道路工程。
3.3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前,施工单位需要综合考虑道路分流、居民通行等方面因素,避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设计道路施工方案时,要尽可能减少路线的调整,合理布置冲突的管线,规范自身设计,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控制,综合考量施工区域电力、水力、通信、热力、燃气等相关单位的施工情况,与上述单位进行及时沟通协调,确保交叉作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施工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认真做好道路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方案科学,道路结构合理,使用性能良好。
3.4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对质量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才能够增强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走向标准化、合理化、科学化:一是切实加强工程质量意识,按照国家规定法律法规设定合理周密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即:企业自检、社会监督、政府检查,进一步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建立工作,按照施工流程对每个环节的细节和重点进行实时监控,切实提高施工质量意识。三是完善质量巡查体系,不定期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巡查,针对查出的质量问题指派专人跟踪整改,对于存在的严重安全问题责令停工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3.5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承包总揽市政道路工程的资质,并具有开工许可证。其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标准和经相关机构审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进行施工,不得越权自作主张修改工程设计。一旦施工单位发现工程设计存在偏差,必须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告。最后,依照合同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设备、施工材料和构件等产品,其性能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
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施工中,不仅要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还要加大监管的力度,确保道路施工顺利有效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小波.分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J].低碳世界,2018(09):220~221.
[2]葛海东.针对市政道路工程道桥施工管理措施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8):182~183.
[3]姚进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问题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95.
[4]李柏林.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探讨[J].甘肃科技,2016,32(04):105~106+89.
论文作者:李传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