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优化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群论文,结构优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6)05-0023-05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1]。珠江三角洲空间上已形成城市群,截至2004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23.96%;人口2451.3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30.9%;国内生产总值13394.02亿元,占全省的83.5%①。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城市之间的地理空间布局是基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上的相似性以及历史上经济和文化的关联性,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单元,而各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及其相互联系才是维系城市群的内在纽带。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组成和构造。每个城市的经济结构总是动态发展的,其调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群的纵深发展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城市群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群的高级化发展必须依靠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城市化的推进也必须响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有序转化。经济结构与城市化存在互为促进的关系,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发展为“三二一”的高级化历程,也是城市化推进、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城市群是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在空间上的必然反映,反过来城市化又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可分为三个时期:缓慢发展时期、工业发展主导时期和第三产业兴起时期。
(一)缓慢发展时期 建国后至1978年,珠三角农业发展缓慢,商品经济发展受限。基于闭关政策及国防安全考虑,国家在珠江三角洲投资甚少,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缓慢,城市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城镇间主要依赖纵向行政经济联系,横向市场经济联系极少。
(二)工业化主导时期 1978年至1992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城镇结构和布局发生巨变,1992年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增至800万人,城市化率突破40%,比全省高出10个百分点。工业大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对外开放是珠江三角洲工业与城市发展的重要促进力,城镇间横向经济联系显著加强。
(三)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城市化时期 如表1所示,1992年至2004年,第二产业基本维持50%的比例,而第三产业从1992年达38.30%后,一直处于40%~45%的区间,这对城市化发挥了持久的推动力,城市群雏形初现。这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渐得到认可,工业化主导转变为二、三产业并举,城乡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二、三产业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显著作用如表2显示,2002年和,2004年珠三角九个城市就有5个城市化率超过50%②,城市化率与二、三产业的比例有明显的正相关性。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集中了全省近50%城镇人口③,城市化总体水平达72%,明显高于全省城市化水平48.7%,可见经济结构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
表1 珠江三角洲1992~2004年三产比例③
2004
2003200220012000
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
1992
一产比重
3.8%
4.1%
4.90%
5.30%
5.80%
6.40%
6.80%
7.50%
8.00%
8.10%
8.80%
9.20% 11.309
二产比重 53.8% 52.4% 49.80% 49.50% 49.60% 49.70% 49.30% 49.60% 49.90% 50.20% 51.30% 51.20% 50.50%
三产比重 42.4% 43.5% 45.30% 45.20% 44.60% 43.90% 43.90% 42.90% 42.10% 41.70% 40.00% 39.60% 38.30%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现状
从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优于全省水平。如表2所示,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GDP对广东省GDP的贡献超过八成,人均GDP是全省水平的2.35倍,对比前期成攀升之势;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三产比为3.8:53.8:42.4,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8:55.4.4:36.8,其中珠江三角洲第三产业比重体现出对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作用,而且对比2000年和2002年的数据,可见城市群的纵深发展要求第二产业继续壮大。
表2 2004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水平、GDP和三产比例③
城市化水平 2004年2004年人均 三产比
2002年
2004年 GDP(亿元) GDP(元)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全省36.2%
48.7%16037.46 19707 10.3:50.4:39.3
8.8:50.4:40.8
7.8:55.4:36.8
珠三角—72.0%13394.02 46304 5.8:49.6:44.6
4.9:49.8:45.3
3.8:53.8:42.4
广州79.7%
88.4% 4115.81 56271 4.0:43.4:52.6
3.4:40.9:55.7
2.8:44.2:53.0
深圳80.3%
99.8% 3422.80 59271 1.0:52.5:46.5
0.8:54.7:44.4
0.4:61.6:38.0
佛山51.5% 100.0% 1656.46 47658 6.9:52.8:40.3
6.1:53.2:40.7
5.0:57.8:37.2
珠海71.0% 100.0% 546.28 41848 4.2:55.5:40.3
4.0:55.2:40.9
3.4:57.0:39.6
东莞36.0%
38.5% 1155.30 71995 6.3:54.6:39.1
4.5:54.9:40.5
2.4:55.4:42.2
江门45.6%
57.4% 834.56 21647 12.0:47.6:40.4 10.6:48.4:41.0
8.9:49.5:41.6
惠州88.5%
39.0% 685.14 23643 14.8:58.0:27.2 14.0:57.6:28.4 12.1:57.1:30.8
中山32.0%
41.1% 610.14 44006 7.8:54.5:37.7
6.3:59.3:34.4
5.0:65.0:30.0
肇庆74.5%
24.8% 548.51 13945 28.8:36.0:35.2 27.8:37.0:40.7 27.5:35.6:36.9
(一)产业布局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布局继续优化,广州作为华南工业中心,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一手抓高新技术产业的推进,形成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广佛都市圈、深港都市圈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正在增强。
(二)产业组织和产业规模 珠江西岸地区建成以本地资金为主、外资为辅的大中型企业;珠江东岸地区以外资为主、建成大量“三来一补”的企业。在三产内部结构上,各市在“十五”规划均对计划GDP总量、三产比作了调整,因地制宜地提升各产业内部的层次,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从表2可见各市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升级优化。各市均对改造更新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给予高度重视,普遍关注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层次普遍不高的问题。
(三)支柱产业的选择 从表3可见,珠江三角洲各市均重视支柱产业的发展,纷纷以促进产业发展为重要目标,结合自身优势和科技趋势选择了三至四个支柱产业在“十五”期间大力发展。
(四)专业城镇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广、以镇级经济实体为单元的新型经济形态——“产业簇群”,即“专业镇经济”。它们以产业链为中心、结合专业化生产形成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能力使各市经济实力的运作效率提高,促进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具有“小企业、大产业、小产品、大市场”的特征。佛山、中山、东莞等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建制镇已形成专业镇经济,成为珠江三角洲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经济新增长点。如东莞就成为国际性加工基地,顺德是国际性家电生产基地,而中山则成为国际性休闲服装生产基地。
表3 “十五”期间各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发展规划④
城市 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发展规划要求
广州市 电子信息、汽车、
重点支持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因工程产业和生物
石油化工
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中药现代化技术为重点的
高新技术产业群,使之成为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深圳市 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战略重点,大力
现代物流业、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代金融业
产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
兴产业,积极扶持新兴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
珠海市 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扶持
和培育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的发
展。扶持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石油化
工产业。
佛山市 电子信息、工业 培育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
及家用电器、塑 业,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
料制品、食品饮 积极参与广东“光谷”的建设。
料
惠州市 电子信息、电器
机械、石油化工
东莞市 电子信息、电气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机械、轻纺 生物工程技术产业;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
业;新型能源、环保技术产业。
中山市 电子信息、电气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强化
机械及器材制造 现代包装印刷业,大力支持电子信息和精细化工业的发
业、纺织服装业 展,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
和金属制品业增 积极扶持民营科技园发展;
长较快
江门市 摩托车、家用电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化制药和光机
器、纺织化纤
电一体化等新兴行业,开发一批品牌产品,形成高新技
术产业带。
(五)“外源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珠三角经济发展采取了“外源型”的发展模式,即通过持续大规模利用外资,推动本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工业化进程中,珠三角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一直较高,2004年其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吸引外资长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04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110.66亿美元,占广东省的85.8%③。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抓住港澳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转移的有利机遇,通过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迅速实现经济起飞。
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有待优化
(一)城市群的发展要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高级化是客观规律,核心内容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城市群是城市地域空间形态和规模的变化,更是新型的生产力布局形式,城市之间实质上形成了分工合作体系。合理配套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网络则是城市群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所在,城市群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在组织上相互配合,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并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最终实现优势互补、最大效益及资源的集约利用。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仍待优化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珠三角城市群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自身也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的适应性调整。珠三角城市群历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粗放型发展,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珠三角地区靠“三来一补”起家迅速起步快,主要发展了以低成本劳动力为主的制造业,满足追求数量的经济发展目标,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短期性和粗放性特征,经济结构质量不高,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珠江三角洲各市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尤其是产品结构雷同。
(1)从支柱产业的选择来看,各市在重视发展之余存在重视微观选择忽略宏观协调的情况,“不约而同”地集中发展热门产业只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表3显示,广州、佛山、惠州、东莞和中山都提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十五”期间的支柱产业。
(2)产业同构情况突出[2],这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各市工业部门结构相似系数高达75%以上[3],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服装和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食品加工和制造、塑胶制品、机械工业等,生产性资源浪费大,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内耗型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有害无益。
3.高新技术产业选择的误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珠江三角洲各市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存在盲目追风的现象,如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几乎成为“必修课”,而广州、珠海、深圳、东莞和佛山(南海)都在大力促办大学园区以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固然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可靠途径,但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实际才具备可行性。
(三)“外强内弱型”经济发展模式有弊端 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配置空间大、发展速度快,但外源型经济也存在受国际经济影响大、主动权在外源性企业手中、经济发展欠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缺陷。资料表明[4],1990年以来全省内源型企业减少至9000多家,仅为原有的1/3,而外源型企业则增加了十倍、迅速上升到近万家,超过了内源型企业数量。由于外源型企业主要是“三来一补”型企业,其主要目的是追求生产的低成本高利润,现阶段的高利润使这些企业缺乏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影响珠三角乃至广东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工业化进程,阻碍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单纯依靠外源型经济发展,将导致经济难以持久、稳定增长。
珠三角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又成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力量。城市群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优化相互促进,内在地统一于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动适应城市群发展趋势,优化经济结构,对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城市群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过渡、保证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四、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昔日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正逐渐弱化,珠三角城市群要继续健康快速发展,充当广东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排头兵,唯有本着不断创新的精神,主动展开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其核心内容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抓住知识经济机遇,适应市场要求,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抓住知识经济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布局分散趋势与聚集趋势共同优化城市产业的空间布局,核心城市的聚集力有增无减。一方面,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和程序化操作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将从中心城市向外、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从中心向腹地扩散;另一方面,需彼此接触、交流信息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仍将向高梯度地区、向中心城市、向地区中心城市聚集。产业布局优化,要通过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人、财、物、信息的交流,协调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消除壁垒,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提高区域的整体经济效率。调整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空间的基础性作用,让经济要素实现最优化、高效率配置,同时发挥区域协调机构和宏观政策的调控作用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城市群的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基础有选择地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
(二)“内外型”结合是根本之道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水平,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因,这个过程不能单纯依靠外国资本、外来技术和外国市场完成。外资的引进必须以促进国内投资的增长和投资效率的提高为根本。“内源型”经济具有发展基础较稳固、主动权较大、增长波动小的优点,但也存在资源配置空间较小的缺陷。将“外源型”和“内源型”相结合,能增强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适应性。新世纪,珠三角城市群应继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外源性”经济的质量;高度重视“内源性”因素,向“内源性”与“外源性”协调发展转变,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三)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内涵式发展 城市群产业结构的调整,需遵循“优胜劣汰”原则,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推动珠三角城市化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中国加入WTO,珠三角仍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首选区域之一,要抓住国际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投资的机遇,在市场最急需的轻工业产品制造上取得突破,同时在广东省区域内、外实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朝着努力构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城市经济形态和运行模式的方向发展。
(四)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 加快产业发展的协调与规划,与港澳形成“新前店后厂”的模式。根据各城市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制造业发展,使区域重点制造业合理分工,促进珠三角制造业结构升级,从总体上提升区域产业技术水平,形成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群,推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将相对落后的工业按照梯度原理转移到周边城市或省区,推动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两翼、北部转移,扩大经济腹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等级序列,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梯度发展、协调推进的格局。
(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成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珠三角经济基础较好、信息集中、融资方便等优势,大力推进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尤其重视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珠三角工业化水平较高,正处于工业化与现代化并举阶段,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需要加速发展;珠三角作为制造业基地的定位不变,将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的带动性,全面推进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后劲。以高新区为主体,珠三角东岸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组成“电子信息业走廊”,西岸的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形成以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配套环境和产业链。广州、深圳、珠海国家高新区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软件特色产业基地。[5]
(六)第三产业要加快速度、提高质量 城市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过程,如果说工业化是城市化初期的“发动机”,那么新型、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第三产业则是城市化进一步完善的新动力,这一时期城市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商业贸易和情报信息中心,第三产业成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内涵的提高。就珠三角超大、特大及大城市的三产结构而言,除广州的产业排序为三二一、三产已经超过50%之外,其他城市的产业排序均处于“二三一”的工业化领先阶段,第二产业比重除江门外均在55%左右,说明广州已处于城市化内涵提升阶段,其他城市也处于城市化外延扩大向内涵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是当务之急,要大力发展金融、证券、保险、教育、信息等智力密集型第三产业,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质量和内涵。
收稿日期:2006-06-20
注释:
①本文研究的珠江三角洲范围,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国家开放政策等因素,结合广东省计委和省建委有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规划范围,同时兼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及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最后采用根据《广东统计年鉴》而确定的珠江三角洲范围。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确定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市区,惠东县、惠阳市、博罗县、肇庆市的市区、高要市、四会市。
②深圳、佛山、珠海由于户籍制度改革,2004年城市化率为100%。
③数据来源于2003年及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④数据来源于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标签:广东统计年鉴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珠三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