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也日渐增多。由于操作不当和缺少相关的监管体制,致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诸多的问题,给整个建筑项目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完善招投标工作,文章从对招投标活动中参与的招标方、投标方和监督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措施
1导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均是主要的内容,为了提高建筑建设的质量,就要在投入阶段,做好严格的控制,也就是把控建筑的投标过程,规避投标中的风险,致力于解决建筑工程中的投标问题,强化投标过程,进而为建筑施工,提供优质的投标服务。
2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律法规,并且通过立法的方式将竞争体制引入到建筑行业中,对招投标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和周密的规划,从而提高了我国建筑行业相关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的高度认识。然而,在我国的有关部监管部门中对招投标的工作认识不足,相关的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当前建筑行业招投标活动众多问题的存在,例如监管体制未能得到贯彻落实以及仲裁制度的不健全,再加上招投标过程中涉及多重领导,很难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造成了我国对招投标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大部门监管部门趋于形式化,对招投标工作不能进行深入的监督和管理。
2.2串通招标投标现象严重
串通招标投标就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之间互相串通来去的项目的行为。招投标单位相互串通,抬高或者是降低报价,从而实现中标的目的,这种行为严重的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招标投标串通的现象对我国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当前招投标串通主要分为两种方式:①招标和投标之间互相进行串通,双方提前做好约定,内定中标人,然后在进行看似公平投标活动的方式;②一方投标单位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给其他投标人,并且做好协商无论谁取得项目,将来都由其进行承包建筑。
2.3分包转包现象
在我国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建筑相关主体部分的建设必须由中标方独立完成,不得进行转包。但是在我国实际招投标管理中分包转包的现象依旧极其严重,对于能够进行分包管理的非主体部分,往往会进行层层分包的情况,或者是采取非法的方式将工程主体部分进行转包。通过转包能够使不具备建筑资质的承包商开展工程建设,为了节约建造成本,往往或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方式,从而造成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出现安全隐患,最终能够危害人们的生民财产安全。
2.4评标体制监管无法有效到位
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建筑项目招投标的评价监管体制做出了如下规定,在招投标活动中,要建立相关的评价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招标单位或者是招标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人员为主要代表,其他成员则是由相关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所构成,评价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在5人及以上的单数构成,其中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人员不得少于总成员数的三分之二,并且专家评委都是经过中心专家库随机指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评价专家数量极其的有限,这就造成了专家之间的联系比较多,彼此之间都很熟悉,若是开展招投标活动极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从而丧失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此,对评价专家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落实到细节,严谨评价专家和投标单位之间的私下接触,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
2.5投标单位假借资质
在实际招投标活动中,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利润而不惜采用一切办法,假借资质弄虚作假取得建筑项目,对建筑市场的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再加上招标单位对工程造价审核的不重视,过于看重投标报价,将其作为评标的标准,这就容易使投标方为了获取项目通过降低报价的方式中标,对于投标单位能不能按照报价准时的完成项目,招标方并未开展深入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盲目选取一些有意降低报价的投标单位。
3建筑工程中投标问题的对策
3.1规范程序
建筑工程投标中,为了解决投标串通的问题,需要规范投标的程序,保障投标过程的透明化,一切投标行为,都要按照程序实施。投标程序的规范过程中,遵循集体审核、决定的原则,保障工程量清单的合理性,进而维护标准的准确性。现代建筑工程投标阶段,为了实现程序的透明化,建议采用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以此来约束投标的过程,禁止有相互串通的情况,程序中,还要全面审核投标的合同,细化审核合同,确保投标内各项操作的准确性,体现规范程序在投标问题中的控制作用。
3.2合同监督
投标中强化合同监督,利用合同,约束投标人的行为,禁止有不合理的分包转包行为。投标人要严格遵循合同中的规定,目的是确保合同方的权益,遵守合同内的条款规定,发挥合同监督的作用。
3.3完善市场
建筑投标中之所以出现资质造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规范的市场,针对此项问题,制度完整的市场体制,审核并约束投标行为,全面审查投标人的资质信息,合理分配建筑投标的资源,杜绝发生违规、违法的操作。
3.4强化审查
建筑工程投标时,要严格审核投标的各项工作,包括投标部门,严格按照投标的制度,落实各项投标措施。建筑投标中审核不合格的问题,要设计规范的程序,利用流程,约束建筑投标的过程,保障投标的严谨性和完善性。建筑投标时,提前规范好投标的流程,严格按照程序,落实投标的内容,规范投标程序的过程中,先要进行实地考察,审核投标单位的资金、资质,是否合格,确定投标单位,具备一定的能力,投标审核期间,依照制度落实相关的工作,禁止审核不过关的公司,进入到投标阶段,由此保障投标的规范性及科学性。建筑工程投标程序的有效规范,便于实现投标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保障投标单位的机会均等,优化投标的过程。
3.5完善制度
建筑投标的制度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约束建筑投标的过程,围绕投标项目,展开一系列的制度化工作。管理制度,是根据建筑投标的需求,构建管理的制度,提高投标制度的管理水平。完善投标制度,能够强化投标管理,利用制度,统一投标的过程管理和各项操作,促使投标行为,达到法制、合理的标准。投标的制度管理方面,可以采用跟踪管理与合同管理的方法,保障投标人、业主的利益。例如:建筑投标中,构建统一的制度监管体系,形成多部门、多级别的制度方式,通过制度监管体系,强化投标过程的监督,以免投标中发生不规范的问题,提供制度化的管理秩序,提高投标制度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应完善资格预审办法,实行计算机系统评分,对评标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保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评标。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工程交易透明度,加大招标代理监管力度,提升招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朱仕虎.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0(06):74-76.
[2]李小雪.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23):240+245.
[3]常帅.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269.
[4]范中甜.浅析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17):97.
论文作者:刘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招投标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制度论文; 单位论文; 程序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