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人们对住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障住宅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功能,还应具有较好的设计。使住宅建筑外表美观,内部结构等设计均具有合理性、安全性和美观性。既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是当前阶段,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建筑的设计时,往往存在部分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在进行住宅建筑的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在进行设计时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节能环保;合理布局
一、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
随着国家对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住宅区和住宅产业蓬勃发展,住宅建筑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需求也逐渐高标准,这要求设计者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止要确保用户的人身安全,还要考虑到居住环境宜人度,包括人和人之间交际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要将满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作为设计核心。想创造出功能好、形式美、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工空间结构和环境的建筑,设计师可以从不同人群、不同阶层的行为生理特点角度考虑,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
2.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还应遵循建筑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即建筑应融合在特定的环境中,而非单独存在的。应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且不同的自然环境会对建筑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首先应对建筑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考察,从而在设计时,可以加强建筑和周边环境的联系。
不仅周围环境会对建筑物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的布局和外观等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的形式美的评价时,往往将其中一个标准定为,是对周围自然环境蕴含的自然美的强化提升还是削弱和破坏。具有较好的形式美的住宅建筑设计,应将建筑自身同周围的自然环境等进行完美的融合,使二者浑然天成,相辅相成。
二、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忽视住宅建筑的节能环保性
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生态平衡性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长久以来我国都将节能降耗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远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建筑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也是能源消耗较多的场所。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合理的节能环保性十分重要。但是部分设计者自身缺乏节能环保的意识,因此在进行设计时,也忽略了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无法实现建筑的理想节能和环保的效果,能源消耗严重,浪费大量的能源、资源。
2.住宅建筑的自然采光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住宅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因此部分人群喜欢大进深的住宅设计。为了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设计者们越来越多的采用高层式建筑。这就导致当代的住宅建筑中存在室内暗厅、狭长房间、楼层偏低的房间等光线不足。主要是因为住宅建筑缺乏合理的自然采光,并且为了小区的整体布局和占地,往往存在部分楼体朝向为东南,而非采光等条件较好的南北走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住宅设计规范中的每套居民住宅应至少存在一间房屋满足日照的要求不符。部分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采用中部暗厅开口,使狭长的房间发生改变,但是既无法满足住宅采光标准中的侧窗采光的窗底面积比例大于1:7,也无法方便房间的合理使用。开发商为在有效的土地资源上,建造更多的房屋,容纳更多额居民获取较好的经济利益,或设计时在进行设计时考虑不周全等。均会高层式建筑因楼体过于密集,而导致低层楼层缺乏合理的自然采光。
3.住宅建筑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
在进行住宅建筑的内部设计时,可根据楼层面积的大小,设计为单层、跃层。其中在进行单层的设计时,往往存在客厅面积过大,净高过低给人严重的压抑感。洗漱室位置不合理、厨房面积过小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的舒适性、协调性。在进行设计时,往往会针对面积较小的位置,设计成跃层。或部分建筑整体面积较小,均采用跃层的设计。部分设计时在进行设计时,对楼梯的设计缺乏相应的合理性,导致楼体占用面积过大、楼梯位置不合理导致屋内整体布局缺乏合理性、楼体坡度较陡等,均为住宅的日常使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并破坏了建筑整体的使用性和舒适性。
三、住宅建筑设计的有效策略
1.选择合理的建筑群体布局形式
合理的建筑布局形式是创造适宜的建筑微气候环境的基础,对建筑单体的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布局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气候区的大气候环境,例如对于湿热气候区,应采用松散布局加大场地空间尺度以增强通风防湿的效果,而对于干热气候区则应该采用较为紧凑的布局形式以使建筑互为遮挡,并使与之交织的场地能被覆盖在阴影之中。不同气候区域建筑布局形式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同时也反应出建筑的地域特色。
2.注重住宅建筑形体设计
建筑形体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型以及使用的要求。体型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尽可能的减小建筑外表面积,并使热工性能较差的的外表面积降至最少,对冬季需要利用太阳能的被动式采暖建筑,则需尽量扩大南立面,在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北向、西向等不利朝向墙面面积及窗地比。
3.加强建筑采光、通风设计
为争取适量的阳光直接照射但又避免烈日长时间暴晒,以及房间窗外的环境关系,应根据房间的性质进行合理布置。在户型配置时,针对南北朝向的住宅,应尽量在南向布置一个或更多的卧室。
自然通风具有能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除湿降温、提高环境的热舒适度,而且技术成熟、廉价等特点,采用自然通风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自然通风的效果与室内气流速度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通风口越大,风速越大,通风效果就越好。但是,有资料显示,当出风口的面积大于进风口面积的10%时,室内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风速。 为达到更好的室内通风效果,建筑剖面设计时应当合理安排好进风口和排气孔的位置,以保证通风流畅。同时在屋顶或阁楼等高位置设置通风口。由于太阳辐射对顶界面的加热作用,使顶部空气受热后上升,形成室内气流。在屋顶上装设排气装置和通风窗有助于将内部的空气排出户外,若内部装上遮阳幕和有隔热性的开盖板,则效果更佳。
4.节能设计
住宅设计在满足居住者所需的日照,天然采光,通风和隔声的要求外,还应满足节能要求。寒冷地区应按规范设置外墙及屋面保温,温暖炎热地区应注重散热与通风。住宅建筑应合理利用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等可重复利用能源。宜结合各地能源条件,采用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的供能方式。
四、结语
在进行住宅建筑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其次应在设计中遵守各项基本原则。然后应考虑建筑的合理布局,无论是整个小区的布局还是单个楼体的内部布局均需具有合理性。最后应考虑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时应在进行设计前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的考察,从而保障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1]何成.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36).
[2]马进霞.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8).
[3]赵鹿寒.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4(7).
[4]袁建豪.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9).
论文作者:刘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建筑论文; 住宅论文; 布局论文; 采光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面积论文; 节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