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十分复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市政施工的整体质量,对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主要就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市政施工;地下管线施工;应用
前言
随着城镇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市政工程建设在各大城市建设中地位举足轻重,对于市政建设中地下管线的施工技术的开展有着一定施工标准要求,而现实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的施工方式,造成了市政地下管线使用过程中问题的出现,由此应该对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的施工技术进行一番的探讨。
1市政地下管线工程施工的现状
在城市化建设中,在市政基础设施与市政功能的不断完善中,市政地下管线的施工也进行的非常广泛,而地下管网的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不同时期的管网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地下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结构。现如今的市政地下管网的建设也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城市建设多元化使得地下管网的建设频率增加,新兴的管网铺设技术也在兴起。因为管网相互交错造成对管网的保护不到位,维修难度增加,再有管道施工单位与管道维修单位各自独立,这些因素都对地下管网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关键技术
2.1勘测技术
我国地下管线施工探测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和探地雷达,其他探测技术包括声学探测、红外线成像、管线调查、扎探及充气检测。电磁感应是定位和追踪地下管线的常用方法,能够提供地下管线的各种资料。探地雷达是一种非技术管线探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应用于地下结构和物体的探测。声学探测主要应用于漏水探测,如:塑料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的追踪、电力电缆的故障定位。红外线成像是利用地下管线与周围土壤的温度不同,可应用于供热管道的漏点定位及排水管道的漏点定位。
2.2浅埋管线加盖技术
浅埋管线加盖技术是一种保护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线的半固性、稳定性,实施中支护保护施工内容。对于内径较大的管线,常规方法为采用混凝土浇筑,架设钢架板在管线埋置周围。对于内径较小的管线,主要采用管线沟槽覆盖,防止周围环境对其影响,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加槽盖法是一种针对内径较小的管线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无缝隙性,是确保加槽盖法为管线提供有效保护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后期管线的埋设工作顺利完成。
2.3深埋管线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是将具有填充、胶结性能的材料配制成浆液,用注浆设备注入管线周围地层的孔隙、空洞及裂隙中,凝结硬化后达到加固的目的,并且加强对深埋管线的保护作用。在施工时,部分管线存在着内径较大和埋设位置较深的问题,需减少对施工管线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管线的保护十分必要。采用分层注浆技术能够提高对管线的保护程度,加固管线周围地层的坚固性,有助于保护深埋管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注浆工作时,需在管线周围设置两排注浆孔,以充分发挥保护性能。首先进行外侧注浆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内侧注浆工作,可以减少浆液浪费的现象。注浆原则以浆液向管线下部流动的原则充分进行加固,保证管线周围土层对管线的保护度。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注浆施工参数要求开展注浆施工作业,才能确保注浆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随着这些技术措施的应用,不仅从根本上促进了地下管线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线使用寿命的增加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4地下管线管道铺设技术
在进行管道铺设前要对所有的管道的每一个构件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构件完整无损伤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管件的铺设,对相连接的管道构件进行编号标注,管道铺设前开挖的沟槽进行详尽的测量数据的收集,在确定管线铺设走向无误时方可以开始管线的正式铺设施工,可以利用中心线控制法来保证管线铺设的准确度。借助经纬仪和水平仪来对管线铺设进行走向控制,以保证方向精准。
2.5地下管线管道安装技术
在地下管线的管道构建的安装中,施工单位要对开挖的铺设管线的沟槽进行勘察,确定沟槽的周围情况符合管道铺设后,方可以进行管线的安装施工。对管沟内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复查管沟地面宽度是否符合安装要求,检查土质有无松动现象,达到安装要求后就可以进行管线的安装施工了。在吊装管件时,要确保管件放置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防止管件下方的地质凸起对管件安装的影响,在采用钢材管件安装时要注意管件焊接的密封性能的把控,要保证管件的连接无渗漏情况。
2.6地下管线沟槽回填施工技术
在达到市政地下管线运行基本指标的时候,开始进行管道的回填施工,回填施工前应再一次清理管槽内的杂物和确认管件连接正常,所用的回填土质以粉土或者沙土为宜,回填次序应从管件根部也就是管件胸腔区域开始回填,应用分层对称回填的方式进行,每回填30mm的厚度要进行夯实土层的施工,然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3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施工措施
3.1做好综合规划,防止盲目施工建设
首先实施科学、合理化的规划与布局,保障其可以充分的城市实际发展规划。市政施工前期,全方位的实时了解地下管线,熟悉并掌握管线规划布局,保障施工规划与设计一致;其次,在政工程规划设计中,管线布局与线路的选择要顺应城市的基本发展需求;最后,尽量预防盲目施工,提升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设计图纸施工。假使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需严格审批并有效落实。
3.2落实施工技术,规避施工技术损伤
针对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线的保护,要将关键点放在落实施工技术上,依据相应的施工规范及标准来施工,在施工中不影响到其他管线。首先,施工前,借助管线探测技术,探明地下管线的实际情况,实时掌握并熟悉具体的深度与部位,为市政工程施工奠定牢固的基础;其次,强化施工中不规则沉降、土体大面积等有效控制。针对管线周边的土体来实施必要的加固;管线分布相对密集的区域,优选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来避免影响周边其他管线;管线埋置较深时,且附近区域应用打桩隔离,可以充分保障周边的土体不会发生移动。
3.3加强对管线施工的全程控制
随着地下管线施工难度的不断提升,施工人员在应用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时,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管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才能确保管线施工质量符合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监控系统,全面的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地下管线的实时监控,才能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电子信息监控系统的构建,则必须以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利用专业软件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才能有效的降低各种因素对管线铺设所产生的影响,从而确保地下管线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电子信息监控系统的支持下,不仅可以及时的进行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同时在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市政工程施工成本的投入,确保城市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3.4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地下管线在施工中的安全,避免被破坏,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积极沟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管线。具体保护措施有杆线周边必须待架空线、缆线迁移好后方可施工。在使用起重设备时要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严禁在电杆旁边开挖、取土。供水管线施工前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人工开挖前需探明地下管线、设施。施工区域内标志桩、阀门井、及裸露燃气管道应给予保护,防止意外损失。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管线施工满足了城市居民排水、通信、供电等方面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可靠的运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大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提升地下管线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劲.解析市政工程中的地下管线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1):21-22.
[2]苗普.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施工中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227.
[3]俸国阳.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7(05):164-165.
论文作者:肖邦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管线论文; 地下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管网论文; 管道论文; 管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