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务论文,因素论文,我国论文,体育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常被列为第1位,并具有示范工程性质,可见政府信息网络化在社会信息网络化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将对政府管理的现代化、互联网应用社会化、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促进全民现代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但要顺利迎接加入WTO后国际体育对我国体育的冲击,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除其它因素外,大力推进体育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之一。“政府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政府、企业、家庭是经济行为的3个主体,信息网络化应该首先从政府的信息网络化开始。”[1]本文主要分析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访谈法
为了充分了解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现状,先后到广东省体育局、广州市体育局、广东南海市体育局(现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我国第1个数字化城市)、湖北省体育局、武汉市体育局及湖北部分市、县体育局进行了实地采访,并和北京、辽宁、四川、贵州、河南、天津、浙江、山东、陕西、重庆等省市区体育局,及其下属部门部分领导及工作人员,就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问题进行访谈。
1.2 问卷调查法
向全国31个省市区(香港、澳门、台湾除外)体育局及其下属单位部分领导及工作人员发放问卷176份,回收有效问卷151份(其中省体育局局长11人,处负责人96人,处以下干部及工作人员44人),有效回收率为85.8%;问卷信度r=0.8672,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经专家认定均较高。
1.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指标进行量化,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于受经济、地域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主、客观因素,在主次上有明显的不同;另考虑到我国体育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又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本文在结合我国信息化水平实际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从思想认识、设备配备、信息技术、资金投入、信息人才和信息化发展政策等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
2.1 对信息资源的认识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当前,部分物质和能源短缺是全球经济发展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大优势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借助对信息的收集、整合开发来实现对全世界物质、能量、知识的整合、优化配置的综合利用。因此,社会要发展,国家要进步,应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引起高度重视。统计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对象都认为信息资源可成为与人、财、物同样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逐步深化了对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体育信息网络化的必要性及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
2.2 信息人才情况
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支得力的队伍承担这项工作,这支队伍不仅要熟悉政府的行政工作,且能够将合适的技术引入政府的实际工作。他们是政务工作和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桥梁。”[2]公务员较好的受教育背景是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技能的重要前提,体育信息与计算机方面的专门人才是促进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政府部门中有信息与计算机方面的专门人才且能满足需要的不多。更多的是有专门人才,但是不能满足需要。至于没有计算机方面专门人才的单位,有的准备要人,有的因为客观条件等根本要不到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一情况东部和中部表现不大明显,为7.1%和8.3%,而西部则相对较高一点,达16.7%。
表1 信息与计算机方面专门人才的情况 %
类别
东部 中部 西部
有,能满足需要 14.3 33.3 22.6
有,但不能满足需要 71.4 58.3 55.6
没有,要不到人 7.1
8.3
16.7
没有,准备要人 7.1 5.6
通过对体育政府部门中公务员大学学历人员在总人数中的比例和体育信息与计算机方面专门人才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现今我国体育政府部门中公务员的教育程度能达到大学学历水平的人员在总人数中的比重普遍偏低,总体低于50%,有些单位甚至只有不到10%的人具有大学学历。而且,大多数单位虽然有信息与计算机方面的专门人才,但是不能满足本单位对信息处理的需要,即体育信息化的专门人才还有很大的空缺。另外,由于受经济、地域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有些单位即使很想要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却要不到人。其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信息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信息的及时、全面收集与处理,从而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信息化与工作的效率。
2.3 政务信息化设备配备
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政务信息网络化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本文主要从办公自动化设备配备情况分析这一影响因素(表2)。
表2 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传真机、电话等)配备情况 %
类别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部配齐 14.3 16.7 27.8
重点部门配齐,一般部门只配电话和计算机64.3 50.0 38.9
重点部门配齐,一般部门只配电话21.4 16.7 33.3
领导配齐,一般部门只配电话
8.3
领导和重点部门只配电话,其它部门什么也不配
8.3
办公自动化设备与通讯设备一样,都是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物质手段,是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的必备设施。从前两项的累积百分比来看,东部地区达78.6%,条件尚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为66.7%,较有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配齐的选择上,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比较接近,西部地区反而较高,说明西部虽然总体上信息化程度是落后的,但不排除少数地方在这方面投资的力度比较大,显示出本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而在3个地区都相对集中的第2个选择项上(重点部门配齐,一般部门只配电话和计算机),差距十分显著。西部地区对重点部门配齐,一般部门只配电话的选择高达33.3%,更加说明了西部地区在计算机等信息网络化设施配备上的匮乏。中部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还有8.3%的单位领导和重点部门只配电话,其它部门什么都不配。总之,东部地区信息网络化设施的配备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相对匮乏。
2.4 信息技术应用
2.4.1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
调查显示,在我国体育行政部门中,工作人员会使用计算机、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不是很多。认为只有部分人会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占据比重最大,其中,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分别为58.3%、61.1%)。而认为绝大多数人会使用的总体比率不高,从东到西呈依次递减的趋势。
2.4.2 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实施的一个物质基础和技术依托。调查发现,我国东部省份的体育行政部门中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多数单位已经使用,其中大多数单位已经使用了3年以上。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体育行政部门中的多数单位也已经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但是使用的时间不长,其中中部地区有25%、西部地区有27.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单位刚开始使用。而且在中、西部地区有一部分人认为暂时还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我国部分省份的体育行政部门,尤其是基层部门由于经费紧张,到目前还没有安装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2.4.3 目前主要信息获取渠道
目前,体育行政部门在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中,通过会议、文件和报刊等传统的方式获取政务信息仍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另外,广播、电视和调查研究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而通过科研部门获取信息在东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互联网的使用是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实施的重要前提,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只有50%的人认为是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政务信息及相关信息,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5%和23.3%。
在体育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传统的信息获取介质如会议、文件和报刊等仍然是体育政府部门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虽然大多数部门都安装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数的工作人员也参加了计算机基础学习与操作培训,但是真正能操作并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所占比重还不是很大;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呈现出由东到西递减的趋势。甚至有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利用计算机管理政务信息作用不大,没有必要安装。这种滞后当然与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有关,也与各地体育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分不开。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观念与状态,我们又将错过一个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
2.5 资金投入
2.5.1 研究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方面的资金投入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的体育行政部门中,用于研究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还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即使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也只有35.7%的人认为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能够或者基本能够满足研究需要。一些单位还没有考虑这方面的投入,其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有3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单位还没有资金投入研究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东部和中部也存在这种现象,但相对较少,总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步递增的趋势。
2.5.2 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情况
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联结的基本条件,是电子政务与公民和企业联系的通道,也是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重要载体。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体育政府部门中用于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较少,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有42.9%、66.7%、61.1%的调查对象认为本单位这方面的投入较少。认为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多或尚可满足基本需要的,东部为42.9%、中部为33.3%、西部为22.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比中、西部地区稍好,同时也反映出,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用于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资不平衡,在同一地域也有较大差异。有些单位甚至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投入,此情况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也不例外。
2.6 信息化发展政策
政策是先导,它是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之一,只有制定合理的、符合本地区、本单位的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才能使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政府部门中已制定信息化政策的不多,东部和西部分别只有14.3%、11.1%的人认为本单位已制定并实施了信息化政策,而中部地区为0。从累积百分比看,大多数体育政府部门正在制定或准备制定信息化建设政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没有计划制定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政策的现象。
表3 制定推进信息化建设政策方面的情况 %
类别 东部(累积百分比) 中部(累积百分比) 西部(累积百分比)
已制定并实施14.3(14.3) 11.1(11.1)
正在制定42.9(57.2)
33.3(33.3)
33.3(44.4)
准备制定14.3(71.5)
33.3(66.6)
22.2(66.6)
尚无计划制定21.4(92.9)
25.1(91.7)
33.4(100)
不大清楚 7.1(100) 8.3(100)
3 结论
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资金、人才、设备和信息化政策的制定等几个方面,但因地域、经济条件的不同,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又呈现出由东向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其影响因素的主次也明显不同。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是最主要因素;体育信息网络化技术的缺乏是另一重要因素;投入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资金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东部地区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的建设。
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资金不足是根本性因素;信息化专门人才的严重缺乏是重要因素;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的落后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