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展开可靠性试验,能够提升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试验,其中主要包括试验条件、故障间隔时间试验以及成功率试验三方面内容。并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实验评估,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特点以及水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实验
前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直接决定着最终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展开可靠性实验的方式,确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展开全面了解,最终达到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运行安全性的目的。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试验
(一)试验条件
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自身性质的影响,对实验温度以及电源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环境温度需要在2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需要在50%左右,压力在90-100KPA左右。交流电源需要是正弦波,波形畸在2%左右,频率最低不能低于49.5HZ,最高不能超过50.5HZ,交流分量需要在6%以下,同时电源中的三相电源需要相互之间保持平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实验中,需要对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以及成功率展开测试,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展开全面分析。
(二)故障间隔时间试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故障间隔实验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在此过程中采用定数截尾的实验方式,其中抽样置信度为0.1,截尾实效数分别为1,2,3,4,5,时,截尾时间分别为2.1,2.4,4.6,5.2,6.7。截尾实效数的数值最好控制在4-7之间,该实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处于通电的状态,其中继电保护装置中出口回路触点能够反映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故障间隔时间。因此在展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展开实时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其中的故障间隔时间。
(三)成功率试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成功率实验也可以在实验室中展开,并将最真的实验结果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成功型以及实效型,其中成功型代表该系统装置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实效型表示该系统装置中的可靠性具备较强的发展空间。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如果实验过程中的成功率高出规定的成功率,则说明该装置为接收装置,如果实验中的成功率较小,则表明该装置为拒收装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正式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判定其中的成功指标,同时确定实验中的样本数量,给予其一定的动作刺激。最终统计实验的次数,其中主要包括实验的总次数、实验的实效次数以及实验的成功次数等,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实验的成功率[1]。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实验评估
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实验展开评估之前,需要确定其中的评估指标,根据指标展开全面评估。第一,对故障间隔时间展开评估,在此过程中需要测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故障时间,进而确定出现故障的平均间隔时间。
对故障恢复时间展开评估,在此过程中,需要确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恢复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进而计算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故障的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越短,则说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越高。
对故障率展开评估,对其展开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其中主要包括系统装置的故障时间、故障间隔以及故障概率等。
对成功率展开评估,在此过程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成功率是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完成任务的概率。成功率与平均故障时间以及平均修复时间具备紧密的联系,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采用以下公式表现出来,成功率=平均故障时间/平均故障时间+平均修复时间。
正确动作的评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实验中,正确动作率主要由正确动作的数量以及动作数量决定,能够表现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动作的正确性。正确动作率的数量越高,则说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运行中的可靠性就越高。由此可以看出,在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实验以及评估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实验项目、实验条件以及实验分析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实验分析结果具备较高的准确性,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2]。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实验以及评估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大大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整体质量。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实验以及评估,能够为今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烈,吕鹏飞,申华,王德林,周泽昕,李妍霏,刘宇,吴春亮,沈晓凡,杨国生,王文焕.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流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运行情况分析[J].电网技术,2015,39(04):1153-1159.
[2]韩天行,梁志成,胥岱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试验及评估的研究[J].江苏电器,2008(02):49-54.
论文作者:郑会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装置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可靠性论文; 故障论文; 成功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