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二战后国际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_成人教育论文

社会融合:二战后国际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_成人教育论文

社会整合:“二战”后国际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历史使命论文,社会论文,国际论文,二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09)04-0027-03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社会整合始终是时代赋予成人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世界人权宣言》提出,“真正的民主、和平文化不是自然产生的,它需要建设”,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社会整合,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提出的社会学概念。面对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动荡的法国社会,他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抑制社会分裂,增强“社会团结”和“内聚力”,实现社会整合。涂尔干的社会整合理论为我们认识和分析成人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方法。二战后,成人教育促进社会整合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创建国际成人教育机制,消除战争暴力文化(1945-195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处在“痛苦地重建”之中。对遭受重大创伤和撕裂的社会进行整合,成为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相继发生。纳粹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从极端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出发,发动侵略战争,企图重新瓜分世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社会停滞不前。为了遏止战争,在日本广岛人类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给当地社会造成毁灭性打击。人们同时发现,战争爆发的另一个原因是,广大民众缺乏独立的辨别能力。法西斯主义者利用“大众阅读或视听媒介等宣传工具,蒙骗广大民众,许多民众将媒介信息与事实相混淆”。[1](P24)为法西斯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土壤。战争酿就了重大的社会创伤和裂痕,导致大众的悲观情绪,摧毁了一代人的信仰和梦想。与此同时,亚、非、拉各洲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意识高涨,反抗殖民统治的运动汹涌澎湃,一些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宣告独立。恢复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整合、推进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首要任务。

如何消除战争,实现民族独立与团结,加快社会发展?1945年颁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指出:“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人类自有史以来,对彼此习俗和生活缺乏了解始终为世界民族间猜疑与互不信任之普遍原因,而此种猜疑与互不信任又往往使彼此间之分歧最终爆发为战争……大规模的恐怖战争之所以发生,既因人类尊严、平等与相互尊重等民主原则之遭摒弃。亦因人类与种族之不平等主义得以猖獗,借社会无知与偏见而得到散布”。该《章程》同时指出:“为了争取正义、自由与和平,对人类进行教育为维护人类尊严不可缺少的举措,也是一切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2]

因此,在社会建设的责任者——成年人心灵中必须构建起正义的价值观与和平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其成立之时,就在酝酿和启动国际成人教育计划,并于1949年召开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我们毫不奇怪地发现,“与会者更多地关注如何从战争废墟和灾难中恢复的问题,而不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1](P11)与会代表甚至将成人教育的范围限定在以社会整合为目的的人文教育,将成人教育看作愈合战争创伤、实现社会整合、构建人道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之一。

国际成人教育重视公民的社会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以及公民素质教育。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报告指出,“每个个体,并非孤立生活,并非仅仅为了个人而生活,他/她属于家庭、集体、社会和国家等共同体,对此他/她具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要在成人中普遍地实施公民教育,保障个体的自由生活与对共同体义务二者的平衡。为了保持世界和平与和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理解和判断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民主制度框架中明智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成人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使社会成员具备这种能力与素质。成人教育,要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克服消极颓废思想,树立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了解自己工作与生活的意义,因为它们被战争与混乱的社会秩序所动摇;要培育年青一代开明的世界共同体意识;使社会成员认识自己的权利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权利,并且要预防那些掌控宣传工具者滥用社会权力。[1](P72)成人教育,要使社会成员在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之间具有正确鲜明的价值取向和选择。

二、扩展成人教育职能,抑制社会分化(1960-1985)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残垣仍历历在目,美苏为代表的两大政治军事阵营处于冷战状态。前苏联强势扩张,军事力量甚至超过美国。两大阵营势均力敌并且拥有巨大的毁灭力量,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新的民族国家不断出现,民族精神如何进行合理的表达?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社会内部分化严重,经济结构变革导致职业结构变化;机械化和新技术的应用导致失业、职业不稳定等;传统文化衰落,道德失范。同时,“宗教、民族和意识形态呈现多样性,对于社会现实,他们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解释、价值选择和判断标准”。[1](P72)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国际法教授昆西·赖特(Quincy Wright)博士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难以将这无数的宗教、民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统合起来。由于各自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等差异,存在一定差异是必要的。”[1](P82)导致社会矛盾、对抗和冲突的因素依然突出。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们毫不奇怪地发现,196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成人教育工作者却更多地“提出了政治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们所关心的问题,如亚非等大洲的民族精神高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等问题。”[1](P71)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成人教育要从多方面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能力,消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抑制社会分化。为此,成人教育要完成如下时代任务:

一是扫除成年人口中的文盲。“读写算能力,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础,是分享人类文明成果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1](P88)因此,要重视成人扫盲教育,特别是功能性扫盲,使世界广大文盲人口有能力融入社会。

二是使成年人认识职业不稳定的因素及其根源。国家的发展,始自基层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他们必须获得发展的工具——知识和技能以及必要的态度和价值观,如灵活性和变革意愿。[3](P15)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要为成人提供再培训,使他们能够获得新的职业机会。

三是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与城市人口在生活标准和质量方面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生活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社会分化严重,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城乡社会断裂的现象。[3](P14)要为农村成人提供教育机会,赋予他们发展的能力,消除社会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价值观。要“在人们的心灵中构建起一个世界图景:整个人类是一个生活共同体”。[1](P79)“一个世界,并不意味着一个单一的世界性国家或单一的宗教、意识形态和文化。‘多元一体’比整体划一更好”。[1](P82)文化的多样性,正体现了各民族人民所创造文化的丰富性。不同文化之间,应该通过对话,从文化对立走向跨文化交流,相互尊重,摒弃文化中的唯我独尊和文化霸权或文化排斥的狭隘观念。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共生共存,共同繁荣。

五是增强社会向心力。成人教育,是国家建设(nation-building)的重要手段,特别对于那些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尤其重要。成人教育,可以帮助构建国家的主流价值导向和目标,将人民凝聚在一起,帮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3](P15)与公民社会生活相关的“角色教育”,是国家国民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必要的。

三、构建和谐文化,实现社会融合(1985-2009)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经济停滞不前,戈尔巴乔夫实施社会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前苏联解体。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和霸权企图受到世界多数国家反对。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但是,局部战争时而发生,国家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的冲突还经常出现;在一些地区不同信仰之间的矛盾不同程度地存在;恐怖主义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在许多国家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巨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成人教育在努力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发展机会,构建和谐文化,促进社会融合。

其一,构建全纳性的成人教育体系(inclusive adult education),努力为每个成人提供学习机会。1985年与1997年先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反映20世纪末期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展望了21世纪初期成人教育发展的趋势。人们普遍认为,成人教育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主要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每个成人都要能够学习,实现识字与基本教育的权利;要制订新的成人教育政策,把那些被排斥在常规成人教育计划之外的人员,不能参加学习的人员,包括不具备完全公民身份的人员,都要纳入成人教育计划,使他们能够获得学习机会。

其二,强化公民对于责权的认知和实践。成人教育,要促进公民履行自己的公民权利与责任。德国和立陶宛等国提出,成人教育要使社会成员具有个体责任意识。采取灵活的方式,帮助年轻人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责任,他们就会感受到被认可和被尊重,也就会尊重别人。[4](P9)通过社区生活,培养人们的宽容精神,认识暴力产生的原因和环境,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成人教育缓解社会不平等和贫困,这反过来,带来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和平、合作与和谐。每位公民都有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决策的机会,培养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其三,推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平等。成人教育,要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特别是妇女、青年、老年人、少数民族和处境不利人群的发展需要。要发扬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优点和能力,增进他们的自决能力。“社会整合,意味着不断提升人们的能力,避免社会排斥和边缘化现象”。[4](P9)

其四,坚持普遍价值观。人类的一些价值观经受了实践的检验,超越了国家、民族、种族和文化差异,具有普适性。要以人的基本权利为基础,在人们的心灵中构建起文明、民主、自由、公正、平等、相互尊重等人类普遍价值观与和平文化,[5](P2)努力消除非正义、偏见、排斥和种族主义等狭隘观念,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和谐。这些普遍价值观,已经成为国际成人教育的时代主题,同时要纳入各个国家的成人教育计划。

四、结语

其一,社会整合,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二战后,成人教育出现了取向之争,即以社会整合为目标的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种不同取向之争。最终,成人教育的“范围”与核心任务被确定为人文教育,而成人职业教育受到排斥。尽管进入20世纪60年代,这种“过分狭窄”的取向受到批评并得到矫正。但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战后社会整合是一项何等急迫而又重要的历史任务。成人教育,别无选择地被赋予了这一历史使命。

其二,社会整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二战后,以社会整合为目标的成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期消除战争暴力文化,到增强社会团结、防止和消除社会分化,再到构建和谐文化、实现社会融合。成人教育,在促进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反映了各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与社会发展要求。

其三,成人教育,是实现社会有机整合的重要路径。涂尔干将社会整合分为机械整合与有机整合。机械整合,是依靠外部力量所进行的强制性整合,如依靠国家机器和强力机关进行的整合。而有机整合,主要依靠教育等手段在人们的心灵中构建起和平、和谐和团结的文化,促进社会内聚力,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社会整合。随着社会整合水平的提升,文化整合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和角色更加凸显,而成人教育是文化整合的重要机制。

其四,社会整合,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整合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仍将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中,出现忽视社会整合或社会文化建设的倾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成人教育学在某种程度上在“翻版”普通教育学(传统上以儿童为教育对象),成人教育学的视阈被狭隘化。这实际上既不符合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逻辑。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承担着完全的社会建设责任的成年人,成人教育的范围与内容必须与成人的社会特性相适应。

标签:;  

社会融合:二战后国际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