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使用镇痛剂对急腹症患者诊断正确性的影响论文_李少杰1,陈喜彬2,石秀茹3,姚蓝4

(1,2,4.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 珠海市 519000;

3.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 珠海市 519000)

摘要:目的 就急诊科使用镇痛剂对急腹症患者诊断正确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不采用镇痛剂,观察组患者采用镇痛剂,将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分析,发现患者的诊断正确性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腹症患者而言,镇痛剂的使用与否,不会影响患者的诊断正确性,诊断过程中出现的误诊或漏诊详细,可能与相关医生的能力水平或相关辅助检查等有关,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加强各辅助检查的使用,确保诊断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急诊科;镇痛剂;急腹症患者;诊断正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的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4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7岁,平均年龄为40.5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7岁,平均年龄为39.5岁。已排除患有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冠心病及妊娠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已将有关内容提前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争得了他们的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发现组间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方法

在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时,对照组没有给予镇痛剂,观察组使用了镇痛剂,将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性进行研究、分析。

(3)统计学学方法

文章所涉数据的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来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通过检验如若数据P值在0.05以内,则表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诊断发现,对照组有6例误诊,占比为17.1%,初次诊断的病症类型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及急性胰腺炎,例数分别为2例、3例、1例,但经相关检查后患者的病症类型被确诊为胆囊炎、胃肠穿孔及输尿管结石,例数分别为1例、2例、3例;观察组组有7例误诊,占比为20.0%,初次诊断的病症类型包括:急性胃溃疡、急性胆囊炎及急性胰腺炎,例数分别为2例、3例、2例,但经相关检查后患者的病症类型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穿孔、急性阑尾炎及腹型癫痫,例数分别为1例、4例、1例、1例。将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没有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比较(%)

3.讨论

针对急诊科而言,其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就是急性腹痛,具有起病急、病因复杂等特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引发患者出现此症状的原因较多,如患者的外部器官出现病变、腹腔器官出现病变或其他疾病,而急腹症患者的病灶部位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阑尾炎,在发病时患者的疼痛位置会出现转移,临床诊断的难度性较高。通常情况下,在发病期间患者会感受到严重的疼痛感,给患者造成痛苦,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且病情严重的话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出现死亡。对于这类型的患者而言,临床诊断常会出现误诊或漏诊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病灶位置能难被准确判定,误诊或漏诊均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怎样提高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已成为现下临床的工作重点。

临床中对于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主要是先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倾听患者主诉,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史等对患者进行初次诊断,之后给予患者相关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白细胞等等,同时使用X线和螺旋CT等辅助检查,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有相关医学研究显示,在急腹症患者的早期检查中使用镇痛剂,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且还能再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正确性,但这种观点至今没有完全统一,这主要是因为此类患者的病情大不相同,加之各医院的医疗技术及设备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对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另外,也有其他的研究者表示,在诊断时对患者使用镇痛剂,可能对患者造成潜在的伤害,尤其是在患者的发病初期病情没有被确诊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镇痛剂后,非常容易掩盖患者的病情,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难度,且还会导致患者的某些体征发生变化,最终增加了误诊及漏诊现象的发生。但就现阶段而言,由于急腹症患者一般会因疼痛严重而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相关部门已批准可以对经过有效评估的急腹症患者使用镇定剂,但因外伤而导致的此疾病出现的患者除外。

本研究表明:通过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分析,发现患者的诊断正确性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急腹症患者而言,镇痛剂的使用与否,不会影响患者的诊断正确性,诊断过程中出现的误诊或漏诊详细,可能与相关医生的能力水平或相关辅助检查等有关,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加强各辅助检查的使用,确保诊断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同时,还需指导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不断给予患者安慰、鼓励,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综上,本次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所以结果是存有缺陷的,对于镇痛剂的使用是否能提高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还需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华陵,杨奇盛.急诊科对急腹症患者早期使用镇痛剂对诊断影响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7,25(20):26

[2]李毅云.急诊科急腹症患者使用镇痛剂对诊断正确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21(1):145-146.

[3]吕汝琦,杨雍,李国强,等.急诊中使用镇痛剂对急腹症诊断影响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7,38(22):2869-2870.

[4]王帅.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安徽医药,2016,16(10):1492-1493.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少杰,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医师。

第二作者:陈喜彬,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医师。

第三作者:石秀茹,女,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姚蓝,女,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论文作者:李少杰1,陈喜彬2,石秀茹3,姚蓝4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急诊科使用镇痛剂对急腹症患者诊断正确性的影响论文_李少杰1,陈喜彬2,石秀茹3,姚蓝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