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长治学院排球普修课中的实验分析论文_邢凌云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长治学院排球普修课中的实验分析论文_邢凌云

邢凌云(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本文针对长治学院2015级排球普修课的学生通过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得出: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专项技能水平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同时也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的发展。此次实验通过对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中的运用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教师科学安排排球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提高排球教学质量。

关键词:排球;抛锚式教学模式;实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29-01

1前言

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件,在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寻找新的方式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由此引进了“抛锚式”教学模式。它来源于西方并且很大程度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情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由约翰?布朗斯福特所领导的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研究开发,他们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际运用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为该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抛锚式 ”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在体育课堂中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也就是“锚”),学生围绕这个“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的学习模式。自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抛锚式教学模式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研究并运用在了很多学科上,但在体育教育领域研究很少,尤其在排球方面,很少人注重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中的运用,因此本次研究以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中的尝试性实验为主要途径,旨在适应排球改革发展趋势,为广大体育教师在排球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长治学院2015级体育系排球普修课学生,随机抽取3个班中的2个班的学生作为被试,其中1个班(55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另外1个班(5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人在长治学院南校区图书馆阅读了相关书籍,还通过互联网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大量有关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2.2.2实验法

为了满足实验的均衡性要求,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助跑纵跳摸高、坐位体前屈、30秒折返跑)和专项技术水平(两人垫球、两人传球)进行测试与统计,测试后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后再进行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测试,统计数据后进行T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p<0.05有显著性差异;p<0.01差异非常显著)。

(1)自变量:实验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

(2)因变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

(3)无关变量:教师、教材、器材、学生等方面尽可能保持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数理统计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将实验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汇总与处理,并进行T检验,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验后,分别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的影响,由此了解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教学效果。

3.1抛锚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排球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

排球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弹跳力、柔韧、灵敏三项,因此设计了三项进行测试。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都有了非常显著性的提高(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在进行了相同学时,相同教学内容但不同教学方法后,在专项身体素质三个不同测试内容中p<0.05,这表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优势。

3.2抛锚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影响

垫球、传球均采用两人对传,两人对垫的方式进行。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传球技术上都有了显著性的提高(p<0.05),而在垫球技术上差异更为显著;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传球技术、垫球技评上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在垫球达标上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学生技术水平掌握的更好。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将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在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实验表明: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均有所提高,但是相比之下,抛锚式教学模式更有成效。

(2)抛锚式教学模式对提高排球技术水平更有成效。在实验后排球技术水平技评考核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动作更加准确规范,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在达标考核中,实验组的学生传球相比对照组的学生有了显著性的提高,对于垫球这个简单的技术两者没有太大差别。

(3)抛锚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4.2建议

(1)推广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运用。将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于排球普修课中,符合高校排球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在专项身体素质、排球技术学习中的提升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科学合理的结合两种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复杂的技术动作方面效果较好但不能全盘否认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要强调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最大限度发挥抛锚式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条件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相互借鉴,取其精华。

(3)提高教师控制教学的能力。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意味着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技术,还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邹师.体育教学模式分类及其应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3):42-43.

[2]刘宏玉.基于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J].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5):18-19.

[3]刘丽.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报,2017:135-137.

论文作者:邢凌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长治学院排球普修课中的实验分析论文_邢凌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