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长的课程分析——基于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推进过程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试论论文,校长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0-10-08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1)03-0008-05
一、校长课程分析的内涵
课程分析这一概念来自西方课程理论,是指对课程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科学的课程分析是我们进行课程选择和课程调整的基础。一般而言,在课程分析的框架中,要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课程的文本形成和起源;课程的目的、内容和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1](20)
相对于完整的课程分析框架而言,校长进行课程分析时,会更多地与学校实际实施的课程有关。校长的课程分析目的主要是为了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因此,校长的课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对课程改革相关政策的分析。在宏观层面上,要关注课程改革政策与社会的关系,了解此次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分析已有制度环境对课程改革政策价值选择的影响,以及已有制度框架对于该政策价值实现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上,主要关注课程改革政策的内容构成,以及由政策转变成行动的方法。通过对一系列课程改革文件的分析,比如,通过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和“课程安排指导意见”的分析,明确此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工作、实施途径和所需条件,以促使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第二,对学校课程目标的分析。要分析通过学校的课程实施,是否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这种发展在学习技能、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如何。这种分析要基于具体的学科来进行。
第三,对学校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分析。校长要分析学校实施的课程是否与课程标准一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时间、物质、组织等方面分别有什么要求。要分析学校为各年级学生所提供的课程实施方案是否适应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其兴趣与需要;是否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它在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之间是否均衡,必修科目的要求及时间分配、选修科目的要求及排课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注意到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各学科学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注意了学科的统整。要分析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分析学校能否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不同目的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第四,对学校资源的分析。一方面,校长要分析学校的人力资源,分析教师和学生的相关信息。分析教师的态度、观念和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吻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和引领。要分析学生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学生目前的能力水平和特点,分析学生在下一个学习阶段获得成功所需要的各方面支持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分析课程资源,分析在开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分数、时间分配等方面的要求,分析学校的已有课程资源和需要取得的技术支持。
二、高中课程改革中校长课程分析的关注点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之前,首都师范大学“高中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与对策研究”项目组通过有目的抽样,先后对北京12所高中学校的领导(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对新课程的认知程度和准备情况。访谈选择了4所示范校、8所一般学校。由于学校的基础不同,校长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梳理归纳,发现校长所关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共性,12位校长或副校长均提到师资、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人员编制以及经费等问题,各个校长对于自己学校的教师能否胜任课程改革的需求,都表现出很大的担心。除此之外,校长们关注的焦点还集中在模块教学、学分认定、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上,关注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操作。比如,模块考试标准的把握与学分认定的操作问题,修满国家规定的学分还需不需要高中毕业会考等等。这些都是课程改革给校长们带来的困惑与思考。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进入第二年之后,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校长们的心目中有了新的变化。[2]比如,如何制定学校的整体课程规划?如何借课改之机,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如何通过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面向发展的评价?教师如何利用自己的角色力量帮助家长理解课程实验的价值,争取家长对课程改革的支持?
从表面上看,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在不同的阶段,校长所关注的问题各有侧重,但经过深入分析,可看出其集中指向三个方面,即关注课程目标;强调对课程文化的领导;关注时间、空间、学生、教师等因素的安排。
(一)从课程目标来看,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在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校长关注了课程目标,关注了课程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在北京市高中校长们的视野里,人的发展包括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在学生发展方面,考虑怎样做到“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以学生为本”,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收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在教师发展方面,探索如何使教学管理制度激发教师学习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通过考评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校整体发展方面,校长主要探索如何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学校制度,并使之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但是,从对已有资料的分析来看,高中校长在进行课程分析时,普遍忽略了以下问题:实际课程实施是否与课程标准要求保持一致?在课程目标和内容背后所蕴藏的意义是什么?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是否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现状?
(二)从课程领导的路径来看,强调对课程文化的领导
在学校课程的组织管理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可以遵循两个路径:对课程开发技术的领导和对课程文化的领导。其中,对课程文化的领导主要是形成新的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改组与改造学校组织,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开发的质量。[3]
从校长所关注的问题可以看出,校长们对教育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在问卷中校长普遍关注:“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即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符合课改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校长对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在引领高中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校长们对教学观与学习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如何以学生为本?”“课堂情境创设的影响因素、有效途径有哪些?”“怎样收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等等。校长们还关注“如何指导家长做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这体现了校长对当代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洞察。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源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源于评价的激励和引导。在教师观方面,校长们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力求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起到激励作用,激励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校长对评价问题的分析与把握,旨在探寻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评制度,希望通过考评手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将其作为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
(三)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关注时间、空间、学生、教师等因素
首先,在时间方面,校长在新课程启动之前就考虑了下列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对课程的时间要求是什么?是否有特殊的要求?学校可能分配给学生学习的时间适当吗?在现实情境中能否保证教师为教授这种课程所需要的时间。其次,在空间方面,考虑了此次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某些特定课程对教室的特殊要求,比如,通用技术课的教室配置问题,课程要求有怎样的室内和室外设施?如何完善这些设施?再次,在学生方面,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上,应该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按年级来组织,还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分组?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最后,在教师方面,高中课程在多大程度上与教师现在的态度和能力相适应?以教师现有的角色意识、学科知识、教学能力,能否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成功实施高中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培训?上述问题,无论是高中新课程启动之前还是实施之后,都是校长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提高校长课程分析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课程理论修养,积累课程研究经验
理论的学习与实际工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北京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从课程改革起源、课程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课程背后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下列问题。第一,就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来说,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次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试图回应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教育问题?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二,高中课程实验满足政府的哪些标准、命令和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实施的课程与课程标准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在学科课程的实施结果与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是否一致?第三,课程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对学科的课程内容、阅读材料、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会有哪些社会成员可能不同意课程的内容,或者认为课程内容违背了他们的价值观?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校长要逐步积累课程研究的经验。
(二)注重教师的课程管理作用,分析学生的成长需求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为达成学校的课程目标,在进行课程分析时,校长应该与教师协商,发挥教师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多角度分析学生的需求。
毋庸置疑,课程能否成功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对课程的态度有关,这就要求校长带领教师确立学校课程发展的政策目标,让有效实施课程成为全校共同努力的方向。在进行课程分析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全员参与学校课程分析的氛围,引领全体教师分别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和自身实际出发,分析高中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构成整体的方式,分析是什么情形导致了此次课程的开发?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课程是如何组织的?课程应该怎样来实施?从课程的评价中可以学到什么?课程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等等。
校长在学校进行课程分析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效。具体而言,在课程选择与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课程目标、价值、内容、评价等方面考察所实施的课程与学生成长的关系。要分析我们的课程目标,分析学生应该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或态度?要考虑所实施课程背后的原理或教育哲学,思考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些?所学内容价值何在?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其兴趣、能力和背景知识如何?什么样的结果才能算成功?等等。
(三)统筹学校课程体系,凸显学校文化特色
我国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权责已基本明晰,国家将部分课程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者,校长要根据学校自身的课程目标,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纳入到一个整体的学校课程体系中去,并补充进校本课程中。这个过程并不是把各个课程拼凑起来,而是在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指导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课程目标,把各方面的课程打造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校长不纯粹“做加法”,还要善于“做减法”,也就是通过课程整合和学科联结的方式减少学校课程的数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4]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的过程中,校长要带领学校员工打造出自己的精品课程,这种精品课程是学校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的写照。这样既能给学校的课程实施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也为评价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哪些特征可以让学校的课程具有独特性?哪些特色在课程中能够具体呈现出来?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分析各项有关的要素,如变迁的社会、所在社区的特性等,最为主要的是分析已有的学校文化。通过分析学校的愿景和价值观、分析学校的仪式、回溯学校的历史,可以探寻学校文化的根基,领会学校文化的内涵。在研究与分析学校文化的过程中,也有助于找到凸显学校课程特色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