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现象分析_核心期刊论文

核心期刊现象分析_核心期刊论文

核心期刊现象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期刊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核心期刊为学界基本认可的价值在于它为文摘刊物选择文献源、图书馆选购期刊 和为读者导读、教师研究生查找资料和选择读物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是核心期刊现象 对学术界、期刊界、图书情报界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学术研究人员来说,论文在哪 家刊物公开发表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只有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对评职、晋级、拿津贴才 有用,而且为了文章能被刊载有时不得不开展各种公关活动;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面对 着数量庞大的人情稿、关系稿不知如何招架。一些期刊社为了本刊能被评上核心期刊一 味地迎合遴选标准,不惜丢掉传统特色;各个图书情报研究机构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核 心期刊目录,以便于在核心期刊风潮中淘得一桶金,一时间各种版本核心期刊目录充斥 于全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核心期刊现象进行深刻的解析,以利于学术的进步和期刊 的健康发展。

一、核心期刊历史回顾

“核心期刊”(Core Journals)是文献计量学中的一个学术概念,最早由英国的文献计 量学家布拉德福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理论根据是对某一特定的主题来说,有关它的 学术论文会大量地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刊物上,而其余的论文则分散在为数众多的其他刊 物中。此后,又有人研究了二次文献如文摘、题录、索引的分布状况,以及某学科的有 关论文发表后被引用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也都发现了同样的规律。这一集中与分散的 规律便构成了测定核心期刊的基础。

我国目前最权威的核心期刊目录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 主持编写,从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一版)》(以下称《要目总览》)至 2004年,已经推出四版,对核心期刊的筛选方法、核心期刊的界定、核心期刊学科类目 的划分、核心期刊筛选软件的设计与使用、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研 究。因此,《要目总览》成为目前国内认定核心期刊的权威版本。《要目总览》的各版 评估方法存在差异,但原理是相同的,这里主要对第一版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第一,选择《全国报刊索引》作为工具,依其统计各学科文献在各种期刊中的载文量 。但由于《全国报刊索引》收录并不完全,对于某些学科常有重大遗漏,所以如遇此情 况,则改为主要利用与该学科相关的其他索引工具进行统计,或者直接统计此年限内该 学科学术论文在各期刊上发表的数量。根据上述统计结果,按各刊所载一次文献量的多 少,依序列出第一个备用期刊表。

第二,选择与本学科相关的一种质量最高、收录范围较广的文摘(或题录)进行统计, 年限与上同,亦根据各刊被摘贮的该学科学术文献数量多少依序排列,得出第二个备用 期刊表。对于文科各学科,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或《新华文摘》作 为统计依据。

第三,从上述两个期刊表中选出名列前茅并附有引文的5~10种期刊,或征求该学科专 家的意见选择数种质量高的、其内容能覆盖本学科各下级学科的期刊,对其中的文后引 文进行统计,年限亦与上同。根据统计结果,依各刊被引次数的多少顺序排列,得出第 三个备用期刊表。鉴于目前我国文科学术论文所附引文数量较少,必要时亦可以《复印 报刊资料》所选用的文章做引文分析,一般说来这些文章质量较高,有一定的代表性, 且多数都附有引文。

第四,综合筛选。先求出上述三个表中每种期刊被索引、被摘贮和被引用的次数占总 次数的百分比,即

A刊被索引的百分比

[V1(A)] = 1988~1990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A刊该学科论文条数÷同期《全国报刊 索引》收录该学科论文的总条数×100%

A刊被摘录的百分比

[V2(A)] = 1988~1990年所用文摘对A刊该学科文章摘录的条数÷同期该文摘对该学科 文章摘录的总条数×100%

A刊被引用的百分比

[V3(A)] = 1988~1990年所选来源期刊对A刊该学科文章引用的次数÷同期该来源期刊 内该学科文章的引文总数×100%

得出上述三个百分数之后,对它们做加权平均处理,求出各刊的V值。一般情况下,其 权重可依次选取0.2、0.3和0.5。即V(A) = [V1(A)×0.20 + V2(A)×0.30 + V3(A)×0.50]

但是这样的权重对于有些学科不一定合适,这时就需视各学科的具体情况适当安排这 三个数据的权重。得出各刊的V值之后,依其大小顺序排列,于是得到一个综合了上述 三种途径所得结果的第四个备用期刊表。然后,按此表顺序从大到小累加各刊的V值, 至其累加量达到70%左右为止,在此区域内的期刊即为初步认定的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第五,学科专家鉴定。延聘具有较高水平的、目前正活跃于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把与 其相关的初步认定的学科核心期刊表送请他们审查鉴定。每一学科的专家人数不少于三 位。根据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对已初步认定的该学科的核心期刊表作适当的、必要的调 整。

经过上述五个步骤,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便最终确认。

二、由核心期刊评估过程可知,以核心期刊为标准评定论文和期刊的好坏有失公允

首先,由评价方法可知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例如“载文 量”考察期刊刊载某学科论文数量的多少,而“文摘量”重点考察期刊刊载文章的学术 质量。二者同处于核心期刊评价标准之中,人们很难分别出某种期刊入选是因为其质量 指标还是数量指标,因此也就很难断定该刊物质量的好坏。

其次,参与定性评价的专家来源单一、数量不多,难以保证核心期刊的权威性。根据 原国家教委科技司的资料统计,我国现有一级学科80个,二级学科几百个,三级学科几 千个,刊登相关学科论文的期刊达几千家。而《要目总览》的专家组成员只有三四百名 ,数量较少,且地域局限性较强,不具有普遍代表性,难以建立真正的具有权威性的核 心期刊体系。

第三,《要目总览》评选标准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期刊有失公允。“核心期刊” 的概念在国外是从自然科学期刊中引出来的,而且大多是专业性自然科学期刊。现在我 们把它引入中国,用于评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对象上发生了错位。另外,我国 很多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多是文、史、哲、经等学科综合,形成不了一个学科核心,虽然 期刊学术水平很高但却难于进入核心期刊目录(例如很多大学的学报),从而降低了核心 期刊的代表性。

此外,那些容量大、出版周期短的期刊更易于进入核心期刊,例如月刊的核心优势就 大于季刊,每期100页的月刊其核心优势又大于每期50页的月刊,从而造成以发表文章 数量论期刊质量的悖论。

由上可知,核心期刊不能作为评价期刊质量好坏的标准。那么,文章是否发表在核心 期刊上能否作为评判文章质量好坏的标准?我相信任何一个具有逻辑思维的人都会给出 否定的回答。因为高质量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不一定篇篇是精品,特别是在我国期刊界 没有普遍采取匿名审稿制的情况下,人情稿、关系稿在任何一本高质量刊物上出现都是 有可能发生的。反过来,一般刊物发表的文章不一定都是平庸之作,其中一些期刊为了 提高知名度不惜重金约请名人、专家撰稿,致使这些期刊中也“点缀”着高质量的论文 。因此,评定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只能从文章本身着眼,以其所发表期刊级别的高低论 质量的“出身论”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其实,《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的前言中,编者已经对此作出了说明:“ 核心期刊”的概念不同于“优秀期刊”,因为两者评价标准不同。某些发行量很大、深 受读者欢迎的期刊,并未进入本书的“核心区”,而本书的核心刊,不一定都被评为优 秀期刊。核心刊与非核心刊的区别只有相对意义,而非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本书核 心刊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旨在揭示一定时期中文期刊的发展概貌,为图 书情报界、出版界等提供一种参考工具。如何使用核心期刊表,不同部门完全可以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且,“核心刊”与“非核心刊”之间并无不可逾越 的界线,差别仅仅在于“核心期刊”集中了较多的高质量论文而一般期刊的这类论文数 量相对少一些;对于某一具体刊物来讲,其在位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得到变更的, 这段时期甲刊是核心期刊,下段时期可能乙刊变为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只是在总体上反 应各类期刊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它的排序也不可能完全准确。个别进入核心区的期 刊,可能不孚众望,而某些重要的刊物也可能被遗漏而未进入核心区。

所以,中文核心期刊表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工具来使用,而不应该像一些科研管理部门 那样把它当作评价科研成果好坏的“惟一标准”和“准绳”。

三、核心期刊现象的推动者——科研管理部门

核心期刊现象的出现其实与各个期刊社和核心期刊表的编撰部门无关,造成这种现象 的是我国的科研管理与评价部门。期刊社和核心期刊表的编撰部门没有权力规定各个大 学和研究机构的教师及科研人员在评职、晋级、分房、发放津贴时,必须在何种期刊上 发表几篇论文,没有权力规定硕士生、博士生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几篇文章方可毕业 ,更没权力规定在何种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可以将科研成果评为几等,只有相关的科研 管理部门才有此权力。

我国一些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评价工作中热衷于量化,将核心期刊的功能扩大化,把 文章能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作为衡量论文水平高低的依据,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 多少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他们认为这是科研成果鉴定科学化的进步,而忘记了有些科 研成果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需要去定性。这些管理部门把本来极繁杂、 极细致的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完全用“核心期刊”这个标准去衡量,其实是一种不负责 任的懒惰的表现。

实际上,评价科研成果的好坏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只要组织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对成 果进行鉴定,很容易分出成果的高下。如果不看论文的内容、不对论文本身的专业知识 进行评估,只是惟“出身论”,认为成果只要是发表于核心期刊其学术价值就高,那么 我们还要那么多的学科组、专家组、评委会干什么?把不具备评价论文质量高低的“核 心期刊”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惟一标准,并且盲目地推行,将会给我国的科研评价工作 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标签:;  ;  ;  

核心期刊现象分析_核心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