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_企业环境论文

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_企业环境论文

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环境管理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9.23·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5X(2001)04-0033-04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紧迫问题摆在世人面前,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解决它的有效途径。日本近年来在企业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了解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状况,借鉴它的一些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目前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有所裨益。

一、日本环境问题的演变

在西方国家,普遍而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二次大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大量消耗廉价的能源、原材料的同时,环境污染也迅速蔓延。同样,日本随着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公害的泛滥也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公害大国”。然而,经过近30年的努力,今天的日本的环境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日本企业的环境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企业的环境管理有一个发展过程。二战之后,日本以重化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灾害。60年代初,日本钢铁之都的八幡市每天从空中降下的灰粉尘高达27吨。大量的粉尘排放使职工患了尘肺病,周围的居民也患了哮喘病。熊本、新泻等地工厂排放的含有甲基水银化合物造成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严重的环境灾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对策。196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工厂的SO[,2]的排放量作出了规定。该法于1972年又进行了修订。197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水质污浊防止法》,对企业排放污水规定了严格的标准。这些法规对推动企业治理“三废”,扼制公害蔓延的趋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这些法规多为事后应对,缺乏综合、超前、预测的政策功能,企业的环境措施也多为末端治理,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环境保护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境认识能力的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改变。人们更加重视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所谓绿色价值观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日本也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兴起了绿色消费的热潮。同时,企业的环境对策也开始从消极的应对转向要“善待地球”、积极地加强环境管理上来,并以此提高企业形象。

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企业环境管理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随着绿色观念日益深入到企业和居民当中,绿色消费(居民购买消费品)和绿色采购(企业采购原材料)已经普及,关心环境已成为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吸引顾客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其次,企业环境技术大为提高,已从末端治理转向清洁生产过程。通过采用新的环境技术,提高了要素生产力,降低了原材料、能源消耗,推动了产品的再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这就促进企业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开发新技术,寻找新的与环境友好的发展途径。

第三,日本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环境法规建设。而且,在一些法规中,与以往的法规单纯采取限制的方法有所不同,在诸如如何负担再利用费用等问题上,采取了经济鼓励的方法。

第四,企业的“环境”表现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银行对企业融资也开始注意环境方面的考察,从而使企业在处理环境问题上的表现,成为影响其资金筹措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相适应,企业向外界公布企业情报时,必须把环境情报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其中,这种社会监督已成为推动企业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力量。

二、企业环境管理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

所谓环境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既要追求利润,又要关心和保护环境,通过管理控制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制定环境经营战略,并在一系列的生产经营环节中采取有效的环境对策。企业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因其所在行业和自身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就制造企业来说,其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七项要素,即环境经营战略、清洁采购、清洁制造、环境标志、环境会计、环境情报公开和环境观念。

(一)环境经营战略

制定企业环境经营战略,应在维持企业自身成长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指引下,在预测地球环境变化和与之相关的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企业经营目标应考虑如何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现和开拓新的事业领域,回避环境风险,以及如何确立环保形象,取得社会的积极评价等。

(二)清洁采购

所谓清洁采购指的是要按照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ISO14000系列的要求,优先采购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产品、原材料和服务。为此,就要随时了解相关供应商的环境表现,以便从中选优。

(三)清洁制造

所谓清洁制造指的是整个生产过程要采用对环境无害和高效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尽量采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再资源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并保证产品及其使用过程不会对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四)环境标志

所谓环境标志是政府或其授权机构按照规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印在产品及包装上的特定图形。它表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都是符合生态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的或损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标志已成为产品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条件。1989年2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双手环抱地球图案的环境标志,表达了“用我们的双手保护地球和环境”的愿望。

(五)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企业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在企业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要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环境成本、效益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以便加以改进,并找出新的发展机会,确立新的经营目标。

(六)环境情报公开

所谓环境情报公开是指企业将其环境管理的指导方针、环保目标和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企业活动对环境的负荷等方面的信息写成“环境报告”向企业成员、股东、相关企业、地方行政机构和消费者公布。企业实行环境情报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企业成员特别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表现的理解和信任,借以树立起一个关心环境和能够承担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

(七)环境观念

企业能否顺利实施环境管理,最终有赖于在全体成员中明确树立环境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把保护环境、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在环保时代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并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求得企业自身的持续成长。事实证明,企业愈是坚持环境经营观念,就愈能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并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形象和竞争力。

三、日本企业环境管理发展的特点

从当前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如下主要特点。

(一)企业环境管理遍及各个行业,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目前,日本企业环境管理已遍及各个行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咨询业、金融业等各个行业的大小企业都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和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展多种多样的环境管理活动。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大都集中在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及其再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剩余能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运输业主要是围绕运输服务如何同资源再利用相结合,来开展环境服务。在商业行业中,有的企业如大型饭店在厨房垃圾的再利用上做文章,有的企业如大型综合商社则通过开发环保技术,开辟新的事业领域。咨询业主要是利用其拥有的专门技术为相关企业提供环境管理的技术咨询服务,如环境测定、分析服务,环境管理项目的成本、收益测算服务等。至于在金融业,有的金融机构也看好环境管理表现优秀的企业,发售“生态证券”。总之,当前日本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在力图通过强化环境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生态企业”形象,借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成为推动日本企业加强环境管理的主导力量

随着绿色消费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众和投资者对企业的环境表现愈益关心。于是,人们开始对企业的环境管理状况划分等级,并且为此提出了“环境效率”的概念。所谓“环境效率”是指企业通过减轻环境负荷和降低相应的经营成本,例如通过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制造和销售环境关心型产品,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和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进而降低环境成本所带来的提高企业业绩和企业形象的效果。企业“环境效率”的高低,表明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高低,而西方的有关实证研究又进一步证明,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与其中长期的成长性,呈正的相关性。因此,企业的环境管理、环境效率同企业的财务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营销能力等同样都构成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如果在环境管理上表现出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其竞争力就会逐渐减弱,从而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相反,那些及早确立了环境战略,在环境管理上表现优秀的企业,就会迅速提高竞争力,从而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因此,目前日本企业加强环境管理的动力已不只是法规的强制力和消费者的监督,而主要是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原理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三)企业环境管理以废弃物再利用为重点,以“零排放”为目标,从而求得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要特征的。其后果是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日本是一个人口稠密、国土狭小的岛国,因而废弃物造成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不久前日本政府提出了21世纪要建立以适当消费和节能、再利用型为基础的模式,使整个社会生活转入持续型、循环型的发展轨道。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当前日本许多企业的环境管理都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再资源化作为重点,有的还提出了“零排放”的目标。日本"NEC"早在国际上提倡“零排放”之前,便开展了“零废弃物运动”,该企业1994年的废弃物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了29%,再资源化率达94%。“日本制纸”从1996年开始推行“零排放”运动,该企业通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其它资源回收、再利用途径,使废弃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现已降至产量的0.3%以下,并计划到2003年降至0.1%以下。此外,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一些相关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例如,有些饭店利用厨房垃圾制成肥料对外销售;有的卫生陶器厂家开发出家庭用“中水”系统,通过有机物分解和电解杀菌,对家庭生活排水进行净化处理,再用于洗车、冲洗厕所等。

(四)企业以环境技术开发为手段,开辟新的事业领域,从而保证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

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环境技术的开发,既为减轻环境负荷、改善地球生态状况做出贡献,又为企业开辟了新的事业领域,从而为自身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东芝”适应企业环境管理的需要,于1997年开发出用于产品生命周期评估的软件。

这种软件通过计算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将其对地球变暖等若干种环境影响分别加以数值化,从而从多侧面和总体上评估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程度。

(五)政府不断完善环境立法,成为推动企业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外部力量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在环境立法方面的步伐明显加快。1993年11月通过了《环境基本法》,并根据该法制定、实施了《环境基本计划》。1996年制定了《日本工业环境标准》(即“环境JIS”),从此,有关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ISO14000系列)开始在日本付诸实施。1997年4月,《容器包装再利用法》部分实施。1999年4月,《地球变暖对策法》实施。同年6月,《环境评估法》实施。2000年1月,《二恶英类特别措施法》实施。同年4月,《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全部实施。2001年4月,《家电再利用法》、《环境污染物质排出移动登录制度》也将实施。此外,还有一些法规,如《建筑废弃物再资源化法》等都正在讨论之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200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环境型社会基本法》,以基本法的形式明确宣布,日本必须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生活方式,转而向“最佳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迈进。环境法规的日益完善,已成为推动企业强化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

收稿日期:2001-03-28

标签:;  ;  ;  ;  

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_企业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