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运输越来越繁忙,交通的密集程度、行车车速及车辆轴重都在不断增大,这就给路面质量方面带来了极大压力,路面损坏速度不断的加快,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保证公路交通运输线的顺畅,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高速公路建设的日新月异、迅速发展,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高速公路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它的质量决定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
1.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1.1沥青混合料特点
沥青混合料是经合理选择级配组成的矿物混合料,并掺与适量的沥青材料、外掺剂,在一定高温温度下经拌和运输摊铺而成的高级路面材料。它作为高等级公路主要的路面材料,具有其他许多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如下:
(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它不需要设置伸缩缝,路面平整且有弹性,行车比较舒适。
(2)沥青混合料路面有一定的粗糙度,雨天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路面又能保证一定的平整度,如高速公路路面,其平整度可达1.0mm以下,而且沥青混合料路面为黑色,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
(3)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方便,速度快,养护期短,能及时开放交通。
(4)沥青混合料路面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随着道路交通量的增大,可以对原有的路面拓宽和加厚。对旧有的沥青混合料,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再生利用,以节约材料。当然,沥青混合料路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因沥青老化会使路面表层产生松散,引起路面破坏;另外,温度稳定性差,夏季高温容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推移、拥包等现象。冬季低温时易脆裂,在车辆重复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裂缝。
1.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和强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经机械拌合楼根据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将矿质混合料与粘稠沥青在沥青混凝土拌合楼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车辆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在保持高温状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它是沥青混合料中最典型的品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材料的组成、材料的技术性质以及外界因素,如车辆荷载、温度、环境等条件。
2.路面工艺的控制
在基层的养生期过后,马上清扫进行喷洒底油及同步碎石封层。底油要和面层采用的乳化沥青种类、标号相同,封层材料一般为重交沥青或改性沥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喷洒过程不能在表面形成油膜,待其具有一定渗透深度及水分蒸发后,及时进行铺筑沥青路面并禁行车辆。严格控制透层、封层、粘层洒布量,保证沥青喷洒均匀适量,待路面干燥之后通过钻孔、挖掘基层确认透层沥青渗入深度,渗入深度不能小于5cm。
沥青路面施工前,要重点对标高进行测量,如有表面松散,采用沥青砼补充夯实。确保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和面层的铺筑要求。
在沥青路面的铺筑前14天,施工方在监理批准的现场,配置全部机械和各种沥青混凝土,按照路面的施工规范试铺一段不小于200米的试验段。确定正式铺筑的合理数据,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拌合、摊铺、压实的设备效率,总结经验指导后续路面的铺筑。比如机械种类数量的配置、拌合温度、数量、上料速度、摊铺的速度和温度、碾压遍数、速度。确定松铺系数及接缝方法、验证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各种材料的质量检测、管理工作链中人员的联系方式等。
施工过程中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对拌和站所生产的沥青混合料都要逐盘检查,目测混合料拌合是否均匀,有无花白料,外掺剂的投放量是否准确,油石比是否合理,混合料有没有离析现象。每半小时检查集料的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每次出料取样抽提,筛分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油石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每天成型马歇尔试件,测定各项体积参数和力学指标,并计算合格率和偏差系数。沥青混合料的拌合重点是集料的级配问题和油温的问题。规格集料、矿粉、沥青必须按标准比例配料,油温控制在160~170℃之间,矿料加热温度在170~180℃之间,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在150~165℃之间,改性沥青混合料要在重交沥青基础上适当提高10℃左右控制。
混合料的运输主要控制离析现象的出现,设置成品料仓,控制运输车辆在装料卸料方式,运距在半小时以上,要加蓬覆盖料车。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停住,且不能撞到摊铺机。在130℃时进行碾压,达到设计要求。
沥青混凝土碾压时的温度要控制好,温度过高会产生裂缝和推移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和平整度;温度过低混合料压实不易充分,它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和压实方法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初压时采用10-12t双驱双振压路机,错轮1/2振压2遍,后由胶轮压路机复压,最后用10t双驱双振压路机静压收光,每个阶段碾压的温度控制在初压130度,复压120度,终压110度。混合料温度在80~110度为敏感区间,碾压极易产生推移拥包现象,控制温度在60~80度左右收光比较适宜。
3.现场施工其他细节的质量控制
3.1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缝处理不好,是一个质量的薄弱点,也是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处理好接缝的关键因素是要舍得切除接头,用3米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以摊铺层脱离直尺点为界限,拉线用切割机切缝挖除,另外接缝处的相关实测项目也要重点检测,对于明显离析或者压实度不够等问题出现的段落也要拉线切除。新铺接缝处采用斜向碾压法,用3米直尺检测,适当结合人工找平,消除接缝处的不平整,使前后两路段平顺相接。
3.2桥头和伸缩缝的质量控制
高速公路应该高度重视桥头跳车和伸缩缝跳车问题,在施工桥头的台背回填的时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日后路堤的沉降,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面层需要上桥和下桥的时候,要在桥头、桥尾各自的两边都挂50米的钢丝绳用来调平接顺路线,摊铺前要用碎石或者干净的沥青废料填平伸缩缝对于混凝土要分时间多次收浆抹平保证其平整度。
3.3施工过程中其他细节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温度损失,尽量减少人工补料,以免工人在沥青路面上的行走带走表面的细料造成离析,摊铺机履带行走的前方必须保证没有杂物影响,及时清扫;尽量减少现场人员在刚刚摊铺好的沥青路面上来回行走、跨越钢丝绳防止碰撞钢丝绳导致施工高程的控制质量下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是施工单位组织协调能力、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机械性能、机械手操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精心组织,找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质量控制,才能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4.结束语
总之,要建设一条舒适、安全、经久耐用的高速公路,就要控制好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公路交通运输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在重视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还要加强和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道路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兰.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0)
[2]王洪辉.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 2006(06)
[3]周庆波.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探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4)
论文作者:方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总第19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温度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材料论文; 伸缩缝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总第19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