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的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农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比例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分析当时中央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实质上都是围绕着调整工农业发展关系展开的。从农业方面看,改革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在生产领域,国家首先在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通过调整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把农民的利益同农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农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是显著地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业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并严格控制生产资料价格。这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强了其自我发展能力。在流通领域,国家首先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使农民直接增加了收益。与此同时,国家还连续多次压缩平价收购农副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又使得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这意味着国家通过流通环节从农业“挖资源”的强度减弱了。
上述几方面的改革,给我国农业生产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使农业发展出现了连续6年的高速增长。1978—1984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5.4%,每年平均递增7.6%,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农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6年时间里,粮食产量增长跨越了两个台阶(每个台阶5000 万吨),总产量由30477万吨增加到40371万吨,年均增长5%; 棉花年产量由216.7万吨增加到625.8万吨,年均增长19.3%;油料产量由521.8 万吨增加到1191万吨,年均增长14.8%。受种植业高速增长的影响,这一阶段畜牧业和水产业也都取得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农业改革的成功与高速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同时,它还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从1978—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上升到355.3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了130.7%,年均递增15%。 农民收入迅速增长给国民经济带来两大影响。一是农村消费品市场急剧扩张,对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产品形成了强大的需求拉动。农民收入增加后,为了改善生活他们首先将一部分收入用于食品消费方面。但是,在非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则更多。1978—1984年,农民用于穿住用等非食品消费支出增长了近两倍,占生活费总支出的比重由32%上升到41%。随着农民将越来越多的收入用于非食品消费方面,农村对日用工业品消费需求出现了大幅度地增长。仅从对传统四大件工业品消费量变化分析便可说明问题。这一期间,农村居民每百户购买的自行车增加了1.4倍, 缝纫机增加了1.5倍,收音机增加了2.5倍,手表为3倍。 农村日用工业品消费需求的迅猛增长,大大拓宽了工业产品在农村的市场,这为工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刺激了农村非农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伴随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手中开始出现并逐渐积累起了一部分剩余资金。在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条件下,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数以万计的农民携带着资金走向非农产业领域,轰轰烈烈地办起了乡镇企业〔1〕。
在发动农业改革的同时,工业内部也进行着系列的改革。1979 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会议决定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同年11月召开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确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优先”的发展政策〔2〕。 对于重工业,在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重工业除了适当生产一些耐用消费品外,更重要的是调整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提高适应能力,更好地为农业和消费品工业服务。同时在就业政策下,一方面国家强调要把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也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城乡集体经济企业,并允许发展个体经济,以便安排更多的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就业。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调整,我国工业在发展方式上便出现了向轻工业倾斜的特征。1978—1984年,轻工业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93.8%,年均递增11.7%,而同期内重工业产值只增长了46.7%,年均递增6.6%。这一时期,轻工业的高速发展矫正了传统经济发 展战略以重工业打头的结构模式,这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两个积极影响:一是工业结构的轻型化使其通过原料需求和日用消费品供给,同农业的前后联系较以往紧密得多。二是由于工业发展中以轻工业打头,而轻工业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使得工业发展在对资本品投入需求下降的同时,而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上升。据统计,6 年时间里我国工业(包括建筑业)新增就业人数为265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就业442万人, 是改革前的2.1倍。同时,受工业轻型化和改革的推动, 服务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此间,该行业共新吸纳劳动力284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就业474万人,是改革前的4.1倍,工业和服务业大量地吸纳劳动力,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农业劳动力份额迅速下降,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显著上升。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农业和工业所呈现的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和改革前相比,这一阶段工农业发展关系有如下变动特点(见表1):
表1 改革初期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1〕
年份农业年均 工业年均 比例关系
增长(%)
增长(%) (以农为1)
1978 8.1
13.5 1:1.7
1979 7.58.8 1:1.2
1980 1.49.3 1:6.6
1981 5.84.3 1:0.7
1982 11.37.8 1:0.7
1983 7.8
11.2 1:1.4
1984 12.3
16.3 1:1.3
1978—19847.69.6 1:1.3
(1)受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的影响, 农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6年时间里我国农业年平均增长是改革前的3.04倍。 相反,同期内工业在结构轻型化的同时,其发展速度却明显地降下来,年均增长速度为9.6%,仅为改革前的85%。(2)由于农业高速发展和工业发展速度的降低,此间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大幅度下降, 从改革的1:4.5变为1:1.3。(3)还应引起注意的是,在改革初期我国的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一改以往那种忽高忽低的不稳定的状态,出现了连续多年两大产业发展都能稳定在比较小的比例关系上。看来,是改革增强了国民经济对工农产业间的协调能力,使两者比例关系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自1984年农业获得大丰收后,随着经济改革的重心由农业、农村转向城市,改革便在财政、金融、投资、商业、外贸、企业经营体制以及价格体系和工资制度等方面全面展开。这一时期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把市场机制慎重大胆地引入城市经济运行中,并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松绑放权和让利。这些改革措施出台后,极大地刺激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一段时间里,各级政府和企业纷纷增加投资,大上工业项目,试图以工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就在此时,国内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大量向工业领域倾斜。受此影响,工业再度扩张起来。 从1984 —1988年,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工业产值增长最快,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7.8%,这远远快于改革初期的增长水平。与此同时,农村在1985年中央1号和4号两个文件精神鼓舞下,也掀起了一场发展乡镇企业的热潮。这一时期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9.3%。然而,在工业和农村非农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农业却发生了主要农产品产量从1985年开始相继出现了大幅度减产或徘徊现象。同1984年相比,粮食产量1985年减产2820万吨、棉花减产211 万吨。油料减产发生在1986年,当年减产105万吨。主要农产品产量减少后,并没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其生产能力,而是出现了三年持续徘徊的局面。即使到了1988年某些产品产量也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受主要农产品减产和徘徊的影响,这一时期农业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其年均增长速度由改革初期的7.6%跌到4.1%。
农产品减产和农业增长速度下降与当时社会资源特别是投资在工农产业间配置重新发生倾斜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表明,在1984—1988年间,我国农业对资本品(物质生产资料)投入需求明显上升。以粮棉油为例,这段时间三种产品的每亩物质费用平均每年增长粮食为9.6%、棉花为8.3%、油料为10.3%,分别是前6年的1.6倍、1.1 倍和1.4倍。农产品物质费用支出的迅速上升, 大大地增加了农业对资金投入的需求强度。然而,由于资金大量向工业和农村非农产业流动,导致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生产。先看国有单位的投资结构变动。从1984—1988年,我国工业投资从341.6亿元迅速增加到812.6亿元,增长了1.4倍,占国有单位投资总额的比重由46%上升到51.6 %。相反农业投资在同期只增加了10.4亿元,仅仅增长了28%,所占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从5%下降到3%。再看农村集体单位的投资结构变动。四年时间里,农村集体单位对农业的投资只增加了13.9亿元,增长速度为48%,占集体投资总额的比重由16.6%下降到9.4%, 而对工业的投资却由87.8亿元急剧增加到288.3亿元,增长速度为228 %, 所占比重由1984年的50.2%上升到63.1%。农民个人的投资偏向与国有和集体单位的投资结构变动也颇为相似。这一时期,受产业比较利益的诱导和工农产品交换条件再度恶化的影响,农民也将大量资金投向了非农产业领域。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极度偏向工业和农村非农产业,最终造成了农业再生产资金缺乏,农产品生产能力下降,农业发展速度降低。
表2 1984—1988年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
年份 农业年均
工业年均
比例关系
增长速度(%)增长速度(%)(以农为1)
198412.3
16.3 1:1.3
1985 3.4
21.4 1:6.3
1986 3.4
11.7 1:3.4
1987 5.8
17.7 1:3.1
1988 3.9
20.8 1:5.3
1984—1988
4.1
17.8 1:4.3
表3 1983—1988年全国粮食产销情况 单位:亿公斤
年份 国内产量 全社会消费量 产销差额
1983
3873
3584289
1984
4073
3951122
1985
3791
4008
-217
1986
3915
4066
-151
1987
4030
4078-48
1988
3941
4086
-145
① 资料来源:社会消费量来自国家统计局历年《商业统计年报》,国内产量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②社会消费量包括:生产用粮(工业用粮、种籽、 饲料)、生活用粮(城镇、乡村居民用粮)。
③粮食指原粮。
上述农业和工业增长速度的反向变化,很快改变了改革以来工农业的发展比例关系。从表2提供的资料分析, 这一阶段两大产业的比例关系明显变大,四年时间里产业平均比例关系为1:4.3, 远远高于改革初期1:1.3的水平。分年度看,1985年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最大为1:6.3,1988年最小为1:3.1。显然,面对如此之大的比例关系, 无论是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决策者都很难作出农业和工业发展比例关系是协调的判断。实际上,这一时期工农业发展确实出现了失调现象。以粮食的生产和消费为例(见表3),在1983年和1984年, 我国粮食的国内产量已经明显大于全社会的消费量。但是,从1985年开始国内产量又连续四年都小于社会消费量。毋庸置疑,粮食的生产与消费关系在1984年后是失调的。工农业比例关系失调不仅仅反映在粮食供求上,而且还反映在棉花、油料和糖料等农产品的供求方面。这一阶段由于这些产品产量相继减产,但社会对其消费需求量却在迅速增长,由此也产生了较大的供求缺口。
进入1988年后,面对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相对短缺,全国零售物价水平开始迅速上扬,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最快。当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升了18.5%,而食品类价格上升了23%,其中鲜菜、肉禽类、水产品的价格指数高达30%以上。在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压力下,我国国民经济于第四季度又被迫开始了一轮新的经济调整。当时,经济调整的重要目标是压缩社会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把过高的工业速度降下来,千方百计将农业搞上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首先压缩了投资规模,并调整了投资结构。由表4 提供的数据分析,在1988 年到1990 年间我国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了5.6%,而同期内工业投资于1989 年比上年减少了近130 亿元, 即使到1990年也仅比1988年增长了4.8%。 与此相反, 这两年农业投资由63 .61亿元增加到80.29亿元,增长了26.8%。同时,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刺激农业生产, 中央政府还采取了如下政策措施:(1 )于1989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2 )增加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量,对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以控制其价格过快上涨;(3)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和粮食批发市场, 疏通粮食流通渠道,解决卖粮难问题;(4)减轻农民负担,控制乱收费。 上述几方面政策的实施,对抑制工业增长,推动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8 —1990年,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由20.8%下降到8.5%,继而 又下降到7.8%。相反,农业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从1988—1993年间年 均增长速度由前4年的4.1%上升到5.7%(见表5)。农业增长速度加速反映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上,粮食生产自1989年结束了持续三年的徘徊状态后, 连续四年获得丰收,其总产量于1993年达到了45649万吨;油料生产于1990 年走出困境,也取得了三年的好收成,使总产量达到了1803万吨。此外,同期内肉类产量平均每年以9.1%的速度持续增长;水产品产量增长更快,年均递增速度高达11.4%。主要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大大地改善了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关系。
受农业和工业发展速度变动的影响,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在经济调整初期显著降低。例如1988年农业与工业的发展比例关系还高达1:5.3,而到1989年和1990年则迅速下降为1:2.7和1:1.0,五年时间里两大产业增长平均比例关系为1:3.0,明显低于前一阶段的水平。可以说,自1988年后我国曾经一度失调的工农业比例关系又得到了改善。但是,随 着经济调整的结束,特别是进入1992年以后我国工业又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这又使得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重新拉大了。从表5 可以看出,1991年以后伴随工业的加速增长,工农产业比例关系开始反弹,连续三年都在1:3.6—4之间波动,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到1994年这种比例关系不但突破了1:4,还有可能超过1:5,与1988年的水平相接近。毫无疑问,如此之高的比例关系绝不是协调的。实际上,近几年工业发展过速而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矛盾已日渐突出。从全国看,受产业比较利益的影响,农民对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性明显低落。由此导致这些产品的供给不稳定甚至出现了较多的减产。从地区看,现在已经出现了“南方不种粮,近郊不种菜”的现象,还有些以农业为主地区出现了“吃水果、喝菜汤、光着屁股奔小康”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人们重工重商轻农进而轻视粮食生产密切相关。同时,使人们更为忧虑的是伴随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宏观资源配置又开始向工业乃至非农产业倾斜(见表6),由此造成农业投资增长速度回落,其投资总额还在1993 年急剧下降。反映在耕地资源方面,就是耕地资源流失速度明显加快,其面积大量减少(见表7)。 面对我国经济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上的变化,农业和工业在产品供求最终在产业发展比例关系上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失调。
表4
国有单位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动 单位:亿元
名称1988年1989年1990年 1990年比1988年增长
总额
2762.76
2535.48 2918.64 105.6
农业 63.31 62.16
80.29 126.8
工业
1726.53
1597.01 1809.88 104.8
表5
1988—1993年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
年份 农业年均
工业年均
比例关系
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
(以农为1)
1988 3.920.8 1:5.3
1989 3.1 8.5 1:2.7
1990 7.6 7.8 1:1.0
1991 3.714.5 1:3.9
1992 6.427.5 1:4.0
1993 7.828.0 1:3.6
1988—1993
5.717.2 1:3.0
表6 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
投资总额 亿元
2918.64
3628.11
5273.64
7657.97
比上年增长 %15.1 24.3 45.4 45.2
农业 亿元 80.29101.39132.31 64.32
比上年增长 %29.2 26.3 30.5 -51.4
非农产业 亿元
2838.35
3526.72
5141.33
7593.65
比上年增长 %14.8 24.3 45.3 47.7
表7 我国耕地面积变动情况单位:万亩
年份 年末实有面积 年内减少面积
1988
143582.7967.1
1989
143484.0776.3
1990
143509.4701.1
1991
143480.4732.0
1992
143138.7
1108.1
1993
142652.1
1098.6
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这15年里两大产业的发展比例关系变动有如下特点:第一,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变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从1978—1993年,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比例关系共经历了三个变动周期。它们分别是1978—1984年、1984—1988年、1988—1993年。在这三个变动周期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农业和工业的增长比例关系都从大到小然后又从小到大。不同特点是在第一个周期中,工农业比例关系最小,两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几乎相等。第二,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的周期性变动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每当国家从各项政策上重视农业时,农业发展就比较快,这时工农业发展差距也就变小。反之,当工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农业受到忽视时,农业发展速度就会下降,工农业发展差距也明显拉大。第三,如果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考察,我国的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似乎也有从大向小的变动趋势。但是,同世界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一般经验比较,我国工农业的比例关系变动要不稳定得多。无论是从年际间还是从经济增长的长、短周期考察,两大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变动幅度都非常大。值得注意的是改革以来,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变动在年际间和周期间的差距要比改革前小得多。这说明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同时也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两大产业协调和调控能力在不断增强。
注释:
〔1〕农民大规模举办乡镇企业, 是在农业改革取得逐步成功之后于1984年才出现的。这一年农村乡镇企业发展从各项指标衡量都快于任何时期。可以说,1984年是我国农村工业化掀起的第一个浪潮。也就在此时,那种由传统战略及其体制造就的由城市搞工业和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才真正被打破了,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格局,即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重的双重工业化格局。从这一点讲,农业改革的成功意义不仅仅在于农业本身,而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引发了一场新工业化革命。
〔2〕“六优先”指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
〔3〕本表及以下各表资料来源见历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