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翁牛特旗供电分公司 0245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电力检修与运行体系已无法满足现代输电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的基本现状,并针对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输电线路的检修实行定期检修制度,这种制度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且不管是检修周期还是检修项目,均需要依赖传统经验。同时,如果无法对输电线路实际工作状态、结构的组成、设备的质量以及性能差异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再加上检修工作均按照既定的规范进行,没有创新,极易导致检修周期过短、检修费用过高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对输电线路的正常供电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近几年来,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向大电网、高电压、自动化以及高参数趋势发展,以时间周期为基础的线路检修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检修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在“两网”改造之后,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且部分设备也不需要进行常规检修了,此情况下,如果还是采用定期检修制度,必定会导致浪费,进而对线路的正常供电带来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因检修错误而导致故障。基于此,必须选用新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方式。
1.2可行性
最近这些年中国电力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检查输电线路的过程中,虽然检查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可能还会出现误操作,但是检修技术以及运行技术却越来越完善,这样一来就有效促进了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管理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输电线路检修相关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与20世纪进行比较进步非常明显。除此之外,在采集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促使输电线路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管理正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2输电线路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管理的现状
2.1专业人才的缺乏
目前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短缺,随着用电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企业输电线路的横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且输电线路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这便对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电力企业的运行检修人员,在专业素质上面还无法达到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高标准要求。缺乏专业人才,便会阻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顺利开展,也会对电力企业输电线路的日常检查与维修产生重要影响。
2.2责任制度不完善
在输电线路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管理这项工作当中,如果不具备完善的责任制度,那么此项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并且在日常线路正常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明确负责人,进而使工作出现无序化情况。此外,责任制度的不完善和欠缺就会导致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效率出现降低,加之很多设备运行工作人员设备运行之前,没有仔细、严格地检查输电线路,这样也会引发一些事故的发生,同时还会使检修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管理模式不完善
现阶段,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虽然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其一体化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较多缺陷,例如只有少部分人熟悉少数设备的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对于检修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检修主题数据、时间安排以及基建扩建项目等信息的管理,但因为运行及检修管理模式的不完善,使得这些数据均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阻碍了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效率的提高。
3实施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来评估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和检修计划并以优化,从基态、静态和动态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核定,利用智能专家分析系统综合分析输电线路的相关数据和运行状态,制定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相关策略,并对检修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校验。实际上,检修计划的校验工作需要涉及若干个电网模型,还需要对电网模型、运行状态、检修申请、负荷数据以及设备工况等多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汇总,以便于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异常状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3.2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管理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量逐年递增,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的长度也与日俱增,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多,其中涉及的数据信息量日渐复杂,对这些设备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管理库,对设备的检修记录、异常记录、试样数据、运行参数、出场数据等进行等保存和分析,避免信息疏漏以及混淆的现象,并据此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输电线路正常运行。
3.3对智能化水平进行提升处理
通过把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进行提升处理,能够促使输电线路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并且这也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以及核心内容。因此想要把智能化水平提上来,就需要电力工作者积极整合以及分析线路实际运行情况,之后安排专业人员认真仔细地进行检修。除此之外,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通过对智能化平台的有效应用,不但可以使输电线路的具体工作力度快速提升,而且还可以减少传达信息的环节,这样既节省了维修输电线路的时间,又提升了输电线路检修与运行的工作效率,进而使输电线路检修与运行一体化管理更加精准和可靠。
3.4对一体化管理关键技术的运用
将先进的运检制度如状态检修、故障检修等融入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一体化管理当中,将运行和检修合为一体,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对需要检测的设备实施准确定位,在检修手段上合理安排,这不仅是对时间和资金的节约,同时也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可见,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要想获得预期效果就必须在智能数据监测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通过各种技术辅助手段和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一体化管理的智能化运用效果。
总结:实行输电线路检修一体化管理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并建立更加完善的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线路故障响应能力及恢复速度,这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势必将推动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朝着更加完善和先进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吴成春.加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4(13).
[2]张海马.关于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5(23).
[3]张小龙.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
论文作者:李艳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制度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