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现象久遏不止与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之关系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腐败现象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在我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最近,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因受贿而被判死刑,更是引起世人的瞩目与不安。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都在狠抓反腐倡廉的工作,而腐败现象却有增无减?究竟我们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出现了偏差?究竟腐败现象久遏不止的原因何在?本文对此拟作初步探讨。
一、腐败现象久遏不止
所谓腐败,按其词语学意义本是指动、植物本质腐烂变坏,引伸到人,指人的思想道德败坏、堕落。现在人们通常谈论的腐败,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法违纪去谋取私利,满足各种私欲,这种腐败是与清正廉洁相对而言的,因此,这种腐败实质上是指权力腐败。
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只要物质条件尚未达到各取所需的程度,思想觉悟尚未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都会有些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违法违纪搞腐败,即便是在经济技术都比较发达的美、英、德、法、日等国,也不断有权力腐败的报道。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腐败现象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起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有力地遏制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资产阶级对我们的拉拢和腐蚀,一些干部的思想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经受不住糖弹的攻击,贪污腐化,腐败堕落,沦为人民的罪人。其中,刘青山、张子善案件便是典型。为了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我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这场运动不仅有力地反击了资产阶级的进攻,而且教育了人民群众和大多数干部,提高了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认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腐败现象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改革开放后,我们由原来的关起门来搞建设,转变为实行对外开放;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为商品经济,然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思想领域上,由原来抓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国门打开后,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也随着他们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一起涌了进来,而我们在注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的注意抓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了很长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于是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现象开始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和蔓延。这种腐败现象,在改革开放初期还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利用手中职权,违纪经商,或利用职权走后门,安排子女亲属的工作等等问题上。1985年起,一些党政高级干部的腐败问题,相继在报刊上被揭露了出来。1985年7月, 云南省农牧渔业厅副厅长向东升因连续购买和观看淫秽录像带而被开除党籍;1985年12月,广西石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胡福生被开除党籍、撤职、降薪;1986年1月, 邮电部物资局副局长张毅因索贿受贿被开除党籍,这是文革后在报刊上公布的因索贿受贿被开除党籍的第一位厅局级干部。1986年10月,江西又查处了一批厅局级以上干部。从此以后,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的事件就不断地见诸报端:1987年9月,平顶山查处党员干部索贿受贿,分别给予22人党纪、 政纪和法律处分;1987年9月,四川省11 名县处级干部因受贿问题被清除出党;1988年9月,因贪污受贿四川省商业厅基建处处长姚锡钧、 刘守忠丢官进了监狱。这是在报刊上看到的因受贿问题给予刑事处分的第一人。从此以后,因腐败问题受到刑事处分的人逐渐增多,并且呈现出一种犯罪人地位越来越高,犯罪数额越来越大的趋势。从一般的县处级干部直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从一般的党员干部到位高权重的政治局委员,都有因腐败而锒铛入狱的报道。尽管这些腐败分子从数量上看毕竟只是极少数,但腐败现象的发展蔓延已直接威胁到我党我国的生死存亡。
二、腐败现象久遏不止与思想政治教育弱化高度相关
腐败现象的存在,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成因,也有现实的经济政治原因。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些众多原因中,放松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放松了对领导干部自身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原因。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我们党和政府是非常重视的。党中央为此相继制定和发布了各种反腐倡廉的纪律和条例。国家立法机构颁布了各种惩治腐败的法律和法令。司法部门依法逮捕了一批腐败分子,并对其中情节特别恶劣、数额特别巨大的人判处了死刑。其手段不谓不严,决心不谓不大,但腐败现象依然有增无减。这就足以说明,单纯靠以惩治性的法律手段来治理腐败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它还必须辅之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这一方面,却成为这些年来我们工作的一大失误。
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曾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确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许多地方许多部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更有甚者,某些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教育视为极左思潮的回潮和泛滥而加以贬斥。因而,一段时期以来,在我们的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一些提倡“个人主义”、“一切向钱看”的唯利是图的思想和理论,公然登堂入室;而提倡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后背常常被人嗤之以鼻。在银屏上,连篇累牍地播放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大款小蜜、声色犬马,而有利于人民群众,尤其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视剧作品,除中宣部专题组织的之外,寥若晨星。
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使一部分人共产主义信念淡薄,信仰发生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急剧偏转。与此同时,一些理论工作者对某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缺少正气,甚至对一些违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观点和看法公然认同和称颂,更加剧了这种现象的蔓延和泛滥。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许多人便以为跟着下来的就是中国。于是,一部分人便在脑海里盘算着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地位,收敛钱财,积聚资本,以防万一。尽管以后的事实表明,中国并没有步苏东后尘,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仍坚定地沿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仍然坚定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这种潜意识仍在某些人的脑海中涌动。一些有权、有能耐的人,相继把自己暴敛的钱财转移国外,把自己的子女和亲属移居国外,其思想根源很大一部分就源于此。
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使一部分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日益淡化。而我们在领导干部中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活动则越来越少,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的要求越来越少;党内民主生活中专门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越来越少。对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表现,许多地方在干部考核中已不作为问题提出。因此,某些领导干部公仆意识越来越淡漠,当官做老爷的思想意识越来越浓烈。这些年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但仍有不少干部超标购车,超标装修和营造办公大楼和住宅楼,公费周游列国等等,从中不是可见一斑吗?由于某些人当官就能做老爷,有权就能换到钱,这就给其他一些具有同样品质的人以巨大的诱惑力。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仍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然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因此,这些人在公开场合大多还是道貌岸然,口口声声表示要严格自律、要为政清廉、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等,但在骨子里为人民服务思想荡然无存。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南省灵宝市税务局副局长卫建设,一个享誉三门峡的“清官”,十多年来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竟然是一个百万巨贪。他们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才能爬上更高的职位,如何用自己的权力捞取最大的好处而不被人们发觉。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们不惜以身试法,不惜身败名裂,以致某些单位出现前任领导锒铛入狱,后任领导也入狱锒铛,一些地方买官卖官甚至达到公开化的地步。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使得人们放松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宣传,放松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宣传和教育,放松了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斗争和批判。相反,一些文化部门和宣传机构,反复地进行宣传的却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理想情操,宣扬我国封建朝代的宫廷生活。一些出版单位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竟然出版一些宣扬封建迷信、色情、凶杀等内容的报刊和书籍。而在理论界,一些理论工作者不但没有以先进的理论引导人、教育人,反而转而批判起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公然提出要确立“个人本位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理论氛围和文化氛围下,一部分人思想被搅乱了,他们是非不分,好丑不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讲求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认为现在的社会就是笑贫不笑娼。因此,只要有钱可图,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事情都能干。走私贩毒,卖淫嫖娼,违法经营,甚至公开搞色情服务等等,很多就是在当地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这些活动一旦形成一种环境和氛围,又反过来严重地毒害着社会,腐蚀着更多的干部和群众,这些环境和场所,则成为某些人堕落腐败的黑色染缸。另一方面,那些从事非法活动的人,为能正常开展“业务”,他们得想方设法打通关节,保证他们的活动畅通无阻,于是不断地使用金钱和美女,对一些意志薄弱者进行轰击,把他们相继拉下水。看看我国近年揪出来的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这样被俘虏过去的呢?在腐败分子的背后,站着的是金钱和美女。当然,这些人并非天生就腐败,他们中大多数并非一开始就如此贪婪,他们走上领导岗位之时,应当说还是比较谨慎的、律己的。正如原陕西省民政厅厅长靳建辉在被判刑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刚开始时,连他当年所在的生产队长送来的农产品他都坚决地推掉。只是到了后来,看看身边的人都是如此,他才越来越放胆,拿起别人的钱越来越脸不红心不跳。这就清楚地说明,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社会环境是何等的重要。
与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相关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问题。关于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定出五条标准:(注:《人民日报》1964年7月14日。)
1、他们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2、他们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3、他们必须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4、他们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
5、他们必须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 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的人。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这五条标准的基础上,对干部培养标准又增加了年青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应该说这些标准和要求,都是十分正确的,坚持按这些标准和要求来选拔和配备干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相当部分的地区和部门,在选拔和培养接班人的时候,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进行,而是按照自己的嗜好,任人唯亲,任人唯表面政绩。于是乎,就有不少人投其所好,注意所谓的感情投资,三天两头往领导家里跑,以种种名义给领导送礼,或利用各种途径为领导或领导的亲属帮“大忙”。在工作中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设法搞假政绩等等。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出现这样一些奇怪现象:某人在当地百姓中,已是议论纷纷,在同事中也颇有微辞,然而经过某些人的考核,认为“政绩”突出给提拔上去了,而过了不久,便东窗事发。这样的事例已多得不胜枚举,远一点的王宝森,近一点的成克杰。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屡屡出现这样的情况?答案是不难得出来的,那就是在提拔干部时,忽视了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忽视了培养接班人所应坚持的五条基本标准。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内在要求
如前所述,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什么是最根本的原因呢?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不是消极的反映),有了私有制的产生,才有私有观念的出现。因此,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腐败现象的产生,根源于我们当前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我们当前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各种社会活动过程。而这些方面,很多是历史地给定了的,我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生产方式,也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经济条件。我们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去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经济技术水平,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因此在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生产与人们需要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矛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象也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存在下去。这样,腐败现象产生的客观条件就依然存在,腐败现象的产生就依然会成为可能。因此,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成为铲除腐败、消灭腐败的根源性措施。只有当社会生产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能极大地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之时,腐败现象的根除才成为可能,但这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社会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就企图彻底消灭腐败现象,乃是不现实的。然而,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则可以通过完善法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全体人民尤其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把腐败现象遏制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和规模之内。也就是说,当抗腐张力大于腐蚀诱惑力时,我们是能够把腐败拒之于门外的。
但是,当我国的法制正在一步步健全,规章制度一步步完善之时(尽管仍然很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逐渐被冷淡,从而大大削弱了抗腐张力。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反腐倡廉活动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当前反腐斗争的内在要求。
从另一方面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历史地形成的政治优势,是我们赖以战胜艰难险阻的有力武器。历史多次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有着自己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着对共产主义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向往,有着为解放全人类而献身的坚定信念。因此,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者义无反顾地抛弃自己原有的优裕生活条件投奔革命;面对威逼利诱,面对千难万险,他们能够正气凛然一往无前,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巨大威力。毛泽东同志说:“红军所以艰苦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68页。)而在今天,当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与之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一些权力在手的人却追求骄奢淫逸声色犬马而滑向犯罪的深渊,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当然在于他们自身放松了思想政治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但是,从客观环境方面来看,这也与我们放松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放松了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然而,“这个真理,有些同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注:《邓小平选集》第三卷, 第144页。)
不清楚就意味着我们自己放弃自己的政治优势,不清楚就意味着我们会继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就意味着腐败现象难以遏止,倘若这种状况得不到根本扭转,就意味着我们会丧失国心、民心和党心。因此,我们必须像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把“这样的道理和要求,要向各级领导干部经常讲,反复讲。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高了,思想防线真正牢固了,都自觉按照党的原则和要求办事,很多问题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注:《党建研究》2000年第4期,转引自《南宁晚报》2000 年4月3日。)
我们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和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进一步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我们就一定能有效地遏制腐败,昂首挺胸地挤进世界先进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