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词是剧作家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段,也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据。演员对角色台词的处理,就是对角色的处理,就是要把剧作家写在纸上的文字,通过演员在声音色彩、气息运用、语调语势、速度节奏的处理,把它变成舞台上生动的,富有性格化的语言吗,这也就是常说的台词的二度创作。因此演员对台词处理的好与坏、舞台形象是否鲜明、生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话剧;表演;台词;人物
1对角色台词的分析与理解
1.1台词的重要性
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剧本的台词是一种特殊的,也是很难掌握运用的文学语言。在现代的剧本创作中,台词可以单独成本,在业内也被称为“台本”。
还有一些台词,演员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能够领悟到它的含义,这就是“潜台词”。潜台词含有丰富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说话目的,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1.2语言行动的分析
语言行动性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通过一定艺术手法,借用语言来体现人物角色心理活动变化趋势,并能够充分概括地说明人物角色内心复杂多变、思绪细致的思想活动及过程的特性。
当演员了解了语言性的意义和作用后,若想将语言生动地、富有色彩地展现给观众,这就离不开行动性语言,而行动性语言作为语言行动的载体,可以理解为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用暗喻、隐喻、白描等修辞手法,用来持续连贯地把握人物角色思想活动及过程,能描述目的、趋势性的语言。语言行动性是行动性语言的内在属性,但语言行动性更加凸显了语言的目的性,换言之,行动性语言的动态性和连贯性蕴藏在目的性中。
语言作为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具有承载、传播信息的作用,包括人的感情和思想。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行动性语言较于形体动作,更能集中展现人物角色最复杂、最深刻和最强烈的思想感情,更能在戏剧冲突中,通过突出性格基调、凸显内心独白、丰富人物性格,从而有力塑造人物角色的形象。
1.3潜台词的挖掘
潜台词存在于台词的字句之间,是台词潜在的思想实质和灵魂。它包含着角色和剧本的内在线索,这些线索反映着戏剧情节、人物关系、角色贯穿行动,并存在于戏剧表演的全过程。没有潜台词作为依据,在舞台上会使语言与肢体、情感、剧情相互割裂,使表演毫无滋味。台词来自剧作家,而潜台词则来源于演员的二度创作。
演员在舞台上,对潜台词的表达和体现直接影响着舞台语言的传播效果,反映着舞台语言的感染力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决定整场演出成功与否。所以,对戏剧语言潜台词的挖掘和表现,是演员必须刻苦历练的功课。
1.4内心独白的寻找
内心独白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追求内心真实的必然产物。表现主义戏剧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帮腔表达内心独白,能够使舞台表演外化人物内心,表现内在真实,反映人物真实的内心矛盾和冲突。
在生活中,人的内心活动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会在人的外部形体上、面部上、气息上、语言上有所反映的。因此在舞台上,人物的眼神表情、坐卧行走、手势姿态、舞台调度、舞台停顿等都是体现角色内心独白的手段。从台词角度上,我们就要很好的研究,如何使用语言的速度节奏、语调语势、气息状态来体现角色的内心独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角色台词的表达与衔接
2.1角色台词的表达
角色间的真实交流,并不只是语言的交流,也是视像的交流,思想的交流,相互影响的交流。其中双方的内心独白和潜台词就是交流的方式之一,交流的双方都在积极地要改变对方的行动,这时才会产生强烈的语言行动,产生内在情绪的变化,说出来的台词才会使相互之间达到有机的衔接,才会搭调、和谐自然。
无论是在生活里还是在舞台上,情感与气息是分不开的。但是生活里的情感是不由人的意志支配的,它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而自然产生的真实情感。而舞台上则不同,是必须要受人的意志控制的,可以借助一定的手段,帮助角色表达情感,而同时又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一定的程度上给予控制。帮助情感产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人在呼吸时的气息状态。因为人的一切情感的活动都是在气息状态上得到反映的。
演员在处理台词语言时,不仅要掌握台词语言的基本特点,还要根据剧情需要,创造出富有鲜明性格化的人物语言风格。陈道明在电影《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中,分别饰演阎锦文与顾维钧,这两部电影拍摄时间接近,但人物形象迥然不同。国民党军官阎锦文的语言冷峻、沉静、干净、利落;而外交家顾维钧的语言儒雅、含蓄又充满激情。两个角色不仅外部形体动作各异,两个人物的声音塑造也都各具特色,绝不雷同,表现出良好的语言功底与高超的台词驾驭能力。
演员只有深入体味剧情,理解剧作创作意图,再掌握各种有声语言技巧,通过声音造型等外部手段,才能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多彩的性格化的人物台词,将人物的精髓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新版电视剧《茶馆》中,演员钱波为了能够将算命先生唐铁嘴塑造得尽善尽美,特意拜了一位真正的算命先生为师,他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唐铁嘴的台词那么多那么密,拜师之后终于明白原来古今算命的都一样,说得越多越快,留给来找他算命的人思考时间就越少,也就越不容易被人发现破绽,人家给钱也就越多越痛快。终于叹服老舍先生对人物个性挖掘得如此深入,每个人物拿捏得如此精准到位。而演员在用有声语言进行角色形象塑造时,也必须将原作者的用意精确地体现出来,运用声音技巧,将人物的神髓表现出来。
2.2角色台词的衔接
衔接作为表现情节的重要手段对语篇意义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话剧台词这种特殊的语篇中,衔接可以使情节更加紧凑,更加具有观赏性。它不仅使会话逻辑脉络清晰,而且使整段会话语义连贯。
话剧的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台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从总体上而言,表演者在如何才能够最好的处理台词及其语气的表达,需要特别注意一些有关于衔接的技巧以及有关的技术角度的处理与安置。
快接。快接通常是指剧本中人物说话的速度较快,演出的剧情进展较为迅速,这些演出进展虽然很快但是却不能够含糊,需要将每一个字都能够充分的表达清楚。语言之间要能够较好的连贯起来,语言的逻辑思维要能够相互的映衬,要能够将所需要的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讲明白。而且快接通常是出现在整个话剧表演最为关键的时候,这时候也是剧中人物互动之间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
慢接。慢接与快接恰好相反,表演者其台词所能表达的语言速度较慢,会给我们以一种想说还有的感觉,慢接的时候是需要话剧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还要加上自己的一些肢体上的语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实现我们所追求的词段,可是戏还是能够有效地延续。
在话剧的舞台上,演员需要能够借助于自己所具有的富有个性以及所特定的台词来进行表演,这样就能够早日的实现对人物从外在形象到精神灵魂的塑造。因此,表演者要认真细致的研究台词内容,充分理解其中的内涵,运用恰当的台词处理技巧,力求塑造一个真实、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肖魁,邓超.浅谈表演专业台词教学的拓展与深入[J].教师,2011(08).
[2]倪嘉.话剧式独白及哲思的符号——论杨德昌电影的台词风格[J].电影文学,2008(04).
[3]中央戏剧学院台词教研室.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73-290.
[4]郭溥澜.话剧台词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论文作者:潘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台词论文; 语言论文; 人物论文; 角色论文; 演员论文; 潜台词论文; 内心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