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如何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效结合起来,按照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良好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前,我们更注重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然而,在英语学习中,“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在初中阶段,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比较薄弱,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大部分取决于兴趣,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教学中,要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其次,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让他们在运用中尝到乐趣。最后,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从而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寓教于乐,学用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客观教具和演示开始。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运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及谐音。语言总是和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行、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牢固。教学中可创设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对话,如起居、节假日、生日聚会、拜访、打电话、看病、购物、游泳、体育活动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教师上课要精讲,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大部分时间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活动,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实践,让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使学生课堂角色从传统教学中的观众变为演员,让他们学中用,用中学。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要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微笑着用英语进行纠正,既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学到了知识。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要做到悬念迭起,把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让乐趣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培养学习毅力
居里大人曾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学生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在平常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像学习自己的母语一样多说多练,所谓“Practice is the master”(练习是最好的教师),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语言学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一个人不可能几星期、几个月内就能学好英语,要想使英语口语达到流畅的程度.最重要的是Practice(练习)!不断地练习,没有“捷径”可循。
有时候,一个单词,背了十几遍都没有记住,最后花了好大的劲终于勉强记住了,可没隔几天又忘得无影无踪。一次次重复这样的失败,的确带给学生很多的失望甚至是绝望。此时此刻,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的专业知识或者一道题的标准答案,而是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用精神去感染他们;用希望去激励他们坚持下去;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信心,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四、坚持课堂内外结合
课堂内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而且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辟,如:经常组织学唱英文歌曲,教英语美文朗读竞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以及开展英语小剧表演,阅读简易英文书报,评选最佳英语日记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注意收看中央电视台十频道“希望英语”节目,目的是使学生的交际能力能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延伸到课外,巩固教学成果。
另外,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也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竞争机制”是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互助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通过量化的评分竞赛,将小组成员的学习利益捆绑在一起,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激发每个成员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将组内活动和组间竞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恰如其分地引入竞争机制,并耐心地加以培养和坚持,往往能够培养出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争抢回答的学习习惯,这更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人格和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教”,更体现在“学”。只要我们用心思考,用心去做,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一个充满活力、高效率的课堂就在我们眼前。
论文作者:赖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语言论文; 兴趣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