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手术创口大,恢复进程长,且手术过程会对护理系统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易造成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严重时将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如何加快胸心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已经成为了临床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有研究表明,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为此,本次研究对早期护理干预在胸心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现做出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胸心外科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手术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7)与实验组(n=58)。对照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31~72岁,均数(41.3±11.6)岁,病症包括食道癌11例,肺癌23例,心脏疾病14例,其他9例。实验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31~72岁,均数(42.1±11.2)岁,病症包括食道癌12例,肺癌23例,心脏疾病15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均行全麻手术,气管插管,基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本次研究前已经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了事前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护理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其一,优化病房环境,定期开展清洁消毒工作,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重点对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消毒,以降低患者并发肺炎的几率,并加强对护理人员防感染培训工作,确保其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在无菌操作的同事,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其二,加强体位护理工作,让患者对体位护理知识有一定了解,并辅助患者完成体位摆放等事宜,以便于其接受体位治疗。其三,加强心理干预,针对患者所存在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加强疏导工作,了解患者所担心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答。需要及时告知患者病情进展与康复情况,确保患者对自身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重点关注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较高患者,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其四,加强呼吸护理,取平卧位,辅助患者全身放松,让患者尽可能以腹部吸气,吐气,并保持胸腔不扩张,确保患者能够掌握腹式呼吸的技巧,避免术后伤口开裂等问题。其五,开展排痰与咳嗽训练,让患者能够掌握清除口腔及食道异物的正确方法,并鼓励患者加强练习,同时加强早期功能性锻炼,为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做好前期准备。其六,加强饮食护理,对术前患者的膳食营养摄入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并禁止患者吸烟饮酒,培养患者良好的饮食与作息习惯,增强其身体素质。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0d呼吸频率、血样饱和浓度、最大通气量以及时间通气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资料全部录入SPSS19.0软件包中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对比术后10d,实验组呼吸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对比表 组别 例数 呼吸频率(次/min) 血样饱和浓度 指脉氧饱和浓度 最大通气量(L) 时间通气量(L/min) 对照组 实验组 T P值 57 58 17.61±1.20 13.12±1.43 18.2237 0.0000 94.37±1.25 97.13±1.21 12.0313 0.0000 95.22±1.23 98.61±1.47 13.4005 0.0000 51.26±2.43 68.39±1.67 44.1225 0.0000 2.50±0.16 2.93±0.15 14.8709 0.0000 2.2两组患者康复进程对比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康复进程对比表(

论文作者:肖媛媛,袁汝乾,傅登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外科手术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