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妇女服饰及其审美内涵_哈尼族论文

哈尼族妇女服饰及其审美内涵_哈尼族论文

哈尼族妇女服饰及其审美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哈尼族论文,内涵论文,妇女论文,服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哈尼妇女的基本服型

哈尼族妇女的服饰形式多样复杂,最能体现本民族特色,而且保留传统民族服饰特征较为完整。由于哈尼族大聚居小分散,历史上这一地区交通闭塞,大江大河,崇山峻岭相隔,因而族际互动半径很小,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反而形成了许多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分支,其服装款式不一,装饰审美用意也不同,因而哈尼族的民间服饰自然种类纷繁复杂,异彩纷呈。笔者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氛围之中,对周边本民族其他分支的调查和初步的分析,对哈尼族妇女服饰作如下分类:长衣长裤型,长衣长裙型、短衣长裤型、短衣短裙型和短衣短裤型等。

长衣长裤型。穿着这类服饰的有哈尼、堕尼、俄奴、罗毕等分支。上衣无领,斜襟左衽长及大腿中部,有的甚至长及小腿部位,领口和袖口有特别的装饰。裤子一般都长及小腿下方,大裆大裤脚不分前后裆。部分款式在裤脚处,采用贴布、绣花、钉花边等工艺加以装饰和加固。

长衣长裙型。穿着这类服型的主要有碧约、阿松、卡多和堕塔等分支。上衣无领斜襟,两侧腋下开叉,长及大腿中部。裙子一般长及脚根部位;这一类型的服式,总体上看来装饰较少,其特点是宽松、朴素、大方。

短衣长裤型。穿着这类服型的有罗美、腊咪、果觉等分支。上衣无领长袖斜襟左衽。在右锁骨和右腋窝下方,各钉一对钮扣。袖口、斜襟边沿和前摆边沿部位有着意的装饰。这类型号的有些款式,上衣加穿一件对襟坎肩,一般无扣,以银链、银币、彩色串珠等装饰胸前的部位。裤子均为大裆裤,部分地区小腿上套绣制精美的护脚套。

短衣短裤型。穿着短衣短裤型的主要有白宏和叶车两个分支。尤其以叶车服式最为典型。白宏支的衣裤也比较短,有“穿衣不遮脐,穿裤不过膝”之说法。均有短而紧身之特点。

短衣短裙型。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地区。以自织的黑色土布为面料,上衣一般是无领对襟、无扣,腋下两侧开叉,两边腋窝部位有三角形口子,袖子较长且绣饰精美。妇女穿对襟上衣,必须配套穿胸衣。这种服式,特别重视对胸衣的装饰。除用针线绣制各种图案花纹外,还要配上银泡、银牌、银链等多种装饰品。显得大方华贵。下身配以百褶短裙,其长度不过膝盖。小腿套绣制精美的护脚套,与短衣短裙相配,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看上去潇洒自如,光彩照人。

二 不同年龄段的服饰及审美心理

哈尼族的妇女服饰,无论是哪一种服型,其款式及花纹图案,色彩等都要随着妇女年龄的不同而变更。一般地说一个妇女的一生,至少有三次较大的服饰变换。下面对不同时期的服饰及审美心理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孩提时期,尚未形成自我审美意识,只是本能地希望穿新衣服,穿好衣服。或者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觉得自己也应该穿新衣服。这一时期主要是大人根据本民族童装的基本款式,给孩子加以打扮。而孩子心里非常容易满足。哈尼族童装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符合儿童心理。绣制的花纹较大,且从直观的动物花草等为主。配饰较少,主要以动物的羽毛、牙齿或以银铜自做成蝉等形状佩戴,也有用小贝壳和银泡等装扮的。实际上儿童服装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趣味,给人感觉尤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姑娘进入青年时期后,已具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从本民族的心理状态分析,这是爱美之心最强烈的时期,而且特别重视自身的外在的美。这主要表现在服饰和饰物的穿戴上:首先要改变女童时期的发型。哈尼族的妇女的发型和头饰,有许多隐秘的文化内涵。知情人一眼就能认出是少女、未婚、已婚、已婚未生育、已生育等情况。因而,发型和头饰对一个成年女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少年时期头发较短,有些部位的头发不能留长。进入青年时期后留长发,独辫垂于脑后,并且额前和鬓角处要着意修剪,整齐有序,所戴头饰,不同地区和分支有较大区别。有帽子、头帕和包头巾等类别,每一类别又有多种形式。总的来说,青年妇女的头饰最鲜艳,饰物最多。主要用贝壳、银泡、银币、银牌、彩色羽毛等物和刺绣的手段来装饰。其次是服饰的变化,青年时期女装变化突出表现在服装面料的选择上。除了基本的黑、青色布料外,还采用灰、蓝、红、紫、黄等色块装点。而且很多东西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意愿,自己动手制作,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意愿。另外,除服装以外,各种佩饰也是十分重要的。最主要的是银饰,有银链、银泡、银手镯、银扣、银戒指、银泡、银螺、银鱼、银铃、银腰带、银项圈、银耳饰等等、各种银饰戴在身上适当的部位,使得姑娘华美富贵。再配以彩色串珠,绣花背包等极富民族特色的佩饰,使得姑娘的头饰、胸饰、腰饰和脚饰浑然一体,看去纹样整齐,色彩艳丽,充满着哈尼民族特有的气息。青年时期的哈尼族妇女服饰,就像春天盛开的花朵,使人爱恋。

哈尼妇女一旦结婚之后,对服饰的审美要求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社会和习惯势力;二是自身心理的变更。哈尼妇女结婚之后,其头饰、发式或服饰有明确的区示性,必须按已婚妇女传统的装束来打扮自己。一般来说,婚后生育之前,仍可保留一段时间姑娘时期的服饰特征。一旦生育之后,就认为进入中年阶段,被称为“某某的阿妈”,姑娘时期的首饰许多不宜再戴,较为艳丽的服装,除姑娘时候穿的以外,不再重新制作,把原有的穿烂就完了。以后就穿着以蓝黑色为主的朴素服装。结婚多年不生育的,也要换成中年妇女的服装。这成了社会俗定的习惯,如果谁违背了这种习俗,就会被视为是不合情理的,会受到大众审美舆论的褒贬。

三 短衣短裤(裙)型的特点及审美趣味

哈尼妇女的服饰中,短衣短裤(裙)型是最具特色的服装。穿着此类型服装的哈尼族分支,上文已作了基本的介绍。从整体上看,这类型服装的特点是短和露,给人予外露柔媚之感。

所谓短衣短裤(裙)型,指的是衣长不过臀部,袖长不过肘,裤(裙)长不过膝的哈尼族妇女的生活服装。其中哈尼族叶车妇女的原始服装为典型。从前,居住于红河县的浪堤、大洋街、车古一带的哈尼族叶车妇女,她们穿着的上衣长度只及臀部上方,衣袖短而宽,长度只及肘部。上衣两腋下端开口,交领对襟、胸部形成剪刀领口。前胸两襟中间部位两边各钉一条线,稍斜拉向右边拴稳即为扣钮子,非常松散。叶车的妇女上装,虽然属于剪刀领口的对襟衣,但没有胸衣配套使用。在而右胸乳房部位,常常大半部分袒露着。叶车妇女下着紧身短裤,近似泳装。其长度只及大腿根部。这种短裤的裤腰右侧开口,两侧钉上四根棉线,以此当腰带固定短裤,本已很根的裤腿,两腿前边的部位,还要往裤裆方向折七个褶子,并用针线固定起来。年轻姑娘穿着时,看上去这个部位略有上翘,大腿正前方短裤脚形成人字形。由于前边的裤脚被提起,后面的裤裆就紧紧裹着臀部,把妇女丰满的臀部勾勒得恰到好处。与上身的短衣配套穿着,头戴洁白的帽子,再配以各种银饰,如银手镯、银鱼、银链、银铃、银螺、银牌、银围领、腰系自己编织的彩色腰带,构成与众不同的服饰特征。叶车妇女的服装干净利落,服式与形体融为一体,年轻女子穿着这种服装款式,露出丰腴的大腿,有力的手臂,充满着青春活力。虽然服装的色彩装饰极少,但仍能给人一种有力的健美感受。

穿着短衣短裙的主要是居住于西双版纳和思茅部分地区的“阿卡”支妇女。阿卡妇女服装,均以自织的黑色土布作面料,由无领的对襟上衣和胸衣两部份组成。对襟上衣袖子较长,衣服下摆长及臀部。对襟上衣无扣,穿着时两襟敝开,必须与胸衣配套穿着。下装为百褶短裙,裙长只及膝头上方。哈尼族阿卡妇女的短裙,几乎没有任何绣饰,只有百褶裙和一般裙子之区别。但是,其上衣的前襟和下摆装饰性极强。一般袖子用黑、红、绿、蓝、黄、白色的布料拼接而成,显得色彩斑烂,十分别致。上衣的左右衣襟上,用彩色的丝线,有规律的绣满各种几何图案,与袖子的彩色相映成趣。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妇女,还有制作精美的坎肩,作为配套的盛装之一。除衣服边缘部位绣满各种花纹图案外,前襟两边有规律地钉满银泡、银币和贝壳等物品。阿卡妇女特别重视对胸衣的装饰,一般采用红、蓝、黄等不同颜色的布料制作。作为素装,只注重色彩的搭配,其他饰物相对较少,但作为盛装,她们特别对胸衣用各种不同的银器装饰。除绣制各种几何图案之外,特别用银牌、银币、大小银泡,按一定规律钉满整个胸衣,与绣制精美的对襟上衣配套穿着。成年妇女的帽式主要有圆形,瓦形和尖顶形三种。每一种帽子都是以彩线、银泡、银链、银币、彩珠、彩色羽等加以认真装饰。无论那一种帽子,戴在成年女子的头上,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光辉照人。护腿,也是哈尼妇女服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阿卡妇女下着短裙,小腿全部倮露的情况下,套上护腿,既保护了自身,也起到了重要的装饰占缀作用。护腿大致有两种式样,一是用黑、绿、蓝等彩色布拼接而成,两头边沿着意绣花。二是以黑布作底,用红、白、黄等丝线绣出各种几何图案,在适当的位置钉上珠子、贝壳和银泡等,十分别致。哈尼族阿卡妇女的短衣短裙,从头到脚形成一种特殊风格和韵味,再佩戴各银耳饰、项圈、彩色串珠等,整套服式显得特别华贵精美。让人清新惊目,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从以上粗略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哈尼族妇女服装类型的多样性,款式的复杂性和佩饰的丰富性。这是几千年来哈尼族文化的积淀,是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除服装本身的功能作用外,它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用美学眼光审视整个哈尼族文化,最具审美价值的就是哈尼族服饰文化,而其中妇女的服饰尤为突出。哈尼族妇女虽然长期生活于大山之中,但她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和创造美。她们有很强的创造性和摹仿性,把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等优美的造型,用各种工艺手法运用到服装上打扮自己,以体现自身的审美意向。

哈尼妇女用以装饰服装的手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贴布法。这是哈尼妇女服装装饰的基本手段之一。一般运用于妇女服装上。而且都贴于服装的表层上,用宽窄不一,或裹圆的条布贴于上衣的襟沿、衣摆边沿和裤脚等部位。这具有加固和装饰的双重作用。同时能增强视觉感受,给人予立体、厚实、牢固的感觉。

拼接法。这是哈尼妇女服饰中,布料色彩搭配,服装整体色彩获得和谐的一种手段。拼接法仅限用于袖子和护腿套的制作上。颜色有白、黑、蓝、红、黄、绿、灰等。把不同颜色的布料一圈一圈拼接起来,一只袖子一般由12圈各种色布组成,看上去色彩斑斓,与衣襟上的其他绣饰花纹互相衬托,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形成自己的服饰风格。

绣饰法。这是最具艺术特征,工艺最精细的一种手法。工艺手段主要有挑绣、刺绣、堆绣、锁边等,大都采用各种彩色丝线。主要对象有花、鸟、鱼、蝴蝶和一些几何图案。花、鸟、鱼、蝴蝶等,用丝线以堆绣和刺绣手法表现者居多,主要用于腰带、挎包、童帽,对襟衣袋等。有的花、草、鱼采用变形的艺术手法,更具有美学特征。几何图案大致有长方形、四方形、菱形、三角形等。主要用于对襟上衣的左右襟,袖子的装饰,也用于绣饰包头巾,腰带和护脚套等。上衣一般沿襟、领口和衣摆边沿部位,用不同彩线挑绣各种几何图案,并以一定顺序整齐地排列。有的小图案拼成大图案,有的大图案套各种不同色的小图案,给人予立体的视觉感受。

钉花边和其他饰物。这是服装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哈尼妇女许多服装款式都采用这种装饰手法。花边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编织的,色彩较暗,一种是机织的,市场上能买到。在上衣贴布的边沿部位,或裤脚处,选择适当颜色的花边钉在上面,能使服装增色许多。此外,哈尼妇女非常喜欢在服装上用大小银泡、小贝壳等物点缀。银泡的装饰作用很强,装饰方法也很多。主要用于帽子、衣襟的边沿上。用银泡组成倒三角形,有秩序地排列起来,形成一条银带,小贝壳也是哈尼妇女常用的装饰物,用在衣服、帽子、腰带的适当部位,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饰物还有多重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佩饰,是哈尼妇女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佩饰是首饰和胸饰,而这些饰品主要以银饰为主。有银链、银鱼、项圈、耳环、手镯、戒指、银牌、银铃等十多种。其次还有彩色串珠,多者每人可佩戴五、六串不同色的串珠,另外有的还可佩戴一个刺绣精美的挎包,使哈尼妇女的着装几乎达到完美的程度,完整地体现出哈尼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标签:;  ;  ;  ;  ;  

哈尼族妇女服饰及其审美内涵_哈尼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