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思维导图教学法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注重通过改善学生思维方式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属于一个难点,学生理解能力的偏差及阅读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应用当中,应当秉承着顺应大脑思考规律的基础,对学生形成阅读的深入理解具有实质性作用。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思路的转化,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绘制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辅助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英国著名教育专家提出的,它主要是按照人脑的运转规律,利用人脑的记忆、阅读、思维等能力,开发人们的智力和潜能,因此,它又被称为心智图、灵感触发图、思维地图等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可以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教学工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理清文章逻辑,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相对比较难的一个部分,随着年级的增长,文章的容量也在不停地增加,如何让学生在冗长的篇幅中抓到文章的主线和要点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单凭课后题的带入阅读,也可能让学生造成主次不分的困境。
而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画出整个文章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进行文章的阅读。
二、概括重点知识,方便学生记忆
语文阅读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从文章类型上来看,可以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诗词等。从知识点上来看,各种类型文章的知识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记叙文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人物关系以及事物的发展线条;对于议论文来说,重点是论证的提出以及论据的列举;而对于诗词文章的阅读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单字的解释以及诗词大意的理解。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文章直接总结出来,但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或由教师进行指导性的学习。这些内容都是包含于文章中却又浮现于文章之上,而有了思维导图的存在,则可以将这些知识以图案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随着教学活动的推移,在后续进行类似文章的学习时,可以由学生自行进行总结,创作思维导图,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有利的。
以《寄扬州韩绰判官》为例,该诗词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作者生平,写作时的背景,文章所表现出的思想,以及文章生僻字词的解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可以以导图的形式将这些知识点全部归纳到一起,这样既让学生全面地掌握了本篇诗词的各个知识点,又通过文章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全文的背诵效率,一举两得。
这样尝试几次,日后碰到后续的诗词学习章节时,不用教师制作导图,学生由于惯性也会自觉地去挖掘构成导图的各个要素,这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的。不仅诗词,其他类型的文章学习也是如此。
三、运用思维导图,增加课堂师生交流
在课堂教学的阅读部分,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师生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同时考察学生对课文大意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之后的教学中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让不同的学生来分享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比较与其他学生绘制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复述中更为充分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模式,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为充分。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正和补充,帮助学生精准、深刻地理解课文。
四、运用思维导图,高效理解复习课文
由于思维导图是学生自主绘制,因此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通过学生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当学生进行复习时,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图回忆出课堂上大量的知识点,让语文学科的复习更为高效。
例如在进行《少年闰土》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闰土的形象——聪明、能干、活泼,同时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对“我”与闰土友谊的怀念之情。通过朗读课文、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让学生对描写闰土外表和动作的句子有更深刻的记忆,教师可以以此引导学生,通过同样的方式去刻画和描绘自己所熟悉的形象,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除此之外,在复习课中,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复习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王艳伶 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9)。
[2]梁健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6(09)。
[3]张信军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23)。
论文作者:张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文章论文; 诗词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点论文; 《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