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系统研究简介_语义分析论文

略说句系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365(1999)06—0001—04

1什么是句系

句系是“句子系统”或“句子类型系统”的简称。人们日常口头话语或书面话语中出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句子是无限的,通过理性思维概括出的抽象句子是有限的。任何语言的任何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按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体系,即句系。所以,任何句子都处在语言的句系之中。世界上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句系,汉语也不例外。

对于句子系统,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往一般认为,句型是抽象出来的句子格局,句型系统就是句子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先分单句和复句,然后单句里再分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复句里再分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然后可再层层下分。如主谓句可按谓语的性质分为名词性主谓句、动词性主谓句、形容词性主谓句、主谓谓语句等。这种句子分类的观点,只看到了句子的一个侧面,带有片面性。因为句子还有其他的侧面,句型并不等于句子,句型系统并不等句子系统,句型只是从句子的句法平面抽象出来的句子类型,句子还可以从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抽象出句子类型。(注:参看范晓《句型、句模和句类》,《语法研究和探索》(7),商务印书馆,1996年。)

我们认为,句子有三个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在句法平面可抽象出句型(根据句子句法结构特征抽象出来的句子类型);在语义平面可抽象出句模(根据句子语义结构特征抽象出来的句子类型);在语用平面可抽象出句类(根据句子语用表达特征抽象出来的句子类型)。一个具体的句子可称之为句例,任何句例都有句法、语义和语用,都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类。任何具体的句子都可上升为抽象的句子,任何抽象的句子都可分析出句型、句模和句类。具体的句子和抽象的句子都是句型、句模和句类的结合体或综合体,抽象句是在大量感性的具体句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具体”,可称之为句样(或称句位)。句例和句样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句例是具体的句子,句样才是真正抽象的句子。作为某种语言的抽象的句系,严格地说,它是指该语言的句样系统或句位系统。某种语言的句样系统实质上是该语言的句型子系统、句模子系统、句类子系统互相结合、纵横交错形成的一个网络系统。

句系犹如音系。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比如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就是由声母子系统、韵母子系统和声调子系统构成的。语音能抽象出音系,句子当然也可以抽象出句系。

2如何研究句系

任何语言都有句系。研究一种语言的句系,要注意如下几点:

(1)要从三个不同的平面相对独立地抽象出句子的类型。 要从句子的句法平面抽象出句型、从句子的语义平面抽象出句模、从句子的语用平面抽象出句类。试以现代汉语的句子作一说明。请看以下句例:

①他吃了一个苹果。 ⑥你是学生吗?

②他吃苹果了吗?⑦张三批评了李四。

③我看过《红楼梦》了。 ⑧你别批评李四!

④你看过《红楼梦》吗? ⑨他醉了。

⑤他是学生。⑩青春多么美好啊!

现代汉语中的上述句例,在句法平面,根据它们的句法结构格局,①至⑧可分析为主谓句中的“主—动—宾”句型,⑨可分析为“主—动”句型,⑩可分析为“主—形”的句型;在语义平面根据它们的语义结构模式可作这样的分析:①、②、③、④、⑦、⑧为“施—动—受”(施事+动核+受事)句模,⑤和⑥为“起—动—止”(起事+动核+止事)句模,⑨和⑩为“系—动”(系事+动核)句模;在语用平面根据它们的语用表达用途可作这样的分析:①、③、⑤、⑦、⑨为陈述句句类,②、④、⑥为疑问句句类,⑧为祈使句句类,⑩为感叹句句类。在这些句子里,句型是表现句模的句法形式,句模是句型所表现的语义结构;句型和句模相结合组成一个结构体,即句子的“句型—句模”结合体,可称之为句干;句类是黏合在句子句干上的句能(体现语用表达功能的要素)归纳出来的类。对一种语言的句子进行全面的调查以后,通过理性的抽象,可以建立该语言的句型系统、句模系统和句类系统。

(2)要把句型、 句模、句类三者结合和综合起来升华为句样。句型不等于句子,句模不等于句子,句类也不等于句子;“句型—句模”结合体是句干,也还不等于句子;作为句干的“句型—句模”结合体必须加上句类(这种语用表达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抽象出来的),而成为句样,才可称作句子(即抽象句)。例如上面例①的句型是“主—动—宾”句,句模是“施—动—受”句,句类是陈述句。这个句型、句模、句类三者结合和综合起来的抽象的句样就是:

例②的句型也是“主—动—宾”句,句模也是“施—动—受”句,但句模却是疑问句,三者结合和综合起来的句样就和例①不同。这个句例的抽象的句样是:

在调查研究了一种语言足够数量的有代表性的句例以后,抽象出一定数量的句型、句模和句类,句型可集合为句型系统,句模可集合为句模系统,句类可集合为句类系统。相应地,句型系统、句模系统、句类系统三者结合和综合起来就可集合为句样系统。如果将句型系统记作 X,句模系统记作M,句类系统记作L,则句样系统可记作:

如果把陈述句记作L[,1],疑问句记作L[,2],祈使句记作L[,3],感叹句记作L[,4], 则同一个“句型—句模”结合体跟这四种句类结合以后将会得到以下四种句样:

反过来说,如果把不同的“句型+句模”结构体分别记作X[,1]、X[,2]、X[,3]、X[,4]……和M[,1]、M[,2]、M[,3]、M[,4]……等, 那么同一语气类(譬如L[,1])跟不同的句型和句模可结合成种种句样。例如:

等等。各种句型、句模、句类互相结合、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句样网络系统。现代汉语有多少句样,句样系统怎样建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从句例出发经过抽象概括归纳出的句样也可用符号来表述,以“小王写了一篇文章”、“小李买了一本书”、“他看了一场电影”等句例为例,从三个平面概括出的句型、句模、句类可表述如下:句型——可记作SVO或N[,1]VN[,2](S表示主语,V表示谓语动词,O表示宾语,N表示名词);句模——可记作APB(A表示施事,P表示动核,B表示受事);句类——可记作L[,1]。(L[,1]表示陈述句)。

综合上述句子的句型、句模、句类,得到的句样可记作:

句型、句模、句类都是层次系统,分析得越细密,表述也会越细密,表述也会越细密。但分到怎样的程度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3)既要研究句样的常式,也要研究句样的变式。 句样有常式和变式之分。常式是指句样的正常格式;变式与常式相对,是指句样的变化格式。这种常式和变式有的表现在句型上,比如“你去北京?”与“去北京,你?”这两个句子,前者“主—动—宾”是常式,后者“动—主—宾”是变式;有的表现在句模上,比如“十个人吃了一锅饭”与“一锅饭吃了十个人”这两个句子,前者“施—动—受”是常式,后者“受—动—施”是变式;有的表现在句类上,比如“他去美国了吗?”与“他不是去美国了吗?”这两个句子,前者疑问功能是常式,后者“无疑而问”,是疑问功能的变式。具体句子的格式非常丰富,在语用表达的动态的环境里变化多样,其中有的符合句样的常式,有的不符合句样的常式。研究一种语言的句样系统,就要善于在无限丰富的句例中排除变式而概括抽象出句样的常式系统。当然,也不能忽略句样的变化,因为任何变式的出现都有一定的语用原因和结构条件,研究句样时必须解释那些句样变式产生的原因和适应变式表达的结构条件。而且从语言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往往有前代为变式在后代却成了常式的情形。所以在研究现代语法中的句系时,还应注意某些句样变式在应用过程中有演变为句样常式的可能性。

(4)在当前,特别要重视句模和句类的研究。研究句样, 首先要把句型、句模和句类研究清楚。从现代汉语来看,人们对句型研究得比较多,句模研究还刚刚开始,可以说不甚了了;句类方面,语气分类有所研究,但其他研究不多。所以句模和句类的研究相对于句型而言比较薄弱。如果句模和句类不明,也就无法综合上升到句样。因此要把现代汉语的句样系统概括抽象出来,当前必须重视并加强句模和句类的研究。

研究句模,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确定句模的原则。其中有以下几个原则我认为是必须注意的:一是动核结构为基本骨架的原则;二是动核和动元为句模基本成分的原则;三是语序影响句模的原则;四是区分简单句模和复杂句模的原则。

研究句类,除了语气分类外,其他的句子的语用分类(如根据主题或述题的情形或根据句子的语用价值进行分类)尚待进一步探索。

3建立句系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句系是客观存在着的,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它进行研究。研究句系的学科,可以称为句系学(也可称为句样学)。这正如研究语音系统的学科称为音系学或音位学一样。

建立句系学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三个平面的理论观点,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语法研究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探索构造句子和运用句子的规律。“研究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分析它的语法单位、语法结构或各种语法现象,其最终目的,就是建立该语言句子类型的系统。”(注:胡裕树《〈汉语的句子类型〉序》,《汉语的句子类型》,书海出版社1998年2月。)这就是要建立该语言的句系。 过去有的论著认为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是研究句型,现在看来,这种看法不够全面。因为句型只是句法平面抽象出来的句子类型,而没有顾及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抽象出来的句子类型(句模和句类)。只有研究句样,才能抽象出句子的本质;只有研究一种语言的句样,才能看到该语言句子的全貌;也只有研究一种语言的句样系统,才能建立该语言的句子类型系统。可以说,句系学或句样学是语法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把一种语言的句系研究清楚从而建立起该语言的句样系统,是断代语法学的最根本的任务。句系学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一旦将某种族语的句系建立起来,“不仅有利于不懂该族语的人们学习该族语,而且也能使懂得该族语的本族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母语,在现代高技术发展的信息社会里,还能促进机器翻译(自动翻译)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注:范晓主编《汉语的句子类型》,书海出版社1998年2月。)

我国语言学界至今还没有意识到句样或句系的问题,更没有意识到研究句系的重要性。而从现实来看,无论是教学上还是高科技研究上,都需要知道现代汉语的句系,所以研究句系理论并构建起现代汉语的句系已成为了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向语言学界呼吁,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句系学,共同努力来构建现代汉语的句系系统。

标签:;  ;  ;  ;  

句子系统研究简介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