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为他人思考”_管理者角色论文

管理中的“为他人思考”_管理者角色论文

管理中的“换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缔造者、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其早期的论著中就有了“为君者,多为其臣民想;为民者,多为其君虑”的论述;在古代兵法中,常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成功战例。这些都是换位思考法取得的成效。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互换,在管理中,设身处地的都为对方着想。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思想统一、利益统一、目的统一,从而达到管理和谐、关系融洽、步调一致、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换位思考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正确的发展战略。换位思考是企业内人与人之间协调工作、消除冲突、增进理解、互相沟通的一个有效办法。我们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和那样的矛盾,许多企业领导常会被一些冲突困扰,如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部门之间、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冲突。企业只有在兼顾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内为员工、为股东着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对外为顾客着想,不要急功近利,那么,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也许就不会如此猖獗。同时,兼顾社会利益也是站在社会角度换位思考的表现。

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有专家预言,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换位思考以诚信为基础,诚信又是合作的前提。企业内部需要员工从上到下的合作,外部需要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与用户以及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合作,合作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合作的成功,乍一看依赖于资金和技术的合力,实质上更有赖于人的合力与心的合力的最佳结合。换位思考是组织内务单元之间的一种看不见的强力胶,矛盾的双方通过换位思考可以充分增进彼此对事物的认同面,从而化解冲突,达到对事物的共识,减少和消除组织内耗,有利于工作的进行。换位思考可以使企业保持一个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使企业经营活动能够和谐有序、高效运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实施愉快式管理,对建立以合作为前提、双赢式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3.有利于进行有效的管理沟通

管理沟通既指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又包括人员、群体之间的情感互动,前者以制度为基础,后者以换位思考为前提。企业中每个人虽然分工不同,但是每个人的工作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全局,所以每个人都应从整体、全局的高度出发,认识到别人的工作与自己的工作同样都重要,才会关心别人,才会理智地进行换位思考,解决好工作中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每天所做的大部分决策事务,都是围绕沟通进行的,需要与上级、下属、公众进行交流。正像一位管理大师所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的领导。”在沟通中通过换位思考,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增强信心,建立信任关系,因此,换位思考是管理沟通的润滑剂。

二、如何利用好“换位思考”

1.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多为员工着想,以激励机制为主,以惩罚措施为辅

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是一个企业赖以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但是,企业之间的规章制度却是制定得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实践证明,以激励、奖励机制为主的一套企业规章制度会给企业员工带来思想上和行动上追求的目标和上进的方向;而以惩罚、过分严格为主的企业规章制度通常会使企业员工产生逆反心理,会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和目的,员工们会以不触犯那些惩罚的制度为标尺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即不落后、也不上进。这样下去,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企业就会陷入一个平庸、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怪圈。

2.管理者在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以大多数人的意见、建议和利益为出发点

企业的大政方针是由掌握着决策权的少数管理者们所制定的,企业在进行某项决策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综合意见、建议和切身利益,只有这样,企业的决策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其决策执行力度就会相应的大。相反,如果企业在决策时不考虑大多数人的意见、建议,或者触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首先受到这大多数人的阻挠,或者这大多数人在执行企业决策时会阳奉阴违,使企业决策流于形势、趋于流产,这样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企业员工在接受管理时,也要设身处地的为管理者着想,为企业的整体利益着想

企业员工是组成企业的基石,是一个大众群体,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受众。在企业的日常管理、生产、经营中,企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更多地教育员工多为企业着想、多配合管理者的合理、正常管理,教育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大家的企业,企业兴盛则员工富足,企业衰亡则员工下岗,管理者对他们的管理是为企业发展着想,员工们只有积极配合好管理者搞好企业管理,才能使企业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企业也才能越来越好,员工们的收益才能越来越多。

4.尝试推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角色互换,以促进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体谅

在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层中,他们采取了“今天我来当班长、队长甚至厂长”的换位管理做法,让每一名企业员工轮流坐庄进行企业管理,使他们体会到企业管理者们的辛苦和不容易。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教育职工服从管理的好做法,这样一来,使企业员工设身处地的体会到了企业管理者们的艰辛和管理工作的艰难,通过换位思考、换位管理后,企业员工们的集体意识、服从管理的意识和积极配合的行为会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员工们会自觉地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共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改革、创新。

5.要多为客户着想,多与他们角色互换,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最终的受众是消费者这个最大的群体,企业只有在日常的生产、服务中,更多地为消费者着想、多与消费者换位思考,才能发现其产品和服务的缺陷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改进其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只有这样也才能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企业的发展才能有经济基础的强力支撑。

三、“换位思考”应当注意的问题

1.只宜律己,不宜律他

作为管理者,只能要求自己换位思考,为下属着想、为顾客着想,而不能要求下属为领导着想,顾客为商家着想;如果下属善于换位思考,或顾客善于换位思考,则是管理者或商家的荣幸,企业的管理会比较顺利,商家的销售也不会出乱子。

2.只宜行动,不宜宣传

换位思考在管理中强调重视人情,在默默中做到的效果,要强于先讲出来再付诸行动。企业的经营理念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外是指企业的外部形象、对顾客的满意程度等,对外宣传的这一部分应当以诚恳、谦逊的态度表达出来,是企业的追求目标。对内是指企业的内部素质、对员工的要求,换位思考主要指对内这一部分,应当严格、求实,与对外宣传的企业形象本质上一致,形式上却有不同。例如,某家电商场将售后服务中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广告的形式打出去,使之家喻户晓,什么“到顾客家里不抽烟、不喝水,进门要在鞋子上套塑料袋”等等细节,如果在实际中做到,顾客会非常感动,认为服务人员素质高,近人情,管理规范。而事先通过广告大肆宣传之后,给顾客的感觉未免小题大做,甚至有的顾客会认为,这些本来就是应当做到的,没什么可炫耀的,而且一旦有一点未做到,则有失信的嫌疑。

3.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

众人换位思考而非局限于少数人,实质上是人本管理的表现,更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过潜移默化而非规章制度,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因此,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深入人心,只有把换位思考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到每个员工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发展。

标签:;  

管理中的“为他人思考”_管理者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