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阶段是执行合同,项目设计意图最终形成阶段,项目实体是许多结算的基础上形成的过程,并实现投资控制的操作过程。因此,在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避免失控,非常重要,是整个建筑施工的命脉。并且应该高度重视证据的保存和结算,尤其是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信息。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作出了一些说明。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施工;优化策略
1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招标评价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投标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见者工程评标中采用“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的办法,这种评标方法是参考各投保单位评标平均投保报价以及工程造价按照一定的权数组合,再乘以市场平均下浮率来确定。这种评价带有很大程度的随机性,因为评价体系决定中标的主要条件是接近投标人的平均报价。这样就容易形成项目暗箱操作,造成投保企业中间业务的不规范形成。投标企业为了使得投标合法化,采取陪标手段找其它企业假投标。不规范的投标体系导致投标过程控制漏洞,形成不正当的利益关系,必然造成整个造价不规范的问题。投标报价是进行工程投标的核心,报价过低可能中标但是给承包商可能带来亏损风险,如果报价过高就是失去承包机会。
1.2 投标核算方式不适用
工程造价人员在施工成本核算中往往以当地工程预算为依据,工程计算都是根据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量,参照市场信息指导价来计算各个部分的工程直接费用,而没有详细了解各个项目在施工地点材料价格和施工情况,没有重新计算施工图中的施工数量。但这种不切合实际施工成本的确定,往往使施工成本控制失去指导意义。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不采用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而喜欢多用人力,又对原材料控制不力,严重影响造价控制。
1.3 成本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问题
施工企业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制度不完整,当前的成本管理仅仅局限在管理组织内部完成约定的工程数量,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而对施工成本没有合理计算,造成施工浪费现象严重。大多数施工企业内部往往重视技术、安全和质量管理,而忽视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此外工程造价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现状缺乏了解,整个方案掌握不足,对施工地域资料调查缺乏准确性,所以计算的施工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差很大。这是当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成本控制现状。其次是合同管理问题。施工成本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比较多:项目管理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不详细,又不履行约定义务,给供应商又进行了索赔,给企业造成不必要损失,增加项目成本。施工总承包商为了能够承接更多的施工任务,没有对项目实地考察以及合同条款进行研究,简单的合同格式套用,忽视合同详细约定内容。施工建设中由于外部干扰、设计单位变更设计而造成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而施工条款中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约定,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工程索赔问题不够了解,也不够重视,也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使工程索赔问题搁置下来为竣工结算带来麻烦。
2 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的优化策略
2.1 优化施工方案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采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创新来优化施工,在最低成本消耗的情况下完成高质量的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方案通常多种多样,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当根据当时施工区域的优势,充分考虑到周边材料运输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实际,制定出最佳的技术方案。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施工单位应注意,在选取施工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在保证项目工期以及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经济分析,找到最佳的技术方案,进而降低施工成本,有效的控制好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材料控制和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材料的费用占总工程造价的60%左右。因此,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有效的加强材料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对于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意义重大。施工单位在对材料的购买时,要充分了解到整个市场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选择最为廉价的材料进行采购。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注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合理的对材料进行搭配使用,减少高价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此外,施工单位也要从材料的采购、保管和运输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比如,在对施工材料进行保管时,要考虑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科学的进行安置、储存,避免材料发生变质以及损耗。
2.3 控制造价,重视资金
根据施工建设具体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不达标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如索赔费用、变更设计等,因此需要投资方严格控制各分项分部工程项目的资金结算,从而使工程决算最终金额得以在初步设计概算内进行控制,进而使最优化的投资成本得以确保。在对成本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时,需要对“资金基础”的理念进行坚持,对财务监督的全面体系进行积极创建。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需要将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工程项目双方对合同进行签订后,要将其作为双方进行精诚合作的法律依据,将其作为双方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同时,在合同签订前,双方管理者要对其内容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核,从而使其内容的法律作用得以维持。
2.4 从严控制签证,妥善做好工程变更确认
(1)正确把握签证的费用计取原则。 签证的费用计取应以施工承发包合同中约定的计价原则为基础。费用签证的实质就是在施工承发包合同基础上对双方约定的细化和补充,因此其结算的基础仍应为合同约定的计价体系。工程实施中,应避免脱离合同计价原则的签证的发生。
缩小签证权限,限定准签人员。 发包方要缩小签证范围,明确准签人员,力求人少量精,专业上要有所分工,土建、水电、安装签证互相不交叉。明确技术人员只管技术,即只能确定工程量的变化,不能签价格;而造价人员不可以插手工程量的多少,只能签单价,最后由签证主管汇总并审核确认签证生效。一个签证的产生至少要两个层次互不关联的人员的签认及审批制度。
2.5 竣工结算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为进行顺利的竣工结算创造条件。施工期工程造价控制属过程控制,此期间各节点的工程计量、签证、索赔的核定,在竣工结算时需进行归集汇总。除此之外,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合同约定项在工程竣工后均会以费用的形式体现,如质量、工期奖罚条款的显现,合同其他违约的赔偿等,上述各项因素合并即形成工程结算价款。做好施工过程中各种费用因素的有效归集和整理对于竣工结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开始到竣工结束贯穿全过程的管理,各阶段的控制都很重要。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增加利润,只有对整个工程进行造价控制才能达到目的。它的积极作用在于促进投资公司、设计、施工等单位的人员的工作水平,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梅敏.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3(05):15-19
[2]叶瑞如.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2,2(05):32-35
[3]罗晓红.工程造价在施工中的应用和管理[J].科技资讯,2009,4(33):19-23
论文作者:杨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签证论文; 材料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合同论文; 造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