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治疗中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_关丽莉

肝胆疾病治疗中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_关丽莉

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医院 157599

【摘 要】探讨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50例。同时选取其他腹部疾病或者诊断不明确的肝胆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手术前经超声检查。手术治疗取病理组织再次确诊,比较超声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评价超声诊断临床价值。结果:超声波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其他腹部治疗的效果好。结论;超声诊断对于肝胆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20%特异度!值得临床上采纳使用。

【关键词】肝胆疾病;超声诊断;临床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原发性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混合性肝癌3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胆管细胞癌又称肝内胆管癌,是一种少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肝癌的15%。胆管细胞癌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肝门型和外周型,其中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占67%。由于本病发生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其术前超声诊断率仅为22.8%,CT平扫的显示率约34%。而早期准确诊断及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是胆管细胞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因此提高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即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超声诊断是肝胆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为了对胆管细胞癌的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本病的相关病因、病理学特征及超声诊断现况进行综述,以便提高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率。

1.2方法

采用仪器观察患者体内的肝胆的肿块的大小。根据肝胆肿块大小的变化大小判断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的是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的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根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分析可以得出超声波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其他腹部治疗的效果好。

3.讨论

3.1病症的发生

胆管细胞癌发生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但一些研究表明结石引起的反复胆管炎在导致胆管上皮和腺体的癌变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患者有较长的胆石病史、胆道手术史及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表现;细菌感染和胆汁淤积与肝内胆管结石的反复生成形成恶性循环;感染胆汁中石胆酸及其代谢产物甲胆蒽均为强烈致癌物,长期作用于胆管上皮对其发生癌变起促进作用。我院报道在肝内结石存在时,在结石旁观察到的黏膜发育不良是沿胆管腔内蔓延的外周型胆管癌的先兆,大胆管的内衬上皮持续地暴露在发生生化改变的胆汁中,可能通过一个黏膜发育不良的阶段而癌变。结石对胆管壁机械刺激、电离辐射及胆汁中化学致癌物的作用是导致肝胆管细胞癌发生的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中华分支睾吸虫长期寄生在胆管内,虫体、虫卵的机械性刺激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导致胆管上皮细胞呈腺瘤样增生、纤维变性及细胞浸润,以后发展为胆管上皮细胞癌。超声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范围包括:肝脏肿溜,包括原发和转移性肝癌、肝良性肿瘤。超声可显出瘤体形态大小、部位及范围,其敏感度与CT相似,优于同位素扫描。文献报告超声对伸瘤的检出率可达90%,能发现直径1.scm左右的肿瘤。肿瘤的直接征象表现为:光团反射型、光区缺损型、分散光点型以及出现驼峰征、角征、牛眼征等。间接征象有肝肿大及邻近结构的受压改变。肝囊腔性病变怡包括肝囊肿、多囊肝、肝脓肿及肝包囊虫病.共同表现是病灶皇液性暗区。囊肿壁光滑,有后增强效应及边缘失落征象,脓肿壁厚、边缘参差不齐,脓腔内有反射光点,为坏死组织碎屑所引起。肝硬化:主要表现有:肝包膜增厚、凹凸不平,肝缘变钝,肝脏各断面光点增多增粗,亮度增强或可见斑块状回声。门静脉内径增宽(>1.3cm),脾静脉内径>1cnt,脾肿大。此外,超声对于脂肪肝,郁血性肝肿大均有`定诊断价值。

3.2.二维超声诊断

高上达等将胆管细胞癌依超声表现分为4型。团块型(>5 cm):肿块无明显境界,形态极不规则,回声常稍高而杂乱不均,受累胆管穿行于回声不均区中,肿瘤周边扩张的胆管呈截断性改变,于胆管截断处常可见肿块实体突入管腔;结节型(<5 cm):肝实质与扩张的肝内胆管内出现多个低或高回声结节,肝内结节与胆管内结节相连或不相连;弥漫狭窄型:肝某一叶内Ⅱ、Ⅲ级小胆管轻度扩张,管壁阶段性增厚呈短杆状强回声,形成一片不均匀的强回声区,肿瘤无境界;厚壁小乳头型:肝内胆管扩张呈囊状,管壁明显增厚达5 mm,黏膜上见乳头状细小突起,管腔内见黏液状物回声。

3.3超声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为原发性肝癌的不同病理类型,二者的明确诊断与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因此超声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根据许多研究,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诊断可归纳如下:肝细胞癌多呈膨胀性生长,常有纤维假包膜,境界清楚,而胆管细胞癌呈浸润性生长,境界不清;肝细胞癌的间质几乎只是毛细血管,结缔组织纤维极其贫乏,常表现为低回声,而胆管细胞癌的间质结缔组织纤维丰富,常表现为高回声;肝细胞癌胆管内转移表现为受累胆管被肿瘤推移,呈半包绕肿瘤状,或胆管内癌栓与肿瘤相连,也可远离肿瘤,胆管细胞癌因发生于胆管被覆上皮,受累胆管穿行于肿瘤中,肝细胞癌发生门静脉瘤栓,多位于肿瘤外,或位于肿瘤旁,或远端与肿瘤相连,门静脉多增宽,管壁显示清晰,胆管细胞癌受侵门静脉多包裹于肿瘤中,仅6.9%显示清晰;许多研究指出,肝门型胆管细胞癌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左、右肝内胆管扩张并在肝门部呈截断性改变,左右截断的胆管之间有一回声不均团块,大多境界不清,或位于胆管内,或浸润周围肝组织以致胆管壁显像不清,肿瘤与扩张的胆管形成“蝴蝶征”改变;胆囊缩小。由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具有典型声像表现,因此超声是其首选的检查方法。高上达等对28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进行超声检查及分型,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96%,分型准确率达71%,表明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进行分型诊断是可行的,对外科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玉林.肝门区胆管癌的影像诊断和术前评估.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1,24:281-283.

[2]吕明德,殷晓煜.肝胆管肿瘤合并胆道外科急症的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28.

[3]吕明德,董宝玮,主编.临床腹部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63-64.

论文作者:关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肝胆疾病治疗中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_关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