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刺激经济回升政策埋下五大隐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隐患论文,政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今年第一季度起,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活动正在趋向稳定,多项指标已恢复到“9·11”前的水平。美国经济增长能如此快地恢复,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引导下,美国政府开支大幅增加,个人消费也迅速增加。
然而,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回升而下的这付猛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它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埋下了一些隐患,可能会影响下一阶段的美国经济。
一、美国企业的行为可以被称为“竭泽而渔”,它预支了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力。汽车及住房都属于大宗消费品,消费者在这些领域的开支不会无限增加。美国企业的各种优惠贷款促销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刺激消费,但未来几年内美国消费者购买汽车与住房方面的开支反而会下降,它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收入。
二、刺激消费的策略在美企业中引起了低价促销的竞争,大家互相攀比,以争取更多的顾客,但这种降价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赢利状况。美国第三大零售商凯—马特就因为在这种降价的竞争中失败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据《商业周刊》公布的数字,美国前900家大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赢利率比前年同期下降了56%,全年的赢利则比前年下降了59%,创该刊1973年开始这项统计以来的最差纪录。
三、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美国的债务负担加重。零利率贷款计划扩大了消费信贷规模,使许多人可以浑水摸鱼。到去年底,美国的消费信贷猛增到7.5万亿美元,创下了最高纪录,但去年一年美国个人破产案也高达140万件。个人债务增加、破产率增加,反映到银行体系中就是银行的坏账跟着增加。在美国技术股泡沫破灭后,许多个人与企业已经陷入了还债危机。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可以缓解这些人的还债负担,但却使坏账继续积累,使未来的债务规模更大。
四、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消除过剩生产能力不利。据美联储最近公布的数字,目前美工业企业的设备利用率仅为74.2%,是1983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比1967年至2001年的平均水平低7.7个百分点。美国的生产能力明显过剩,在一些信息、通讯领域,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衰退本应该是一种淘汰机制,使那些赢利情况不好的企业退出市场,使剩下的企业能扩大市场,从而扩大赢利的幅度。但在低利率与政府扩大开支的刺激下,许多陷入困境的企业可以继续生存,使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在企业利润剧减,赢利前景不好,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美公司不可能大幅增加资本开支,不会扩大厂房或增加设备,下一阶段的经济回升就缺乏动力。
五、金融市场也有可能出现波动。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美国的股市出现了反弹,回升并超过了“9·11”前的行情。然而,这种形势未必就是好事,而且未必能持久。美国经济这次衰退是股市泡沫破灭引起的。但许多分析专家都认为美国股市的泡沫并没有完全挤出去,股市的行情还是太高。在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为了资产保值,许多人又把储蓄投入了股市,股市才开始上浮。但是,美国企业的赢利情况没有好转,股市向上的趋势很难维持。
美国股市还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从周期上看,美国的低利率已经实行了10多年,很可能利率要上浮。从结构上看,美国政府为了“反恐战争”,扩大公共开支,这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卷土重来,当年越战的例子就是前车之鉴。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将不得不提高利率。利率越高,股市越萧条。利率上扬对美元的汇率会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元的汇率已经高估了20%至30%,这导致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严重。如果美元汇率上扬进一步加重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它势必要引起人们对美元汇率的担心。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已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4.5%,未来这种逆差加大,会不会出现美元危机?从美国经济隐患的角度来看,美元汇率的调整是迟早的事,人们只能希望这种调整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而不要以危机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