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需求与展望_企业环境论文

中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需求与展望_企业环境论文

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需求论文,未来论文,环境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负面影响,据分析,目前自然环境所遭受的污染物中大约有80%来自企业,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在会计实务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特别是著名的跨国公司,迫于政府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在1970年代就开始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由最初的环境影响信息扩展到环境业绩和环境会计信息。(注:KPMG Sweden:1996 KPMG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Practice.)我国目前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并存的局面,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信息尤其是环境会计信息将成为企业持续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同时,随着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企业也将面临着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压力和环境信息需求。我国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由于偏重于反映传统的经济受托责任,忽视了对环境受托责任的反映,从而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研究表明,企业环境报告具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社会公众监督企业履行环境受托责任;(2)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3)有利于弥补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4)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5)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界和联合国对环境信息研究的重视程度、我国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现行财务报告忽视企业环境受托责任的现状和企业环境信息对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都充分反映了尽快开展企业环境报告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二、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和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设计了一份有关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四个部分,涵盖12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与环境意识(问题1~3):包括企业所属行业、性质、经营规模、成立时间及是否获得ISO14001资格认证,对可持续发展含义及ISO14001认证体系的认识,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情况、对可持续发展含义及ISO14001认证体系的认识等。

2.环境支出与环境收入项目及其会计处理情况(问题4~5):包括环境支出项目及会计处理,环境收入项目及会计处理。

3.环境报告现状与环境信息需求(问题6),涉及企业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发生环境相关成本的情况、环境规划对财务状况的影响、环境立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环境负债确认、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环境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投资决策对潜在环境问题的考虑、环境信息的可比性、环境报告规范等17个方面的问题。

4.环境报告内容与报告方式(问题7~12):包括环境信息的使用者、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披露内容、披露原因、披露频率、环境报告审计等问题。

本次调查采取信函方式,发出问卷400份,其中企业100份,被调查人为企业的财务经理;银行100份,被调查人为银行的信贷部经理;证券公司以及投资基金100份,被调查人为投资部经理;会计师事务所100份,被调查人为注册会计师。截止2001年7月底,共回收发出的问卷124份,其中,企业10份,银行81份,证券公司以及投资基金5份,会计师事务所28份。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情况

1.企业的基本情况(问题1-3)(注:这部分的问题主要是针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设计的。)。在答卷的10家企业中,按行业划分,化工企业1家,制药1家,造纸企业1家,汽车制造2家,电器电子3家,其他行业企业3家;按企业性质划分,上市公司2家,有限责任公司3家,国有大型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合资企业3家。答卷的企业截止2000年末的总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均分别在6,835万元和9,254万元以上。按成立年代划分,成立于二十世纪90年代的企业5家,成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的企业2家,成立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企业1家,成立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企业1家,成立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的企业1家。

会计师事务所寄回的28份调查问卷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的行业分布为:化工(包括日用化工品)21%、石油采矿18%、食品加工及酿造11%、制药36%、造纸4%、汽车制造18%、电器电子36%、高科技36%、其他行业57%;客户的企业性质分布为:股份有限公司67%、有限责任公司57%、国营大型企业36%、国营中型企业25%、国营小型企业14%、集体企业11%、民营企业25%、外商独资企业50%、中外合资(合作)企业36%、其他性质的企业7%。客户成立年代的分布为:成立于二十世纪90年代的企业占82%,成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的企业占50%,成立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企业占14%,成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企业占3%,成立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企业占3%,成立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的企业占3%。

从企业答卷的情况看,企业的回函率为10%,低于有效回函率(通常认为应在20%以上)。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这些答卷仍然有助于了解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本次调查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上海五个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市随机选取的1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企业名录从中国企业信息网提供的企业数据库获得。10%的企业回函率说明我国企业财务人员对于环境报告问题总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从答卷的行业分布看,以电器电子行业的比例最高,占30%;其次是汽车制造行业,占20%;有部分行业没有回函。从企业性质分布看,三资(外资、合资及合作)企业的比例最高,占40%;其次是上市公司,占30%。这表明在环境敏感型企业中,电器电子和汽车制造行业对环境报告的重视程度较高。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比较重视企业环境报告问题。

从会计师事务所答卷的情况看,会计师事务所的回函率为28%。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答卷,其客户分布于所有被调查的环境敏感型行业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居多;大部分客户成立于二十世纪90年代(42%)和80年代(50%)。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在问卷中所提供的有关企业环境报告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环境管理和环境观念(问题1-3)。从答卷的综合情况来看,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占40%,在还没有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中,表示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提出申请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占到75%。从会计师事务所答卷的情况看,其客户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占25%。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8%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指尽可能扩大生产能力,21%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控制环境污染,9%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控制人口增长,54%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环境保护,15%的人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指其他内容。

有关ISO14001认证的问题,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30%的人士表示知道一些,48%的人士表示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清楚,22%的人士表示不知道。

上述结果表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局限于环境保护,对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还不够了解。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仍处于萌芽阶段。

3.环境支出、环境收入项目及其会计处理。表1和表2分别列示了有关企业“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项目及其会

计处理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1显示:排污费、按现行法规要求的对原有设备改造和重置的环保支出、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和临时性或突

发性环保支出这四个项目是企业最常发生的“环境支出”项目。大部分企业对排污费单独立帐,但企业对于其他环境支出

项目单独立帐的比例都没有超过50%。从“环境成本”发生的原因看,企业“环境支出”项目受环境法规因素的影响较

大,资本性环境支出大于收益性环境支出,因此,“环境支出”对于企业的财务影响具有长期性。

表1企业“环境支出”项目及其会计处理

┌───────────────────────┬─────────────┐

│ │调查综合结果 │

│项目 │ │

│ ├──────┬──────┤

│ │实际发生│单独立帐│

├───────────────────────┼──────┼──────┤

│按现行法规要求的对原有设备改造和重置的环保支出│93%│34%│

├───────────────────────┼──────┼──────┤

│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 │89%│45%│

├───────────────────────┼──────┼──────┤

│排 污 费│89%│71%│

├───────────────────────┼──────┼──────┤

│环保专门机构的经费(含工作人员工资等) │61%│11%│

├───────────────────────┼──────┼──────┤

│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75%│18%│

├───────────────────────┼──────┼──────┤

│因违反有关环境法规而被处罚的罚款 │40%│34%│

├───────────────────────┼──────┼──────┤

│对职工的特殊工作环境补偿 │56%│21%│

├───────────────────────┼──────┼──────┤

│环境问题诉讼和赔偿支出│31%│18%│

├───────────────────────┼──────┼──────┤

│环境保护社会活动支出(如捐赠等)│50%│16%│

├───────────────────────┼──────┼──────┤

│其他项目:│7% │0

└───────────────────────┴──────┴──────┘

*生产产品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技术投入;

**塑造企业形象的环境支出,如绿化等;

***对产品环保功能的研究与开发。

表2显示: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获得的减免税收入、国家对环境保护成绩显

著的企业发放的奖金和国家拨给企业的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等项目是企业较常发生的“环境收入”项目,但企业对这些“环

境收入”项目单独立帐的比例偏低。从“环境收入”的来源看,资源的再利用和国家对企业的环保奖励及投入是“环境收

入”的主要来源。“环境收入”项目受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

表2企业“环境收入”项目与会计处理

┌────────────────────┬───────────────┐

││调查综合结果 │

│项目│ │

│├───────┬───────┤

││ 企业实际发生│ 企业单独立帐│

├────────────────────┼───────┼───────┤

│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82% │24% │

├────────────────────┼───────┼───────┤

│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获得的减免税收入│66% │24% │

├────────────────────┼───────┼───────┤

│国家对环境保护成绩显著的企业发放的奖金 │61% │28% │

├────────────────────┼───────┼───────┤

│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 │31% │28% │

├────────────────────┼───────┼───────┤

│排污许可证交易收入 │31% │3%

├────────────────────┼───────┼───────┤

│国家拨给企业的环境治理专项资金 │60% │30% │

├────────────────────┼───────┼───────┤

│环境治理贷款利率低于正常利率的部分 │44% │18% │

├────────────────────┼───────┼───────┤

│接受环境保护方面的捐赠收入 │52% │7%

├────────────────────┼───────┼───────┤

│由于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交纳的排污费│52% │14% │

├────────────────────┼───────┼───────┤

│其他│0 │3%

└────────────────────┴───────┴───────┘

*环保技术专利收入

4.企业环境报告现状与环境信息需求(问题6、7、11)。

(1)企业环境报告的原因和使用者(问题11)。表3显示:企业编制环境报告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和

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这说明,我国目前企业环境报告存在强制型和自愿型并存的局面,且以强制型居多(70%)。我国政府的有关法规规定,企业应定期向地方各级环保部门提供“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污染物监测与治理等方面的

环境统计报告。随着我国环境立法的加强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些环境敏感型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

而自愿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环境信息。

表3企业环境报告的原因

┌──────────────┬────────┐

│项目│调查综合结果│

├──────────────┼────────┤

│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 │70%│

├──────────────┼────────┤

│迫于市场的压力 │44%│

├──────────────┼────────┤

│迫于公众或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21%│

├──────────────┼────────┤

│迫于投资者的压力│19%│

├──────────────┼────────┤

│外国母公司的环境政策│27%│

├──────────────┼────────┤

│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 │55%│

└──────────────┴────────┘

表4企业环境报告的使用者

┌─────────────┬────────┐

│项目 │调查综合结果│

├─────────────┼────────┤

│政府管理机关 │52%│

├─────────────┼────────┤

│金融机构 │23%│

├─────────────┼────────┤

│投资者│29%│

├─────────────┼────────┤

│雇员 │13%│

├─────────────┼────────┤

│财务分析师│9% │

├─────────────┼────────┤

│顾客 │18%│

├─────────────┼────────┤

│新闻媒体 │15%│

├─────────────┼────────┤

│社会公众(民间环境保护组织)│9% │

├─────────────┼────────┤

│其他 │35%│

└─────────────┴────────┘

表4显示:政府管理机关是我国企业环境报告最主要的使用者,其次是投资者、金融机构、顾客、新闻媒体、雇员、

财务分析师、社会公众等。这说明,我国目前企业环境报告主要服务于国家宏观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在这种情况下,企

业环境报告忽视其他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其提供的环境信息也是不完整的。

(2)企业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问题6)。本次调查把被调查人士对问题6和问题9的看法分为5个等级(5=非常同

意、4=同意、3=不确定、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调查利用SPSS1O.1统计软件对被调查人士的回答次数进行统

计分析,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问题6共17个子问题,各子问题用数字序号(1)-(17)表示,调查的综合结果如表5

所示;问题9调查的综合结果详见表6。

表5企业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企业环境报告现状与信息需求

┌────────────────────────────────┬──────────────┐

││综合分析│

│项目││

│├──────┬───────┤

││平均值 │标准差│

├────────────────────────────────┼──────┼───────┤

│ (1)企业对环境问题敏感 │3.5278 │.9407│

├────────────────────────────────┼──────┼───────┤

│(2)企业在过去的三年里在以下类别中已发生与环境显著相关的成本 ││ │

│1)资本 │3.1364 │.9369│

│2)收入 │3.0795 │.8607│

│3)环境法规 │3.2211 │1.0019

│4)顾客需求 │3.1839 │.9090│

├────────────────────────────────┼──────┼───────┤

│(3)企业预期未来三年里在以下类别中将发生与环境显著相关的成本 ││ │

│1)资本 │3.2727 │.9557│

│2)收人 │3.2143 │.8512│

│3)环境法规 │3.6304 │.9105│

│4)顾客需求 │3.4023 │.8821│

├────────────────────────────────┼──────┼───────┤

│(4)环境规划将对企业未来5年的财务状况产生: ││ │

│1)有利影响 │3.6824 │1.0489

│2)不利影响 │2.9877 │1.1235

│3)与其他公司相比而盲,有利影响 │3.4648 │.7715│

│4)与其他公司相比而言,不利影响 │2.8261 │.8737│

├────────────────────────────────┼──────┼───────┤

│(5) ││ │

│1)企业已经在财务报表中报告环境信息 │2.0000 │.9075│

│2)如果没有的话,企业计划在未来3年内在财务报表申报告环境信息 │2.7143 │.8968│

├────────────────────────────────┼──────┼───────┤

│(6)企业的股票价格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 │3.2500 │1.0404

├────────────────────────────────┼──────┼───────┤

│(7)企业一般会低估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 │4.0000 │.8084│

├────────────────────────────────┼──────┼───────┤

│(8)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关心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

│3.5882 │.9785│

├────────────────────────────────┼──────┼───────┤

│(9)新的环境法规可能使企业产生潜在的环境负债 │3.9175 │.7454│

├────────────────────────────────┼──────┼───────┤

│(10)与环境相关的支出应当获得特别的税收优惠 │3.3793 │1.1776

├────────────────────────────────┼──────┼───────┤

│(11)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曾直接涉及环境问题 │2.9667 │.9994│

├────────────────────────────────┼──────┼───────┤

│(11)企业就环境问题曾咨询过会计师事务所 │2.4194 │.8475│

├────────────────────────────────┼──────┼───────┤

│(13)上市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公布有关环境污染、损失、保护及 ││ │

││4.1275 │.6846│

│治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 │

├────────────────────────────────┼──────┼───────┤

│(14)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将影响您的审计风险│3.8462 │.8806│

├────────────────────────────────┼──────┼───────┤

│(15)公司潜在的环境问题将影响您的投资决策│4.1081 │.6737│

├────────────────────────────────┼──────┼───────┤

│(16)目前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4.2404 │.7036│

├────────────────────────────────┼──────┼───────┤

│(17)应制定一项财务报告准则规范企业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4.2500 │.7207│

└────────────────────────────────┴──────┴───────┘

注:(1)5=非常同意、4=同意、3=不确定、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

(2)显著性水平为1%,双尾检验。

(3)平均数越大,表示同意程度越高

表6企业环境报告内容

┌────────────────────────────┬────────────┐

││综合分析│

│项目││

│├──────┬─────┤

││平均值 │标准差│

├────────────────────────────┼──────┼─────┤

│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 │4.2703 │.6317│

├────────────────────────────┼──────┼─────┤

│环境影响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 │4.2768 │.6034│

├────────────────────────────┼──────┼─────┤

│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再循环使用等信息 │4.0270 │.7563│

├────────────────────────────┼──────┼─────┤

│财务信息(环境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治理准备金、环境收入等)│4.0364 │.5573│

├────────────────────────────┼──────┼─────┤

│环境业绩信息(环境治理与投资、奖励等)│4.0734 │.5726│

├────────────────────────────┼──────┼─────┤

│环境审计报告│4.0187 │.7521│

└────────────────────────────┴──────┴─────┘

注:显著性水平为1%,双尾检验。

平均数越大,表示同意程度越高

问题6各子问题的问卷调查的综合结果分析(表5)如下:

问题(1)至(3)调查的综合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环境问题敏感。大部分企业在过去的三年里主要在遵循环境法

规和资本支出方面发生环境支出;对于预期未来三年内的环境支出主要是在遵循环境法规方面。这说明,我国企业的环境

支出受环境法规的影响较大。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环境立法的不断加强和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遵循环境法

规的成本将日益增加。环境支出的财务影响具有长期性。

问题(4)调查的综合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人士认为,环境规划将对公司未来5年的财务状况产生有利影响;同时

也有些被调查人士认为环境规划将对公司未来5年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可见,人们对于环境规划的作用和重要性的

认识还不一致。

问题(6)、(7)和(9)调查的综合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士无法确定企业的股票价格是否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但大多数

人士认为,企业一般会低估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并认为,新的环境法规可能使企业产生潜在的环境负债。这表明:随着环

境法规的完善,企业潜在的环境问题将可能导致环境负债的增加,环境负债的增加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问题(15)调查的综合结果显示:公司潜在的环境问题将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结合问题(7)和(9)调查的

综合结果表明:如果企业没有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

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问题(10)调查的综合结果显示:企业认为与环境相关的支出应当获得特别的税收优惠。这表明企业期望其环境保护

行为能够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

(3)企业环境报告现状与环境信息需求。问题(5)调查的综合结果(表5)显示:企业没有在财务报表中报告环境信

息,也没有计划在未来3年内在财务报表中报告环境会计信息。这表明,企业目前没有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同

时,由于没有现成的环境会计准则可资依据和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规定,企业在近期内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而问题(13)的调查结果却显示:上市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公布有关环境污染、损失、保护及治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这表明,企业环境信息的供给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问题(16)和(17)调查的综合结果(表5)显示:目前我国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如前所述,有些企

业对“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项目单独立帐,而有些企业则没有。这种不规范的局面势必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可

比性,最终影响环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问题(17)的调查结果显示了信息使用者对规范环境会计信息的肯定态度。

5.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问题9)。表6显示:被调查人士对问卷中的环境报告内容各项目均表示赞同。这说明,信息

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还需要了解环境问题导致的财务影响和环境业绩;同时,也表明信息

使用者对笔者设计的企业环境报告内容各项目的认同。

6.企业环境报告的方式与频率(问题8与问题11)。表7显示:57%的被调查人士认为,企业应单独编制环境报告。另

有40%以上的被调查人士认为,企业应在董事会报告或招股说明书中提供环境报告信息。

表7企业环境报告的方式

┌───────────┬────────┐

│项目 │调查综合结果│

├───────────┼────────┤

│年度财务报表 │20%│

├───────────┼────────┤

│财务报表附注 │38%│

├───────────┼────────┤

│单独的环境报告│57%│

├───────────┼────────┤

│董事会报告│40%│

├───────────┼────────┤

│企业内部会议记录 │8% │

├───────────┼────────┤

│企业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18%│

├───────────┼────────┤

│招股说明书│42%│

└───────────┴────────┘

表8显示:54%的被调查人士认为,企业环境报告应每年编制一次;另有33%的被调查人士认为,企业环境报告应每季编制一次。

表8企业环境报告频率

┌──────┬────────┐

│项目│调查综合结果│

├──────┼────────┤

│每月一次│1% │

├──────┼────────┤

│每季一次│33%│

├──────┼────────┤

│每年一次│54%│

├──────┼────────┤

│两年一次│4% │

├──────┼────────┤

│三年一次│0

├──────┼────────┤

│其他│11%│

└──────┴────────┘

7.企业环境报告审计。表9列示了问题12调查的综合结果。从表9可以看出:大部分被调查人士认为,应由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中心对企业环境报告进行审计。笔者认为,人们对企业环境报告的认识还局限于环境影响的技术指标方面。

表9企业环境报告审计

┌──────────┬────────┐

│项目│调查综合结果│

├──────────┼────────┤

│会计师事务所│14%│

├──────────┼────────┤

│环保局 │31%│

├──────────┼────────┤

│审计局 │25%│

├──────────┼────────┤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60%│

├──────────┼────────┤

│其他│3% │

└──────────┴────────┘

(三)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调查结论

综合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的环境管理方法缺乏必要的认识;

2.引进外资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环境保护;

3.大部分企业对环境问题敏感;

4.企业已发生某些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单独立帐的比例偏低;而且,企业存在低估环

境负债的现象;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问题导致的财务影响的信息需要。

5.环境法规与国家环境政策对企业的财务影响显著且呈长期性;

6.企业环境报告存在强制型和自愿型并存的局面;

7.信息使用者希望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

8.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严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存在规范环境信息报告的需求。

9.环境信息不仅应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和环境业绩,还应包括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企

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带来的环境风险以及企业的环境活动产生的财务影响,以便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机会作出评

10.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在目标方面过于狭隘,在内容和方式方面缺乏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透

上述结论表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显然不利于对企业履行环境受托责任进行社会监督,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

置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改进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势在必行!我国目前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并存的局面,可持续发

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针对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标准也将日益

增多,我国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支出(即环境支出)将会呈现增长的趋势(参见表10、11和12)。可以推断,

随着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完善,环境问题产生的财务影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表10企业排污费征收及使用情况

┌──────┬───────────┬──────────┬─────────────────┐

│年份│交纳排污费单位数(万家)│排污费征收总额(亿元)│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使用总额(亿元)│

├──────┼───────────┼──────────┼─────────────────┤

│1995│36.8 │37.1

│31.90│

├──────┼───────────┼──────────┼─────────────────┤

│1996│49.6 │40.96 │39.61│

├──────┼───────────┼──────────┼─────────────────┤

│1997│56.348

│45.4336│45.8 │

├──────┼───────────┼──────────┼─────────────────┤

│1998│65.3 │49.0

│48.6 │

├──────┼───────────┼──────────┼─────────────────┤

│1999│72.237

│55.45128

│54.58702 │

└──────┴───────────┴──────────┴─────────────────┘

资料来源: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统计公报(1995-1999)

表11限期治理企业情况

┌────┬───────────────────┬─────────────────────┐

│年份│当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数(项)│完成的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投资额(亿元)│

├────┼───────────────────┼─────────────────────┤

│ 1996 │ 5717│42.4 │

├────┼───────────────────┼─────────────────────┤

│ 1997 │ 15286

│106.0│

├────┼───────────────────┼─────────────────────┤

│ 1998 │ 17013

│70.3 │

├────┼───────────────────┼─────────────────────┤

│ 1999 │ 24907

│138.4721 │

└────┴───────────────────┴─────────────────────┘

资料来源: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统计公报(1996-1999)

表12环境法制

┌───┬─────────┬──────────┬──────────┬──────────┐

│ │ 当年实施的行政处│当年受理的行政复│当年受理的行政拆│当年发生环境行政│

│年 份│ ││││

│ │罚案件(起)│议案件(起) │讼案件(起) │赔偿案件(起)│

├───┼─────────┼──────────┼──────────┼──────────┤

│ 1998│ 29523│203 │90 │44 │

├───┼─────────┼──────────┼──────────┼──────────┤

│ 1999│ 39754│290 │621 │47 │

└───┴─────────┴──────────┴──────────┴──────────┘

资料来源: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统计公报(1998-1999)

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济受托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我国

企业的受托责任不仅要包括经济受托责任,还应包括环境受托责任。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报告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反映

企业的经济受托责任的同时,还应当反映企业的环境受托责任。因此,有必要改进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以满足信息使用

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要。

三、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基本框架设想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和环境信息需要程度、现有的企业环境报告的缺陷以及财务报告体系的不足,笔者

认为,建立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以下六个要素:

1.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使用者与目标。本次调查的综合结果分析表明:政府管理机构是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主要

使用者。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从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模式转向低能耗、少污

染的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必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将被大幅度压缩,低能

耗、少污染的环保产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同时,政府的环境法规和环境管理标准

也将更加严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必须重视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质量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企业的发

展战略将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环境活动将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

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环境信息将成为企业持续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本次调查的结果还显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是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重要使用者。因此,笔者认为,鉴于我国目前社会

公众的整体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的情况,在近期内,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应首先考虑政府管理机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等主

要的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近期内企业环境报告的目标可以定义为:向政府管理机构、

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对于理智的投资、贷款

以及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对于那些充分了解企业经济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且愿意勤奋研究这些信息的人

士,这些信息必须是全面和完整的。

2.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主体。多项实证研究表明:与没有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相比,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具有较好的

财务业绩;环境信息的披露程度与年度财务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相对于披露少量环境信息的公司,披露较

多环境信息的公司具有更好的财务业绩;而且,在上一个会计年度具有较好的财务业绩的公司在以后的会计年度将会披露

更多的环境信息。公司的环境业绩与其股票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从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报告的实践可以看出,上市公司

是企业环境报告的主要提供者,其中又以著名的跨国公司见多(注: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柯达公司、日本索尼公司、英国电讯公司等)。这些跨国公司向世人证明:有效的环境管理有助于企业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股票市场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在资金筹集和资本优

化配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行业分布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涉及行业众多,其中又以工业类行业居多。在工业类行业

中,环境敏感型行业不乏其数,如能源、化工、食品、制药、造纸、汽车制造、电器、电子、高科技等行业。上市公司的

行业特征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将日益显著,企业的环境风险将日渐增加。本次调查的结果显

示:新的环境法规可能使企业产生潜在的环境负债,而企业一般倾向于低估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这说明:如果企业没有

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可能发生的环境负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从而不

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近期内,上市公司应成为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主体。

3.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应反映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如果把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主要使用者

定位为政府管理机关、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就应考虑这三类主要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由于本次的

被调查人已包括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因此,有关企业环境报告内容的调查结果代表了这些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笔者认

为,在保留原有有关环境影响信息的前提下,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应增企业的基本概况与环境方针、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业

绩与评价指标、环境审计报告等内容。

4.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模式。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环境报告模式呈报环境信息。

一是补充报告模式。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财务报告不仅要反映企业的经济受托责任,还应反映企业的环境受托责任。补充报告模式指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因此,补充报告模式可以起到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的作用,使现行财务报告日益完善。补充报告模式的具体要求如下:

(1)在现有的会计核算中增加与环境信息有关的会计科目,如,资产类增设“环境资产”科目、负债类增设“环境负债”科目,损益类增设“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等科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增设“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并在财务报表的附注部分披露相应环境会计科目的会计政策和明细说明;

(2)在现有财务报告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增加有关企业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影响、环境业绩、环境风险预测等信息;

(3)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中增加环境会计报表,如环境成本与收益表、环境业绩表、环境效益表等。这些报表应采用连续期间编制,以反映一定的变动趋势。

二是独立报告模式。独立报告模式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乐于采用的环境报告模式。这种报告模式要求企业对其承担的环境受托责任进行全面的报告。因此,这种报告模式可以弥补我国企业现行环境报告的缺陷,使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更加完善。独立环境报告模式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再循环使用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包括环境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治理准备金、环境收入等)、环境业绩信息(环境治理与投资、奖励等)、环境审计报告。

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具体准则空缺的情况下,企业应首先考虑采用独立环境报告模式报告环境信息,待将来我国制定和颁布环境会计具体准则后,再采用补充环境报告模式。

5.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呈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机关在宏观环境管理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保留现行向政府环保部门报送环境报告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应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年度财务报告一并呈报。与此同时,我国应尽快建立一个全国性企业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环境报告,加大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透明度。在目前没有现成的会计准则规范环境会计和报告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由国家环保总局定期向中国证监会提供根据现行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确定的重点污染企业名单,已判定的涉及民事案件的企业名单和已判决的涉及刑事案件的企业名单。中国证监会将根据这些企业名单监督有关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对于没有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该类环境信息的公司,中国证监会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罚。

6.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审计。我国现行的企业环境报告实际上是一种环境影响技术指标统计表。环境问题导致的财务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根据笔者的设想,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还应包括企业环境活动产生的财务影响和企业的环境业绩。这种新型的企业环境报告无论采用补充报告模式还是采用独立报告模式都将包含环境会计信息。企业环境报告服务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其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靠性。企业环境报告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企业对环境信息的真实和客观的反映,还取决于这些信息的可验证性。企业环境报告质量的可验证性特征要求由独立的第三方对该报告进行审计。对于企业环境报告而言,环境审计是一种对企业提供的环境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验证、核实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传递给有关环境利益关系人的过程。环境报告审计的作用在于提供公证:将环境审计报告包括在企业环境报告中有助于保证信息的质量,使环境利益关系人获得可靠的信息,有利于他们对于企业的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了解和监督,以及有利于他们进行相关决策。

标签:;  ;  ;  ;  ;  ;  ;  ;  

中国企业环境报告的现状、需求与展望_企业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